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含笑

(安徽省界首第一中学,安徽 界首 236500)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重视对古代文献资料、遗址、遗物的研究。例如,北宋时期的“金石学”是清代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从19世纪末开始,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考察队到我国地区进行活动,想从根本上把中国的文明歪曲为是外来文明创造的。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疯狂地掠夺我国的文物,火烧了圆明园,掠夺了园内无数的宝物。在当前,日本是中国文物最大的流散地、收藏国,其国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无不藏有中国宝物,这些宝物绝大部分都是解放前被掠夺过去的。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几件像样的中国古玩“镇馆”,那就不是博物馆。20世纪2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有志人士对周口店遗址进行考察,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开始兴起。当时毕业于北京大学裴文中先生在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他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新中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中国考古学体系。对于21世纪出生的年轻人来说,如何正确了解我国考古的历史、意义,如何把个人的理想事业和国家考古文化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就现阶段对希望以后立志学考古的的高中生来说,对我国的考古历史的了解和掌握是非常有必要的。简单来说,是从以下几方面论述的。

从考古专业成立来看,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的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在历史系内成立考古专业。北大考古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考古文博学院现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系,下设考古学、博物馆学两个本科专业,古代建筑、文物保护为两个本科专业方向。研究生阶段则有旧石器时代考古、新时器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考古、古文字、佛教考古、陶瓷考古、中西亚考古、科技考古、中国古代文物、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学等方向。学院还设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点和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的课程按本科、硕士、博士分层次设置。本科课程主要有《考古学导论》《中国考古学》《考古学技术》《博物馆学概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文物保护概论》《文物建筑导论》《文化人类学》等专业课。截至目前,学院已培养出各类毕业生约2000人,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第一线,成为当地文物、考古、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海外学生学成回国后,更成为所在国家地区开展中国考古学教学研究的主力。

对我们来说,三皇五帝的传说代代相传,周朝《周礼·春官·外史》记载有“掌三皇五帝之书”,战国时期《吕氏春秋·禁塞》“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对我们来说,三皇五帝的生活年代、生活地区范围、文字、文明等一直是谜。接近三千年以来,都没有一个肯定完整的标准答案。更古老的历史都模糊在神话传说中,消失在大漠黄沙中,深深埋于黄土地下,沉寂在山谷中,遗忘在江河湖海之下,遗留下石器、古玉、彩陶、岩刻的图案和神秘的字符。神话和民谣代代相传,孰真孰假,龙蛇混杂。在夏朝的研究问题上,如何真正寻找到明确断代的夏朝遗址文化?夏朝当时使用的文字,是结绳记事还是另外有其他的文字?夏启的前面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当时建立的又是什幺?是方国还是邦国?夏朝之前是不是存在虞朝?黄帝时期“以玉为兵”具体的情况,黄帝部落用玉的来源,以及史前和田玉利用的情况等,这些都需要靠具体的文物来论证。

同样,青少年感兴趣的也有关于史前洪水泛滥的话题。那次洪水泛滥应该是当时全世界各个民族都面临的问题。古巴比伦《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文献记载:“洪水伴随着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出土的公元前3500年前的苏美尔泥版文书记载:“那种情形恐怖得让人难以接受,风在空中可怕的呼叫着,大家都在拼命的逃跑,向山上逃去什幺都不顾了。每个人都以为战争开始了……”中国古代《山海经·海内篇》提到:“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尚书·尧典》提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淮南子·览冥训》提到:“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古代印第安地区的文献资料《波波尔一乌夫》:“发生了大洪水……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开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倾盆大雨昼夜不停地下……人们拼命地逃跑……他们爬上了房顶,但房子塌毁了,将他们摔在地上。于是,他们又爬到了树顶,但树又把他们摇落下来。人们在洞穴里找到了避难的地点,但因洞窟塌毁而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人类就这样彻底灭绝了。”《圣经》中描述到:“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

世界各地都留下洪水的传说,这些传说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确都有极其相似的灾难记载和典型的人物。故事情节代代相传,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大禹治水的故事和大禹相关的遗址地名,就像安徽蚌埠的禹会,来源传说中大禹治水会盟各方部落的故事。蚌埠市文物管理局会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禹会村遗址即禹墟进行抢救性勘探发掘,勘探出遗址面积约500万平方米,位于涂山南麓淮河、天河之间。遗址在双墩、大汶口、龙山时期各有核心区,其中龙山时期核心区为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址,城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工匠临时性工棚、大面积取土层、绝无仅有的祭祀坑群落、数量巨大的磨石等,都与大禹会万国诸侯的传说相符,也与大禹治水的年代相吻合,揭开了涂山氏国的千年地望之谜,为“禹会诸侯于涂山”由传说成为信史提供了坚强支撑,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空白。这些治水的故事和证据,有利地说明当时洪水泛滥存在的可能性。

目前,北大赵朝洪老师编写《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一书是非常有必要拜读的。该书相关资料收集始于1996年,成书于2003年。这本书的公开发行,提供详实的玉器研究参考文献汇总,是玉文化研究的总纲,对了解与研究中国古玉器和玉文化提供了便利。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阅读学习,就可以从该书统计的玉器出土数据进行排列对比,通过对某个类型器物在时间上、地域上的出土数据分析对比,能让我们了解许多东西,在枯燥的数字中有接近真相的逻辑推理。如对史前文化考古中玉琮出现的规律和数量的研究,从现有玉琮出土的形制、区域、数量分析来看,可以简单揭示玉琮来源的神秘面纱、玉琮不同大小对应不同的用途。玉琮的产生,前期来源于生活,后期神圣化又高于生活。它从史前的局部地区的出现到商周的国礼制度,对于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的渊源和联系,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孙庆伟老师认为如何“透物见人”是考古面临的一个终极命题甚至难题。“我们看到的只是‘物’,但我们自己包括社会民众要的不是物,他们要的是活生生的历史。所以考古学面临着怎幺把考古材料转换成史料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研究就是把这个中间环节给省略了,以为把考古材料放上去那就是史料,但我觉得应该有一个提升、升华。”

北大文博学院的老师,坚守在中国考古界的前沿阵地。一直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他们支撑着国家考古的脊梁。做到最好,是他们坚信的责任。作为21世纪出生的年轻人,我们要多追求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引导更多喜欢考古事业的同龄人走向考古工作的道路,共同为我国考古事业打下新世纪的人才基础。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为人类和社会多做一些贡献,考古就是这样的事业。考古不仅仅让我们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甚至更长文明的脉络,了解那昔日的文明,曾经断代或者后人误传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对当下的了解,最大程度对文化进行解读和传承,好的继承发扬,坏的要避免。对我们来说考古是生命中有意义的事情,是值得用一生去付出的事业和追求。■

参考资料

[1]马利清.考古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