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行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目前存世的曼生壶,归纳其造型,并通过与早期紫砂壶造型的比对,论证部分曼生壶的造型是对既有壶式的继承与模仿,其他创新的曼生壶式,其造型也并非凭空创造,亦是一种有所继承的创新,并阐述了同式曼生壶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曼生壶 继承 创新

清代篆刻名家陈鸿寿(号曼生)及其幕友与宜兴陶人合作或者监造的曼生壶,自清中期以来,风靡艺坛。文人与紫砂陶人珠联璧合的合作,亦传为美谈。在对于曼生壶的关注和研究之中,曼生壶的造型向来是其中的焦点,也是曼生壶在紫砂工艺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历来对曼生壶的论述,往往多以“创式制铭”的概念定义之。但是,就曼生壶的造型而言,这个概念只强调了其开创的一面,忽略了其本质仍为对古式古器的继承。曼生壶的造型并非全部都是创新的壶式。在讨论曼生壶“创式”的同时,其造型对传统式样的继承却尚未有足够的关注。因为,即使是创新,摹古、复古始终是曼生壶真正的核心旨趣所在。再者,这些传统造型的曼生壶,说明了曼生壶的创新是在汲取前人智慧下逐渐积累的成果。即使是较为创新的造型,也不一定完全是陈曼生个人单凭灵感发挥的创造,笔者更倾向将其视为陈曼生与杨彭年等合作陶人的共同创作。

由于曼生壶的年代属清嘉道时期,因此本文所论器形多数皆为传世品。虽然传世品的真伪难如出土器般具备毋庸置疑的绝对信度,但本文通过器形的比对、论证,也是一种寻求科学鉴定传世宜兴紫砂方法的探索。毕竟曼生壶的传世品也并非寥寥三五件,它们之间是足以交叉反复比对、论证的。这样的尝试与探索,或者有它的局限,笔者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望有识者不吝指正。

一、继承传统造型的曼生壶式

在目前所见曼生壶中,部分造型并非新创,在明晚期到清早期的出土或传世器中早已出现,列举如下:

1.高肩扁圆壶

私人收藏,底部刻有乙亥纪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附表第2行),这种肩部高而下腹收束的壶式(见图1),与谢瑞华女士在《宜兴壶的造型及纹饰》一文插图10刊载的一件“大清乾隆年制”款堆泥篆字壶翻造型相似(见图2)。

2.扁圆壶

此式形制为平盖,短流,扁圆腹(见图3),故宫博物院收藏(附表第17行)。此壶与出土于江苏淮安清代王光熙墓中的大彬款扁圆壶在外形上基本相同(见图4)。有意思的是,王光熙墓中和这件大彬款扁圆壶同出的,正是一件曼生壶,这恐怕并非偶然巧合。从二者外形雷同程度之高推测,王光熙墓这件大彬款扁圆壶或许曾经属于陈曼生,至少曼生本人应当亲自鉴赏过,进而因为爱好此壶式,授意杨彭年或者其他陶人临仿,故而出现了同式的曼生题铭扁圆壶。如果不是见过实物,基本不可能做出如此雷同的外形、且尺寸也相仿的仿作。仅有白描线图难以达到这样的近似度,更不可能在尺寸上也高度趋近。必须有实物参照,才有可能精准测算每一个部位的尺寸与曲度。

另外,大彬款扁圆壶虽然在原刊载图录中被定为清代,但这两件同式作品的细节,充分说明了二者大同小异的外形下,隐而不显却又截然不同的时代及个人风格。大彬款扁圆壶的壶钮,与上海博物馆藏时大彬虚扁壶十分相似;曼生题款扁圆壶近似钮扣形的壶钮,则与许多“阿曼陀室”款的合欢壶相近,具有鲜明的曼生壶特点。其次,大彬款扁圆壶的壶肩比较高挺,流、把与壶身驳接的位置较高,壶把线条也比较高挺,这些都是明代砂壶的特点。在整体高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大彬款扁圆壶收得更小的口径尺寸说明了此壶身筒的片接难度又略胜曼生款扁圆壶一筹。一般而言,砂壶底部的片接手法在明清两代应当也存在些许差异,但是缺乏底部图片刊载,未能进一步比较。

3.汉君壶

型制为桥形钮,盖平,腹似扁鼓,中围腰上下收折。同式传器有三件:一件底部有“桑连理馆仿大彬制”刻款,把梢有“彭年”印款(附表第37行,见图5),庞元济《虚斋名陶录》中有一幅相同的拓本,把梢和底款也相同;第二件底部为“阿曼陀室”款,把梢“彭年”印款,尺寸稍高,整体扁度不及前者,壶盖与壶身的线条较为连贯(附表第38行,见图6);第三件为香港艺术馆收藏,腹部刻有乙亥纪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把梢有“彭年”印款,形制虽然大抵与前二者相同,但是桥钮与弯嘴没有棱线,壶盖和壶嘴的线条都有所改变,壶身扁度与阿曼陀室款汉君壶较为相近,但壶盖则与桑连理馆款汉君壶类似,且线条较为腴润(附表第3行,见图7)。

传器和庞元济拓本出现如此落款,一个“仿”字,说明此壶式必然有所本,应当和前述扁圆壶一样,曾有一件大彬原作为曼生赏玩,进而临仿。由这三件汉君壶的差异来推测,“桑连理馆仿大彬制”款应当最接近大彬原作,其胎质与时大彬的掺粗砂手法最为相似,壶钮、流、把等部位,距离杨彭年惯常的线形风格也较远。另外两件则在临仿之外,在诸多部分又加以改变,加入了曼生或者彭年的构思。

4.葫芦形壶

器形为穹顶圆盖,壶盖有套环钮,壶身呈葫芦状,肩与底部圆鼓,腰微束。传器有两件:一件收藏于天津博物馆(见图8),一件收藏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见图9),皆有“阿曼陀室”与“彭年”印款,壶身也都有曼生题铭(附表第39行、第40行)。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清早期“逸公监制”款的蓝彩葫芦形壶(见图10),应当是曼生葫芦形壶的原型。与“逸公监制”款葫芦形壶相比,曼生葫芦形壶更加强调流、把、壶身各处转折、弯折的线条。壶盖到壶身的转折也比较鲜明,壶嘴线条有仿拟瓜藤蜿蜒之趣,壶把底端做出模拟瓜藤的柄蒂状,壶盖以套环钮加以点缀。两件曼生葫芦形壶也并非完全相同,稍有差异,天津博物馆所藏壶身上下两部分比例差异稍大,壶盖与壶流的曲线也都不同。

5.一粒珠壶

“一粒珠”是呈圆珠状的壶式,1965年在江苏丹徒古井中发现一件圆壶,壶身即呈圆珠状,可惜壶盖已残,是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一粒珠壶。奥兰田《茗壶图录》线图中,有件一粒珠壶式的曼生壶,作者命名为“绣衣御史”,附有“曼生”“彭年”印款拓印,壶身有曼生题铭(附表第52行,见图11)。假使《茗壶图录》的线描足够准确,与明代一粒珠造型相比,曼生一粒珠壶体较为扁圆。

6.石瓢壶

目前着录有刊载的传器仅一件,为唐云艺术馆藏。圆条形钮,盖面平,盖沿圆弧向下,线形与壶颈连贯,壶腹斜直向下外敞,底平微弧,以三足承接(附表第46行,见图12)。在私人收藏中,有一件清早期的石瓢壶,虽然缺乏作者和纪年等可供对照的信息,但是由胎质、线型特征来推断,此件石瓢壶大约为乾隆时期作品,至少不晚于嘉庆早期,壶把造型和底部三足位置都和后来的石瓢壶存在差异(见图13)。

7.合斗壶

此壶收藏于法国汤玛士·杜比博物馆,壶钮为一盘蜷螭龙,嵌盖,顶部四周略高于盖面。壶身为四方体,顶部至中腹斜直渐敞,中腹至底部则斜直渐敛,似两方斗相合。稍有曲度的方嘴,方把呈弧形弯曲,壶把上部突出(附表第61行)。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中有一件无款的方斗壶,由其粗颗粒砂胎,高出壶身的压盖型制,以及较为强调颈部转折的特点来论,应当是一件明代传器,至少不晚于清康雍时期。因此,此造型虽有鲜明的临仿金石器的曼生壶特点,但相同造型在曼生壶以前已经存在。

8.孤棱壶

此壶收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馆,“品”字形钮,四方坡形盖,壶身亦为四方形,由上至下渐阔,底部四角接有四足,流、把均为四方形,壶把呈弧形弯曲,流为三弯式(附表第63行)。孤棱壶较为盛行于清末民初,作为较早的嘉道时期来说,在曼生壶中已是罕见,但是由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年间孤棱壶来看,此式也是早于曼生壶即有之造型。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