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

良渚考古从手铲到卫星

倪伟良渚反山遗址出土文物:玉端饰。图片|中国新闻周刊一把洛阳铲,直径几到十几厘米,一次能插进数米深的地下。一颗遥感卫星,飞行在200公里到3.6万公里的太空,一次能拍到半个地球。现在,这两者都被用在考...

走向繁荣

1987年,法门寺地宫开始发掘,图为法门寺塔基遗址。图片|法门寺博物馆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77年正式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1979年4月,中国考古学...

良渚文明后续

冯源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明中华文明的源头不是单极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黄河流域之外的文化并不逊色于中原文化,充分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如何逃离『老年痴呆』魔爪?降糖『神药』二甲双胍被发现或可延缓认知衰退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在老年群体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其中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至1.52亿。Ad患者...

如何逃离“老年痴呆”魔爪?降糖“神药”二甲双胍被发现或可延缓认知衰退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在老年群体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其中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至1.52亿。Ad患者...

遗址公园,将中华文明娓娓道来

应琛广富林文化遗址。漫漫长河,灿若繁星。散落在中国幅员辽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见证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其中,大遗址作为最为直观和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遗产类别,不仅是古代先民不断劳...

良渚古城自带神秘光环

应琛上期封面(2019年30期)古城遺址向来就是一个自带神秘光环的地方,尤其是那些仍在挖掘被保护起来的。但老实说,杭州良渚的古城遗址,在今年7月6日申遗成功之前,记者只知道它的玉非常有名,一直没有机...

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

应琛 郭庆琳中华文明的实证。杭州城仍沉浸在庆祝和欢腾中。从市中心往余杭方向走,祝贺的标语被印成旗帜排在路两行,向所有路人传递捷报——7月6日,阿塞拜疆,随着世界遗产大会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敲下法槌,...

长三角的诗性与遗产保护

孔冰欣鸟瞰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摄影/ 伍宗保长舟流月,我遥遥渡江;未饮先醉,俯拾星芒,盼得归航。烟水漫漫的长江,滋润着半个中国的土地,其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若仅从地图上来看,似乎是一块并不大的区域—...

酷评

@创业家杂志:12月10日中午,一位瓜子脸、直刘海的时髦姑娘,在杭州上塘路文晖路交叉口的农业银行ATM机上,镇定地分8次取走了打工丁小姐遗忘的卡,里面有她省吃俭用存了一年、准备孝敬父母的的15000元...

家长建立校服共享群

一边是限制校服数量庞大,一边是学生对于校服需求不少,如何打破中间的壁垒?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的家长们想到了一个方法,建立了校服共享群,在保证校服干净整洁的前提下,合理的循环利用。加入这个群的家长们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展览

吴林田画家多画重要还是多看多学习重要?我倾向于后者。也有画友认为少看多画,否则会被各种思潮风格影响乱了阵脚。多看自乱说明定力还不够,作品自然也很难经得住推敲。真正的高手是看过世界的,闭门造的车虽说是辆...

玉文化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工作

中国古代文化中,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比玉文化具有更加古老而丰富的“文明史”意义。玉文化以各种玉器为载体,古代尤其是史前和先秦时代,玉器是精英文化的代表,是中华精神文明甚至制度文明的物质载体和符号象...

良渚文化钺杖的复原

夏勇斧钺分化,可视为礼制先声。钺在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复杂化进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马家浜文化时期斧、钺开始分化;凌家滩—崧泽文化时期,石钺升级为玉钺;良渚文化时期,以钺和瑁、镦等玉质部件为主构...

“考古”百议

根据学术界认定的文明标准,我比较有把握地把良渚这样的大型社会叫作国家。就目前的资料看,古国极有可能在开始对周邻开展大规模整合的时候,其社会的演进才算到了可以称之为国家的程度——如良渚、石峁,而对数量众...

江苏常州青城墩遗址

青城墩遗址晚期遗迹清理后全景青城墩遗址位于江苏常州横林镇青墩村北,南距大运河2 公里,遗址面积约25 万平方米。为配合工程建设,2017 年8月—2018 年8 月,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复旦...

从良渚古城申遗到乡村振兴战略

7月23 日,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主持的“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协商会,听着各位委员的精彩发言,思考着当今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发展差距,修改着自己提交会议的《乡村振兴中要高度重视文...

“考古”百议

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但愿“良渚古城遗址”的成功申报能使中国考古学警醒,盲目跟着别人走很危险,应该重走先复原历史再研究历史的正道。——裴安平考...

“考古”百议

考古材料自身有其特性,它们以实在的物的形态而非观念的形态存在,而且只要地下保存有城市遗迹,考古发掘和研究就有能力不断追溯城市的历史。尤其是,若因时代久远,当记录城市历史的文字资料阙如时,考古学差不多就...

良渚先民的水稻生产

文 图/贾艳莫角山浮选出的炭化稻米(摄于良渚博物院展厅)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气候温润,适宜水稻生长,是东亚大陆水稻种植最早的地区之一。生活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先民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发展...

大运河的前身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春秋之前的文脉

文 图 /何驽中国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地跨今天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安徽8个省级行政区,连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海河、黄河五大水系,从南到北全长1794公里。蒋庄遗址良渚文化...

寺墩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文 图/任林平寺墩遗址位于常州郑陆镇三皇庙村,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也是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序列中举足轻重的考古遗址。自1978年12月首次试掘,寺墩遗址先后历经五次不同规模的发掘,清理了一...

穷物理

千年头骨碎片可能属于世界最早海啸遇难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国弗朗什 -孔泰大学、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对一块1929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艾塔佩出土、有6000年历史的人类头骨进行重新分...

王仁湘先生主讲良渚玉工微刻新解

2017年11月9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大众考古》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二期“南京大学考古名家讲坛”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

考古成果展也可以这样做“王国气象——纪念良渚遗址发现80周年特展”回顾

文 图/罗晓群考古成果展也可以这样做“王国气象——纪念良渚遗址发现80周年特展”回顾文 图/罗晓群良渚遗址群布局2016年11月26日,由良渚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合力打...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