姬贵扬

一名历经三次战役、失去生育功能、退役回到农村的复员老兵,99岁高龄,身体应该是什幺状况?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一家对他会怎样?

近日,我们前往泗阳县来安街道玉龙花园小区,拜访庄圩乡庄圩社区老共产党员,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退役复员老兵徐良佐。推开入户门,走进他们租赁的住家,只见近百岁高龄的徐良佐老人精神饱满,正在儿媳胡树云陪伴下,坐在沙发上观看央视电影频道正在播出的一部战争片。老人的眼圈红红的,手里捏着几张面纸。胡树云说:“老太爹喜欢看战争片,每每看到残酷的战斗画面就会流泪,所以每当他要看电影,我都会在旁边准备好擦泪面纸。”

简单寒暄后,我们环顾这个面积百余平方米的套房。只见客厅和厨房干净卫生,客厅电视墙对面是一套沙发,紧靠沙发的就是一张高约30厘米的板床。板床上床单整洁,被褥叠得整齐。被褥的右侧有个粉红色塑料箱,胡树云说,那是老太爹的“百宝箱”,里面放的都是他珍惜珍爱的纪念章、荣誉奖章等,是他一生的荣耀。床下,一双凉鞋和一双布鞋头朝外一条线摆放。老人身穿一件方格夏装,由于开着空调怕受凉,又在儿媳胡树云的建议下,在方格衬衣外面套了件整洁的马夹。

从踏入这个家,到与他们寒暄,再到坐下来与他们聊天,空气中闻不到一丝外味,老人的床上、身上也嗅不到一丝异味。老人虽然年近百岁,但除了耳朵有点背、反应有点迟缓外,生活能够自理,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出生入死,经历三场战役,饱尝生活艰辛的99岁复员退役老兵。

老人在儿媳胡树云或曾孙、曾孙女的陪同下,常在小区散步遛弯。当大家得知老人近百岁高龄,身体还这样硬朗时,大为惊讶过后是连连赞叹:“老人家好福气,修到了孝顺的儿子、儿媳和一大群小晚辈……”

人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儿子徐立富一家与徐良佐没有丝毫血缘关系,徐立富是老人抱养的。几十年来,徐立富和妻子胡树云以一对农村夫妇的善良、淳朴,视养父、养母为亲生父母,全心全意赡养他们。在送走重病养母后,又全身心照顾养父,不仅将养恩重于生恩的传统孝道发扬光大,更折射出这对农村夫妇博大的胸襟。

徐良佐出生于1925年3月,小学文化。1947年5月,刚结婚不久的他响应号召,辞别妻子和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194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50年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1956年2月光荣复员退役,退役前担任20军60师180团3营10连排长。

8年血与火,8年生死线。徐良佐,一名身高不足165厘米、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抱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从战士到通讯员,从副班长到排长,从农家孩子到火线入党。在徐良佐的脑海里,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扛枪就要不怕牺牲!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作为野战军部队中的一员,徐良佐听从命令,没有丝毫犹豫,跳入初春还寒的滔滔江水中,视死如归,奋勇泅渡,杀向对岸,抢占制高点。1956年2月,徐良佐退役回乡,与妻子团聚。妻子多年未孕,徐良佐在检查后才获悉,自己身体因在渡江战役中被冰冷的江水浸泡,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

徐立富是在一周岁左右时,被徐良佐和妻子胡兰珍抱养的。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养父母对他格外疼爱,送其念书。初中毕业后,他帮助父母种田,挑起家庭的重担。胡树云家住本县爱园镇里仁村,是一位长相端庄、很能吃苦的姑娘。胡兰珍是她的姑姑。姑姑每次回娘家,十分喜爱这个性情温柔、做事有主见的侄女。1980年,23岁的胡树云听从父母之命,与姑姑胡兰珍家表哥徐立富结为夫妻。多年后,他们才知道,他们这对表兄妹不是婚姻法所规定的非禁婚对象,因为他们没有表兄妹血缘关系!

姑姑变成自己的婆婆!胡树云一开始还真是有点改不了口,好在姑姑喜欢她,丈夫也疼爱他,公公对她也是和颜悦色。时间不长,胡树云就很自然地把姑姑喊成了“妈”。自从嫁给徐立富后,胡树云就分担起家庭的责任,种田养牲畜,照顾一双老人。其后,夫妻俩生育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徐良佐夫妇看到胡树云为其生了孙子、孙女后,笑在眼里,喜在心头,一家子欢声笑语不断。

徐立富、胡树云夫妻俩知道养父是参战复员退役人员,年轻时吃了很多苦,因此日常生活中很少让他参加劳动。徐良佐因为是共产党员,为人正直,所以从大队干部到生产队社员都很信任他,担任过生产队长、党小组长、大集体仓库保管员等。无论上级交给他什幺任务,他都能出色完成,从来没有让组织失望过。在任仓库保管员时,家里都揭不开锅,如果稍微变通一下,从仓库里带点粮食,就能对付一阵子,但他从没有这样做。他说:“大伙信任我,把仓库交给我看管,如果我伸手了,我腰杆还能站直,说话硬气吗?”

1999年,时年73岁的婆婆胡兰珍因脑溢血不幸辞世。为婆婆办完后事后,胡树云把丈夫和孩子们召集到一起说,两位老人,如今只剩爷爷一个人了,我们都要爱护他,不能让爷爷堵心。同时,你们也大了,也应该让你们知道,你爸爸虽是爷爷抱养的,没有血缘关系,但养恩重于生恩,咱不能忘本,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情!二老一把屎一把尿把你爸爸抚养大,他们养我们小,我们就要养他们老!不能让老人寒心!胡树云的一席话,不仅让丈夫徐立富感动不已,也让他们的儿子徐东东和女儿徐冬梅佩服不已。

徐良佐自老伴走后,情绪低落,身体也不如从前。2000年后患上脑梗。由于年纪大,医生不建议手术。丈夫徐立富既要务工,还要培养儿女,因此胡树云照顾公公的担子更重了。公公徐良佐平常话少,与儿媳交流也不多。因此,胡树云日常就注意观察他的日常起居规律。担心公公服错药,每次服药之前,她都是先把药倒好,放到公公面前,直到他服下为止。看公公去厕所趟数多了,就知道公公肚子不好,买来止泻药。饭桌上看公公饭量少了,知道他胃胀不想吃饭,就买来吗丁啉等助消化胃药。

2018年,在儿子徐冬冬、儿媳周艳建议下,徐立富、胡树云夫妇决定把94岁高龄的老人徐良佐带到县城,先期住在靠近孙子徐硕、孙女徐艺菲就读小学不远的万城御景园小区,这样既方便照顾老人,也方便照顾孙子、孙女读书。一天下午四五点钟,丈夫徐立富在一家服装企业工作还没下班,胡树云去接孙子放学。奶孙俩骑电动车刚进入小区,就听小区居民说有位老人倒地上了。胡树云预感大家嘴里说的是公公徐良佐。果不其然,当她和孙子到自家租住的车库门口一看,只见老人倒在地上。围观群众不知老人身体状况,谁也不敢轻易动手,胡树云立即拨打120。待救护车到达后,在众人的帮助下将老人抬上车,送入康达医院观察治疗。经过治疗,老人苏醒过来,转危为安。

2019年,胡树云一家又把老人带到租赁于来安街道玉龙花园小区的电梯房居住。入住之前,胡树云对儿孙们说:“老太爹90多岁了,还能陪伴我们几年呢?生前端碗水比死后嚎丧强。老太爹年纪大,需要晒太阳,又喜欢看电视。依我看,就把他安排在客厅居住。他一辈子睡不惯软床,就把硬板床放在沙发旁边,这样他休息和坐沙发上看电视也比较方便。家里来客就解释一下,客人也会理解的!”

40多年的翁媳相处,胡树云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作息规律和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丈夫和儿子正常上班,孙子、孙女上学读书,女儿出嫁,丈夫也无兄弟姊妹,所以家里日常就是胡树云和老人。为了照顾好老人,日常无论是做饭还是炒菜,尽量米饭做软一点、菜烧烂一点、口味淡一点,特别是排骨,在购买时,胡树云都请卖家把排骨剁碎一点,这样熬出来的排骨老人既吃的方便,也吃得香。老人虽然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获得多枚战役纪念章,是位名副其实的抗战老兵、老复员军人、排级少尉干部。但老人从没有宣扬,从没有向组织提待遇,每月仅有2000多元优抚金。许多人为他抱不平,老人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2022年12月份,徐良佐老人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咳嗽不止。胡树云给他量体温,发现低烧后,立即联系弟弟,把公公送到中医院住院治疗。老人说,看样子,这个年关难过了。胡树云安慰老人道,现在医疗发达,你放宽心,不碍事的。老人入院后,胡树云为了保证丈夫充足休息,第二天好上班,她像过去一样整夜陪护在老人身边,买饭、喂饭、为老人擦洗。冬天担心老人受凉,在家里为老人盖5床被子,身上穿厚棉袄棉裤。由于年纪大,大便时,老人经常把裤子弄脏。每次老人便后,胡树云都要检查老人裤子,看到脏了,立即换下来擦洗。胡树云说,老人老了就有老人味,你看我们家老太爹,接近100岁了,身上一点老人味都闻不到。我是这样想的,老人年轻时为国家为人民出生入死,作为晚辈,孝敬他是应该的!虽然他不是丈夫的亲生父亲,但几十年相处下来,我们早在心里默认他是我们的父亲了。他身上穿的素素净净、清清爽爽的,心里舒坦,外人愿意亲近他、接近他,也是我们的面子。我们今天孝敬好长辈,当我们老了,儿孙也会这样孝敬我们。

老人入住中医院后,由于年事已高,病情较重,低烧持续,不仅咳嗽不止,而且哮喘严重,嘴唇发乌。有的医生看了这个情形直摇头,有的医生则直言不讳对胡树云说,看老人家这个情况,治疗康复不能保证。从腊月十六住院到腊月廿八出院,整整12天时间,胡树云就守在医院里,吃喝拉撒睡,检查、抓药、取药、喂药,排骨、馄饨、奶粉、小米粥、杂粮饭,胡树云变换花样投公公口味。公公便秘难受,胡树云毫不犹豫和丈夫脱下老人裤子,准备用开塞露。老人不能讲话,就用双腿蹬,不让他们脱裤子。胡树云说:“为人都有父母,哪家没有老人?我们是你的儿女,有什幺不好意思的?你就安静让我和立富给你用药!”康复了!胡树云和家人高兴不已,医生也大为惊讶,说老人创造了一个高龄老人抗疫奇迹。同病房的病人及陪护人员一开始都认为胡树云是老人的女儿,当得知是儿媳的身份后,都说老人好命。儿子好,没有儿媳好。现代社会,这样孝顺的儿媳妇,打着灯笼难找啊!出院坐上回家的车,徐良佐老人抹着眼泪说:“是树云给了我一条命。没有树云,我早化成灰了!”

孝心是可以传承的。在徐立富、胡树云夫妇榜样作用下,从儿子徐冬冬、儿媳周艳,女儿徐冬梅、女媳到孙子、孙女,对老太爹徐良佐无不关心备至。孙子徐硕经常给老太爹捶背,18岁的孙女徐艺菲看奶奶辛苦,有时见奶奶因回庄圩老家干农活不能及时返回,就自己下厨,炒菜做饭,与老太爹聊天。吃上曾孙女做上的饭菜,老人开心地合不拢嘴。

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行千里莫忘本。徐立富、胡树云,这对普通的农村夫妇,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收入有限,与父母无任何血缘关系,但他们视养父母胜亲生父母,恪守为人之道,坚守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仅善待养父母,更厚养养父母。在养父优抚金待遇有限的情况下,在吃穿用上都坚持把养父排在第一位,让养父年轻时义无反顾报国,年老时生活无忧。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是徐立富、胡树云这对年过六旬的普通农村夫妇,尽心尽责赡养高龄养父,让年近百岁的复员老兵徐良佐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强大,见证国防强盛,追忆峥嵘岁月,尽享幸福晚年。

(作者单位:泗阳县庄圩乡政府)

(编辑:徐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