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强亮

摘 要:唐代幢的广泛流布是佛教思想本土化、世俗化下灭罪与度亡最有力的见证。文章从形与制都非常罕见的七棱如来石幢的建造来探析佛教文化下幢的传播形式与流变特点。

关键词:佛教经幢  七如来  朝天宫

1 幢的起源、发展与流变

学术界普遍认为幢源于古代军旗或仪仗旗。清代金石学大家叶昌炽在其着作《释幢》中说:“释氏之幢亦取植义,起初当与幡盖等类同为佛前供养,以帛为之。至六朝始有刻石为幢。”由此可见,幢作为身份地位显赫尊贵的象征,由最初的军用衍生为礼佛器用。佛教器具中的金刚橛、法螺、胫骨号等都曾是军用器具。成熟常见的文化衍生并运用于其他文化中的例子屡见不鲜,所谓的石经幢是从最初锦帛、丝帛幢与镌刻经文的石质幢来区分的。

石经幢的盛行与流布则源于8世纪中叶印度佛教密宗经典《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我国中原地区官方翻译、信奉与推广。佛教东传下的各种传教形式铺天盖地,其梵文经典、多种译文典籍更是广泛传播,但能称为经典并被世人广为传颂、敬信的典籍毕竟为少数。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讲,“其经文神力广大,可拯济幽明,甚至尘沾影覆,都可消除罪业,而得福报”,且经文简短易学,受持容易,得力快,极大地满足了世人等对宗教的诉求之需,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脱颖而出并成为流布时间最长、流布地域最广、盛极一时的崇奉持诵经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又讲:“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佛冢或墓地)中。天帝,若有苾(比丘)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性男、族性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上尘落在身上,天帝,彼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恶鬼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天帝,此等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①这段功德受益直白、可操作性强的经文题记,直接影响了经幢的修建。唐代佛教信徒采取将此经镌刻在石幢上的方式从而创造了石经幢。镌刻此经可弥散生死两界业障,且石材廉价易得,石经幢的修建与信仰瞬间遍布于皇室、民间寺庙、高山、庭院乃至塔中、墓旁,成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传布的重要媒介之一。

变,是万物的永恒定律。石经幢在不同时代的文化影响下,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地发生着悄然变化。例如,装饰上由简至繁甚至是贴金装饰;层次上由幢座、幢身、幢顶三层逐渐叠加为多层甚至十几层;材质方面也不再局限于石质,而是出现铁幢、陶幢、贵金属幢等;幢面由常见的八棱到少数的四棱、六棱、十棱等偶数棱多种面形,而矗立在南京冶山敬一亭边上的七棱石经幢更是其中不多见的变异;修造手法上也由最初的榫接法到叠加法等多种。幢的发展与流变呈现出唐“肥”、宋“简”、元“方”、明“精”、清“繁”的时代痕迹与特点。立幢、刻经、宣教的成功实践,同时也被道教、景教等其他宗教迅速效仿,并成为弘扬宗教寓义、寓理的重要形式。

2 七如来石幢

佛教文化在几次的大集结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造像谱系,在这个谱系中根据应世的需求及职责不同衍生出佛、菩萨、罗汉、护法等诸多身相。就其呈现形式来讲,有单尊呈现,也有组合呈现。例如,大乘佛教按照世间分布有十万佛遍布之说,按时间分布又有三世七佛之说,如来本是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名号之一。但七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胣如来、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宝胜如来)的信仰与佛家所称的七佛(“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与在他出现之前悟得正觉的位佛尊,依次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七佛又称“过去七佛”,在佛教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是释迦、弥勒信仰共同崇拜的对象)显然不能等同。

南京冶山之巅的小天池畔,有一件七如来石幢,历经风剥雨蚀,现仅存幢身,幢座、幢顶已失。残件高167厘米,每面宽15厘米,幢最大径13厘米,佛龛长9厘米,镌刻字高121.7厘米。该石幢有七棱,每一棱面均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雕有佛龛,每龛中雕有一尊结跏趺坐的如来身相,下部分镌刻着与龛中如来身相对应的如来名号(图1),依次为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胣如来、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和南无宝胜如来。诸如来身相,均持不同手印安坐于龛内的莲花台上,虽然面目已不清晰,但就其面部轮廓和造像度量经的比例来看,各如来头部浑圆,面部饱满,丰颐大耳,双眉高挑修长,眼帘轮廓分明,鼻梁高直,嘴型小巧优美,肉髻高矮适度,螺发平缓,颈部有三道折线。身着通肩U字形袈裟,袈裟纹饰犹如水波纹一样被刻画得细腻、规整、流畅,且起伏较大。各如来均施不同手印,惜年久风剥雨蚀,唯甘露王如来,莲台(仅有仰莲,无连珠束腰)下有一走兽(因石刻残损无法确定究竟何物),提膝抬首,脚踏波浪。该佛亦无壸门,唯脑后背光,其上似华盖璎珞,随风飘荡。

七如来组合身相、名号的供养源于唐代四大译师不空所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等佛教典籍。七如来的供奉与信仰由来已久,国内外都有七如来石刻造像、石塔雕像、曼陀罗画像等多种形式。例如,湖北黄梅县五祖寺有释迦多宝如来塔,八面七级,第一层南面佛龛上镌刻“十方”二字,龛下刻一个大佛字,其他七面刻有七如来的名号;松江县松江镇方塔园内有通清代如来石幢;九莲庵有如来石幢;咸丰五年(1855)曾建七如来经幢。此外,《语石》卷二载:“半塘寺,有梁龙德间幢,咸丰庚申以前,韩履卿先生犹手拓之,见宝□及跋尾。余刧后往访,已为寺僧磨刻七如来矣。犹存经文一二字磨之未尽。古刻之亡,于吾生亲见之,宁不痛哉。”①《补园旧事》在着作的附录《其卅六鸳鸯馆与留听阁的来历》(张善实口述)记载:卅六鸳鸯馆前面的池塘里,曾不当心淹死过张家的一个小丫头。为此,主人在她受难处立了一个七如来石幢,以超度亡灵。

据以上记载可分析,七如来荐福题材最早见于北凉塔,七如来石幢是为六道轮回亡灵饿鬼超荐祈福所修建,盛行于清代。

3 结论

朝天宫是江南地区文庙建筑的典范,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宫殿式体制。清代叶昌炽在其所撰写的金石学名着《语石》一书中,收集秦至元经幢拓本六百多通,并不见此奇特的七如来石幢。该石幢,无论是棱面还是镌刻内容在诸多金石着作中都是非常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