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

板桥画竹解肝郁

相传郑板桥喜爱画竹,除了竹的风骨能表现他洒脱、豁达、坚忍不拔的精神追求外,还因为画竹曾治好过他的肝郁症。郑板桥原是个有大抱负的学士,博闻多才,满腹经纶。由于他性格孤傲,既不逢迎讨好,也不随波逐流,所以...

浅析吴镇墨竹艺术特色与师承关系

史涛(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1 吴镇生活时代背景及艺术风格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生于1280年(南宋灭亡一年后),亡于1354年(元代末年)。虽未生活在宋代,但...

沉雄博大妙趣横生

王厚宇 刘振永从某种意义讲,墨竹是中国文人画的一个古老的题材,自文同、苏轼而至元四家,墨竹之风大兴,成为单独之画种。从内蕴上与哲学意理融为一体,而从外形上与书法表里生发,因此墨竹成了书、画、道的综合体...

成竹与灵犀

处理事情先有方案,可说胸有成竹。这词源于作画,画竹尚未落笔时,便先应胸有成竹,这早已成了画家们的共识。胸中之竹是对真竹观察后留下的形象印记。因记住了竹之形象,落笔便是对这记忆中具体形象的抄袭。因之,胸...

郑板桥画的竹子到底好在哪儿

□ 佚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擅长画竹的印象牢牢地印在人们的记忆里。不过,他的竹子到底好在哪里,为何卖得那么贵还有人求,却未必有多少人说得清楚。先要声明下,不是所有人画竹子都是黑白一片,其实原本画家...

板桥之清正,人生之奢雅

王跃文扬州奢雅,板桥清正。板桥之清正,乃是人生中最大的奢雅。扬州有板桥,其奢雅才会不浊俗,有逸致。我曾于少时逛家乡县城书店,见到一本《板桥全集》,品相已很破旧。随手翻到一诗:“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

围绕中心 合理选材——“怎样选材”升格训练示例

文/陶冬生技法指点选材是写作前的重要一环。面对大量的材料,同学们倘若不加筛选,随意堆砌,写作就变成了记“流水账”,文章最终会出现中心不明等问题。究竟如何选材,才算合理呢?遵循“三实”原则,即可达成目标...

东坡来信(五)

彭治国苏轼曾说:“与可于予亲厚无间,一日不见,使人思之。”而文同也把苏轼引为知己,说:“世无知我者,唯子瞻一见,识吾妙处。”与文与可一首近屡于相识处见与可近作墨竹,惟劣弟只得一竿,未说《字说》润笔,只...

徐千里丹青水墨描心境春风竹韵展乾坤

农夫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书画名家》摄制组拜访了著名画家徐千里先生。先生的画室不大,画案占去了半间屋子,另外半间则被书架占的满满当当。两盆竹节海棠,一盆兰花,一盆青竹,墙上挂着一轴自书的陋室铭,...

君子比德于竹

自文人画兴起以来,竹子便是历久不衰的画题。千余年来,画竹名家辈出,画竹经验和理论得以不断丰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很早就被赋予了美好的审美意象。其挺拔洒脱、高风亮节、坚忍质直、清秀俊逸等审美特质,寄...

文同故里,人人皆知胸有成竹

李贵平文同,字与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盐亭县)人,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同与同为北宋文豪的苏轼是表兄弟,他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司马光、王安石等人赞许,尤受苏轼敬重。画家米芾称赞文同“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

墨竹之变

郑义中唐时期,中国的画竹艺术已经成为专门的画科。唐竹肥美,宋竹强劲,元竹野逸,明竹寄情,清竹就简。纵观唐至清末千余年间墨竹作品,不难发觉其由色至墨、由工至写、自重形到重意的演变过程。古人讲求书画同源,...

竹痴·竹缘

陈连营历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者大有人在,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无论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于郑板桥。他一生爱竹,潜心探索画竹40多年,“日间挥写夜间思”,他观察竹、研究竹、画竹、咏竹,可谓...

杨国灿●绘画欣赏

杨国灿●绘画欣赏杨国灿,1947年出生于河南省民权县,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并拜著名画家张光斗为师。现任河南省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兼书画室主任、魅力中国杂志社艺术总监、全国政协书画联谊会河南代表,曾作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