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丽

摘 要:文物库房是博物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也是承担文物藏品收藏、管理、研究和保护功能的场所,文物库房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博物馆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对文物库房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了文物库房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方向。

关键词:文物库房;规范化;信息化;对策

1 文物库房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内涵和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着名的社会思想家托夫勒曾说过,世界科技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革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在世界第三次科技浪潮的推动下,社会经济正从传统的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向现代信息化社会过渡,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IT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依赖也达到了较高程度。

博物馆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窗口和载体。因此,博物馆要紧跟时代形势和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夯实基础性工作,包括文物库房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这是博物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了博物馆整体功能和运行水平,也为文物库房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物库房是博物馆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文物库房依托互联网技术,采集、传播文物藏品数据及管理文物,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文物藏品信息的检索、管理和共享系统,对构建文物藏品数据库,提升信息化工作质量,推进藏品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文物库房粗放式管理模式的问题及表现

国家文物局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系统每年都有部分珍贵馆藏文物由于库房管理不善而受损。多年来,基层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管理模式较为粗放,由于经费和投入跟不上,硬件设施相对陈旧和落后,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结合不够,导致文物库房的管理效率低、文物破损率高和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影响到文物藏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下,由于文物藏品入库数量不断增加,工作量较大,藏品的鉴定、整理、分类、编码、建档等工作均需通过人工完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文物藏品数据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较差,并且容易造成文物藏品的丢失和损坏。同时,文物库房管理人员少、年龄老化、流动性强、学历层次不高等因素也制约着文物库房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文物库房的设备配置也关系到文物藏品的寿命和安全,比如库房的温度、湿度、虫害和微生物影响等因素,很多基层博物馆的库房设备不健全,也造成部分文物藏品受损。

3 文物库房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文物库房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模式相对传统管理模式而言,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点。比如在文物库房藏品的数据管理方面,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利用数据统计和管理软件可以建立藏品信息数据库,对文物藏品实现高效的管理和应用。传统的藏品管理模式是以纸质档案资料为主,对藏品的鉴别、分类、登记、检索等都是通过人工笔录,工作量较大,而且效率低下、出错率高。信息技术在文物库房应用后,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文物库房信息数据库,有效地完成了藏品信息的采集和统计工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对藏品信息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实现了藏品数据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信息技术给文物库房的管理带来了实质性的变革,降低了管理成本,成为文物库房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4 推进文物库房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提升文物库房硬件设施水平。当前很多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存在面积小、设施落后、经费少等问题,不少博物馆库房内文物随地摆放、杂乱无章,这对文物藏品的保管和维护是相当不利的,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建设。库房设施建设要严格按照《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立足长远,完善功能。文物库房的选址和布局要科学合理,便于藏品的入库、保存、提取和运输等工作。库房建筑材料要符合环保无污染要求,配备功能齐全的设备,具有防水、防火、防盗、防震等功能,安装监控报警、中央空调、恒温恒湿设备等,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易腐的物品,确保文物藏品的安全性。

二是实现文物库房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随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将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日常的文物库房管理中。通过使用高科技数字化设备,运用数字影像采集、传感技术、红外线技术、3D成像、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对文物藏品进行精细化的扫描和信息采集,生成全方位3D图像模型及高清数字影像等。以文物数字资源采集为基础,建设规范科学的文物库房藏品信息资源库,实现库房文物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文物藏品的后期修复、维护、陈列展示、文化服务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对文物藏品环境的全天候监控。

三是完善文物库房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度。建立健全文物库房管理相关制度,是实施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文物库房管理制度包括为文物藏品的出入库、保管、修复、提用和运输等制订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库管人员要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提高思想认识和责任感,遵守藏品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文物藏品被安全有序保管。加强库房管理人员的培训,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岗位负责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落实库房日常安全巡查和清查盘点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全面清点陈列文物,并清对和记录,做到藏品与台账相符,切实解决账物不符、有账无物、外借不还等问题。通过对文物藏品进行盘点和统计,动态地掌握文物藏品的保存状态,形成管理工作报告,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和解决。杜绝各种文物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库房内的电闸、线路、开关等,有效保证文物藏品的安全。

四是加强对库房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应重视对库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文物库房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库房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包括文化素养、专业技术、创新意识、责任心等多个方面的能力。目前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队伍存在人员编制少、人员年龄老化、计算机知识不足和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要持续加强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文物库房的藏品管理、管理软件、摄影和制作、分类与鉴选、网络安全与预防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切实提升库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这也是保障文物库房信息网络操作和现代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五是拓展文物库房公众文化服务功能。宣传教育、服务大众、文化普及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博物馆展厅中陈列的展品只是文物藏品的一部分,还有众多珍贵文物沉睡在文物库房中,鲜为公众知晓。因此,博物馆应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文化惠民的责任感,积极探索尝试开放文物库房,满足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目前,国内多家博物馆已做了有益尝试,比如设置文物修复工作室,让观众了解库房内书画、青铜器和石刻等文物的修复过程,有效拓展博物馆展陈的领域和效果,让公众对博物馆的“幕后”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和感受,宣传文物修复和保管工作队伍无私奉献的事迹。

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物库房是文物的宝贵家园,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推进文物库房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博物馆库房建设和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夯实软硬件设施,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推进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博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