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

“红色恋人”柔石与冯铿

□ 丁言昭柔石与冯铿(木刻画,作者:戎戈)1931 年元旦,柔石(原名赵平福,后改名平复)与冯铿(原名冯岭梅)公开同居,周围的同志都把他们看作是夫妇。1947 年,林淡秋(曾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即“左联...

聂耳在东京的最后岁月

□ 陆林森聂耳当年去日本,怀揣着学习音乐、报效祖国的理想,还有留学苏联的打算。他曾制订3个“三月计划”,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谁也不曾想到,他刚到日本三个月,就殒命大海中。从上海到东京1935...

丁玲“纪念”与“怀念”的人

胡也频对她一见钟情在延安时,曾有人问丁玲,你最怀念什么人?丁玲回答说:“我最纪念的是(胡)也频,而最怀念的是(冯)雪峰。”纵观丁玲的情感世界,胡也频和冯雪峰的出现和闯入,于她的一生,意义确实非同一般。...

楼适夷的悔恨

王培元1931年4月楼适夷担任左联宣传部副部长,在左联党团书记冯雪峰领导下工作。1933年6月,冯雪峰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楼适夷当了宣传部干事。戏剧性痛哭在地下工作中,楼适夷和冯雪峰结下了深厚...

目前对彭家煌的研究很不够

赖宁娜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小说一集》的导言中,给彭家煌的创作以高度评价,认为《怂恿》是“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由此,后来很多评论家遂只称他为“乡土文学作家”。不少《中国现代文学史》将他与王鲁...

一个超乎左右的鲁迅

一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百年中,似乎一直在改良与革命、激进与保守之间震荡。政治上的分化,逐渐形成了左右两翼的格局。左右两种势力对立激烈,常常使两派及外围的人,忽视了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什么。中国的理想主义和...

从新发现的史料谈李立三鲁迅的会见

葛 涛朱正先生在鲁迅生平史料的考证和辨析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鲁迅回忆录正误》一书多次再版,成为众多鲁迅研究者的必读之书。1999年,朱正在《鲁迅回忆录正误》“三版后记”中说:……我以为这书还是...

胡适的失察

吴心海胡适凭一面之词断言:何家槐“不是偷人家的东西的人”1934年3月13日,胡适给吴奔星写了一封回信。全信如下——吴先生:此种问题,你若没有新证据,最好不要参加。何家槐君是我认得的,他不是偷人家的东...

读《一个人的呐喊》札记

周楠本2006年我写过一篇关于左翼文学的文章,涉及到“左联”五作家遇难事件,当时所见材料有限,认识水平也有限,无法进行更深透一些的探讨。不久前读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朱正先生的《一个人的呐喊——鲁...

红色文艺:记载百年革命风云

何映宇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起,文艺工作者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茅盾、郭沫若都是中共早期党员,1930年“左联”成立以后,更多的作家在“左联”的旗帜下投入到红色文艺的创作之中,创作出一大批反映劳苦大众生活...

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左联”

应琛“左联”五烈士,从左至右为殷夫、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上海建成最早的城市马路四川北路北段,一条几百米长的多伦路静静延展出去。两条路的交汇处,耸立着一座具有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的“牌楼”,上有汪...

虹口文化街的左联往事

孔冰欣南傍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轻轨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多伦路狭短却通幽,夹街小楼,鳞次栉比,风貌各异。这条小路虽在地图上难有立锥之地,但决计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千秋...

建党的很多准备工作发生在虹口

应琛把“革命”与“咖啡”拉扯在一起,多少有点匪夷所思,毕竟革命的狂飙突进、血雨腥风与咖啡馆的优雅闲适、浪漫情调难以兼容。然而,租界文化笼罩下的上海,革命与咖啡却能够奇异地组合在一起。上海市虹口区东宝兴...

作为地下工作者的夏衍

徐枫《懒寻旧梦录》是夏衍在85岁时撰写的回忆录,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夏衍的这本回忆录是研究中国现代史和现代文学史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一段历史的两个侧面...

民国时期有关文学查禁与文学出版工作探析——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左翼文学出版为例

潘 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1927 年,国民党取得政权后,为维护“三民主义”这一意识形态与权力评判标准,在文化领域实施了一系列规范和控制政策,书报审查就是其中重...

革命浪漫主义在左联时期与延安时期的不同之处

李保国(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东台 224200)浪漫主义是基本的文艺创作方法之一,侧重于反映人的主观内心世界,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