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

给孩子们讲入党

○汪金友有一天,我问上三年级的孙女:“你知道什么叫入党吗?”她说:“不知道,但我知道你是共产党员。”接着她又问我:“战争年代那些打仗的战士,都是党员吗?”我回答:“有的是,有的不是。共产党员是战士们中...

蒋仲平 红土地上的“垦荒牛”

吴志菲共青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青春奋斗的历史。一代代青年人在这里抛洒青春、热血和汗水,在荒坡滩涂上浇筑起一座现代化新城,青春在这里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蒋仲平的青春岁月,就是在江西共青城这块红土地上度过的。...

陈家楼 一份血书一群人,一个传奇一座城

余玮共青城,中国唯一以群团组织命名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传奇色彩的城市。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到鄱阳湖边的一个荒滩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苏联青年人在西伯利亚造了一个共青城,我们...

杨华 飘扬在北方共青城的旗帜

余玮他来时,那里一片荒芜。他离开时,这里一派丰收盛景。在位于黑龙江共青农场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展厅里,一件依旧崭新的羊皮袄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这件看似普通的羊皮袄的主人是有“新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第一人...

诗书才情胡耀邦

在中国共产党开国领导人群像里,1915 年出生的胡耀邦算是“红小鬼”。14 岁便参加革命的胡耀邦虽然只在湖南浏阳县初级中学读了一年,却终生保持了学而不厌、孜孜不倦的良好习惯,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尤...

国学大师梁漱溟的两次婚姻

□ 宗 文梁漱溟与黄靖贤勉强成婚后渐生夫妻情1893年,梁漱溟出生于广西桂林一个日趋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梁济清末时做过内阁中书,后晋升为候补侍读,梁济自己虽潜心儒学,却非常开明,并不死逼子女们也非要读...

陈永贵与华国锋

陈永贵与华国锋□ 凌志军难以平复1978年12月26日清晨,陈永贵正在城北交道口大街他的四合院里往来踱步……就在前一天下午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王任重由陕西省委书记一跃而居京城重任,一身兼任国务院副总理...

胡耀邦特批第一家合资私营企业

菁菁人们都知道,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很少有人知道,经济领域改革则是始于“民进国退”的个体和私营经济领域。正是当年中国最高层的“开闸放水”,才成就了一批个体、私营企业的“带头...

引文须认真辨析

○黄团元这里说的“引文”,是指引自其他报刊书籍的语句。引文无误,才能撑起主题内容,增添文章色彩,增强论辩力量;反之误用,就会曲解原意,甚至错上加错。因此,引文须认真辨析。“游泳应该突出鼻子”出自何处2...

“读书看报,每天都不能少!”

徐文钦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但现实情况是,一些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少读书了。让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和胡...

中日关系,怎样才能有“大局观”?

中曾根从善如流,果断停止参拜这一行动,就是一个政治家“大局观”的具体体现。5月27日,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99岁生日。此前不久,他在一个公众集会露面,讲了一番话,让媒体再次关注这个“世纪政治家”的言...

秘书出书回忆在胡耀邦身边的日子

编者按:近日,高勇所著《我给胡耀邦当秘书》简体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的百岁诞辰刚刚过去,在这本九章27万字的书中,担任了胡耀邦七年秘书的高勇,用亲身经历,回顾了胡耀邦任职团中央书记之后的诸多往事,以及胡耀邦骨灰安放在共青...

让领导干部年轻起来

中共十三大开幕当天,新华社记者李尚志找到了时任中办主任温家宝,希望他能帮忙进入中央领导人的休息室。那是1987年10月25日,当天为了避免中央领导人休息室人员过多,对记者数量进行了限制,李尚志被挡在门外。温家宝听说情况后,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鹏的同学圈

尽管父亲早早牺牲,又从小随母亲因革命而四处辗转,但李鹏并未中断接受系统教育,这也使得当时已经参加工作的他,得以被党中央选派出国留学。而某种意义上讲,这次留学改变了他一生。胡耀邦过问才解决的“历史问题”1980年6月22日,在胡耀邦家里,当时...

党际交往中的胡耀邦

吴兴唐1983年,我从中国驻联邦德国使馆回到中联部研究室工作,参与起草关于开创政党外交新局面向中央的报告,经常听到胡耀邦和中央其他领导对中联部工作指示的传达。1984年年初起,我任中联部新闻发言人。从1984年到1986年的三年多时间里,胡...

亲历1979年的理论务虚会

江春泽粉碎“四人帮”后,根据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党中央临时组建了“中央宣传口”,由耿飚负责。1977年春天,我从北京大学被借调到宣传口工作。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经历了一系列意识形态领域拨乱反正的斗争,包括理论务虚会的全过程。把我亲历的史实...

1980:“造反派”头头考研记

徐天1980年7月,内蒙古海拉尔市电机厂的技术员孙毓星接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通知,说学校正在研究他的录取问题,让他去一趟。35岁的孙毓星当年4月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三次硕士生入学考试,也是政治理论和外语科目首次实...

傅高义:中国在续写“改革年代”

蔡如鹏“中国现在的问题的确更复杂了,但支持改革开放的人比较多,因为老百姓需要更大的改革。”1月11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邓小平时代》一书的作者傅高义来到北京,以“改革年代”为题与中国读者展开对话。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傅高义表示,...

习仲勋与改革时代

徐庆全2013年10月15日,习仲勋诞辰100周年。“我们的任何纪念活动,都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纪念某一个节日,总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前进。”这是1981年1月11日习仲勋在纪念新华社建社50周年纪念会上所说的话。纪念习仲勋100周年...

1978:从“摘帽”到“改正”

胡治安1978年5月3日,我受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凌云指派,到“摘帽办”工作。“摘帽办”是中央五部为处理反右斗争遗留问题而成立的办事机构,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牵头,中组部、中宣部、公安部和民政部均派员参加。从那时起,到1981年3月,我在“摘帽办”...

中国社会的道路与模式

张耀杰发展模式只是社会资源与价值要素的一种理想化的配置方案。尚无模式的发展道路,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种还没有完全成型,或者说是还没有达成广泛共识的发展模式之雏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对于中国...

共识是改革的动力

徐庆全中国为什么会改革?这是学界一直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在改革向深水区迈进的今天,这个话题尤为人们所关注。有人建构“中国模式”来给出答案,也有人刻意解构“中国模式”寻找改革的原动力。答案五花八门,但都显示出对当今改革缺乏共识的一种焦虑。一个简...

朱厚泽:“三宽部长”走了

徐庆全贵州改革的大胆举措和理论思考,以及中宣部任上“三宽政策”的提出,使得朱厚泽这位中共任期最短的中宣部长给历史留下了自己独特的魅力5月9日晨,手機短信送来朱厚泽家属发出的讣告:“朱厚泽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9日0时16分在北京辞世...

陈明:回忆丁玲艰难平反路

周潇枭1984年,中组部作出了《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认为“丁玲同志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陈明回忆说,看完通知,耄耋之年的丁玲说,现在我可以死了。丁玲(1904~1986)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曾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

普通人为什么怀念胡耀邦

徐庆全胡耀邦已经离开我们20年。作为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并不难,最难的是能在普通人心中也长久地占据着一个位置,这一点胡耀邦做到了。1989年4月15日上午,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我在北京大学旁听了一门课。下课后,传来了胡...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