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尹

摘 要:青铜器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青铜器表面所勾勒出的各种纹饰将古代青铜文化推向高潮。青铜纹饰不仅有着装饰美化青铜器的作用,还写照出中国古代人民的真实生活历史,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极具象征性方式之一。文章从青铜文化的传承角度,对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青铜器;青铜文化;传承;饕餮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而商周时代是青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青铜器的纹饰图案也在此时期达到了艺术巅峰。在众多的青铜器纹饰之中,饕餮纹饰因其独特的构图特点成为当今学者们研究、探索的对象。事实上,在古代就已有很多人对饕餮纹饰趋之若鹜,在很多古代典籍中频频出现关于饕餮的描述。如东汉服虔引《神异经》云:“饕餮,兽名。身如羊,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又如《左传·文公十八年》中写道:“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古人对饕餮的描写大多是对古人的品德修养的一种折射,而现代学者对此也各执一词。

1 青铜文化之纹饰美

龙纹、凤纹、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主要代表纹饰,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初次触目的人产生畏惧感,颇具神秘莫测、阴鹜沉重的艺术气息。青铜器在古代主要被列入祭祀与礼仪活动之用,借由青铜器上的各种怪诞不经的纹饰来营造、传递庄严肃穆、神圣敬畏、浩气凛然的场面氛围。当时主礼与参加祭典的古人们都深信这些高深莫测的纹饰图案能够起到震慑鬼怪的作用,并表达着古人们想与天神对话的愿望。古人们一度认为饕餮纹本身即为神灵的化身,还将其安置于庙堂之上并虔心跪拜,祈求得到福荫庇佑。

早期青铜器的纹饰图案还与石器时代的陶纹有所关联,之后便因夏、周王朝的建立,礼制与宗教信仰的发展,而在创作风格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青铜纹饰繁缛、怪诞、抽象的图案给人以冷酷、神秘之感。直到西周中后期,青铜器逐渐褪去宗教色彩,兽面纹随之向明朗简化方向发展,神秘感也逐步消失。至春秋战国时代,青铜纹饰图案则多呈现出狩猎、种植、宴乐等生活画面。从青铜器的纹饰演变过程可见,在商周时代纹饰仍是装饰美化青铜器的重要途径,但更具宗教色彩。值得庆贺的是,在后期的青铜器纹饰创作中,创作者们摆脱了宗教枷锁,将其艺术创作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2 饕餮纹饰

自宋朝时期以来,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便日益增加,受到当时的封建帝王与百官贵族的大力追捧,文人墨客也对青铜器加以研究,并发展出了金石学。南宋时期的着名女词人李清照及其丈夫就是当时着名的金石学家。近代也涌现出一批金石大家,如王国维、唐兰、罗振玉等,极大地推进了青铜器纹饰的研究进程。

在此,笔者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青铜纹饰——饕餮纹饰加以分析。商周早期的青铜器就盛行饕餮纹饰,当时艺术家们所创作的饕餮纹饰虽略有单调呆板之味,但却没有完全一样的纹饰作品。总观其纹饰图案主要是以动物纹饰为主,春秋战国时期以后便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日常生活场景。动物纹饰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如牛、羊、蛙、象等大自然中的动物形象;其二即是古代艺术家们创作设计出的神话传说中变形的动物形象,有饕餮、夔、龙、凤等。这些动物纹饰无一不体现着古人们的思想观念,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饕餮的基本形象就是一头狰狞恐怖的怪兽,其样貌具有公式化与抽象化的特征。鼻梁位于面目的中间,两只巨大的眼睛在鼻子两侧,上弯对称的勾纹则嵌在眼下,配以巨大的口和很长的獠牙。口两侧还嵌着锐爪,身体和尾巴就在饕餮的眼睛两侧左右对称展开,再配以鸟纹点缀。饕餮纹饰的线条勾勒出变形动物的抽象形态,并在宽大的主纹路上印刻着其他纹饰,令地纹与主纹空白处连成一片,必须要细心观察才能在繁冗的纹饰中分辨出纹饰的主次。

饕餮从《左传》中便开始被确立为贪婪、欲望的象征。或许因其狰狞恐怖的形象与商周时代的政治活动需求吻合,故饕餮纹饰在青铜器上被广泛流传应用。但毋庸置疑的是,饕餮纹饰大规模地被印刻于青铜器上,的确起到了威慑人心的效果,纹饰艺术家们也遵循着营造严肃氛围、神圣驱邪、通达天神的宗旨进行着纹饰创作。饕餮纹饰始现于商代前期,风靡一时,到商代后期发展为青铜器的重要纹饰。自西周时期,逐渐简化,添加了一些其他纹饰图案在其周围。直到西周末期退化为仅保留于器物上端的纹饰,春秋战国时期渐渐消失。

3 饕餮纹斝与饕餮纹爵

饕餮纹爵与饕餮纹斝是安徽省铜陵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于1983年12月在铜陵县西湖乡童墩村被发现,是整个皖南地区包括铜陵市在内,所出土文物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宝贵文物。这两件青铜器皿都铸造于商代前期,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

饕餮纹爵与饕餮纹斝是一组青铜酒器。爵,一般是用作饮酒的器皿,如同现代的酒杯,也可用于温酒。前面有饮酒的流,中有杯,后有尾,下有三足,一侧有板。为了起到装饰与防止饮酒过量的作用,还在杯口与流之间设计了柱。它流行于商周时期,是商周时代青铜酒礼器中最基本最常见的酒礼器。斝为盛酒器皿,也可用于温酒。有板有流,圆口,常与爵、觚等配套使用。在西周早期,这两件青铜器皿便逐渐消失。铜陵市博物馆馆藏的饕餮纹爵通长18.9厘米,通高23厘米。为平底直壁,涡纹饰柱顶,上方为菌形单柱帽,腹部饰有饕餮纹饰,界栏为经弦纹,连珠纹上下一周,三角锥足,饕餮纹的目纹以其鼻梁为基准线两边对称饰之。饕餮纹斝的腹径为13.8厘米,口径为18.1厘米,通高为33厘米。共饰有三组上下对称的饕餮纹,腹部上下、三角锥足、平底各饰一周饕餮纹。饕餮纹斝为筒腹,口外侈,双菌状柱,柱顶饰涡纹。

这一组在铜陵出土的商代早期青铜器皿,从青铜器的器形和纹饰来看,都与湖北所发现出土的斝、爵几近相似,亦皆为商代早期的文物。最为关键的是,这两件青铜器因含铁量较高,外表都为铁锈色,这与铜陵之前所出土的编钟、铜鼎等青铜器的情况一致。铜陵的铜矿石含铁量很高,而且曾在铜陵发现过很多的铸铜文物和古铜矿遗址,这都充分说明其所用是铜陵的铜料,这些铜器很可能是在铜陵本地铸造的。由此估计,铜陵地区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青铜文化史。铜陵在商代早期就已铸造出技艺如此成熟的青铜器皿,而青铜的开采冶炼是要经历发展建设的,可见铜陵的青铜史要早于商代前期,这充分印证了铜陵为青铜古都的事实。

4 结语

青铜器的造型及纹饰是青铜艺术文化的主体,两者需要搭配得相得益彰。若其造型轻灵纤巧,那幺纹饰自然趋于简洁、明快、清新;若其造型严肃庄重,那幺纹饰也随之神秘、繁缛、怪诞。青铜纹饰就好似青铜的华袍,不仅装饰着青铜器的外表,还是青铜器创作的精髓所在。古代帝王统治者掌控青铜器的文化精神,用青铜器来诉说魑魅魍魉、神话传说、封建迷信,蓄意营造出至高无上的政治统治力量,并借由刻有饕餮纹饰的青铜器令其政治观念深入人心,一同孕育着商周时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蚌小云.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7(12).

[2]朱宗明.商周青铜器兽面纹与饕餮纹的名实[J].收藏拍卖,2016(10).

[3]包雨冉.简论燕下都瓦当饕餮纹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联系[J].中国民族博览,2017(3).

[4]宋双双.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饕餮纹研究文献综述[J].大众文艺,2016(4).

[5]索郎卓嘎,何伟.饕餮、饕餮纹之文化内涵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