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乐

摘 要:晋城有着丰富的古代建筑遗存,宗教建筑占有很大比例。成汤桑林祈雨的故事在晋城地区广为流传,并建庙祭祀。下川汤帝庙是晋城商汤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庙的建造年代不详,其中香亭建筑气势古朴,构造形式具有元代建筑特点。香亭斗拱做法独特,结构上用来承托梁架,外形上起着装饰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香亭;铺作;附角斗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建筑结构的稳定作用,又发挥了建筑外观的装饰作用。晋城现存宋、金、元、明、清各时期的古代建筑有着显着的时代特征,是研究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重要实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古代斗拱的演变和特征,对研究中国古代斗拱构件的发展、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下川汤帝庙

商汤祭祀是晋城流传较为广泛的文化现象,祭祀商汤的庙宇众多。下川汤帝庙位于泽州县柳树口镇下川村,建筑地势为北高南低的小高地,建筑形制为一进院落,建筑年代为元至清。该庙坐北朝南,对称均衡,庙内中轴线上由北向南分布着正殿、香亭、山门,东西两侧有耳殿和配殿,山门外是一高台,高台两侧建有东西配楼,高台正中为内凹石台阶,顺阶而上方可进入庙内。汤帝庙的空间构成规模虽然不大,但建筑布局严谨,庙内各建筑风格古朴,展现出各时期的建筑特点,为研究当地的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下川汤帝庙确切的创建年代不详,庙内保存最早的一通碑刻是明代重修碑,碑文记载:明天顺辛巳年(1461)重修汤帝神宫四楹东西两廊各四楹舞楼三门各四楹。天顺辛巳距明朝建国(1368)不足百年,说明该庙在明早期已经存在,再结合建筑的形制特点有元代的风格,故此推算该庙创建年代应在元末明初。2007年1月24日,下川汤帝庙被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香亭

香亭居下川汤帝庙正中,位于正殿和山门之间,面阔一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山面朝前。台基平面矩形,总宽6.75米,总深9.78米,建筑面积66平方米。香亭用木柱共计6根,分为角柱4根,中柱2根,柱高均为总高280厘米,柱头设大额枋和内额枋,柱脚施方形柱顶石。香亭共用斗拱25朵,均为三下昂六铺作。平槫上用圆椽,圆椽直径8至10厘米,共193根圆椽,飞椽69根。椽上用望板,陶质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从现存香亭的建筑形制来看,外观气势宏伟,斗拱出跳深远,采用大额式构架,用材粗犷朴实,具有元代建筑特点。碑文记载了清嘉庆十四年(1809)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香楼、山门。虽然历经多次修缮,还能保留早期风格,实属不易。

香亭南北进深两间内部的形制呈现双方亭结构,两间梁架结构做法不同,有明显拼接痕迹。再结合周边类似香亭建筑的形制做法来比较,可以断定现存香亭南北进深的两间不是同时期修建的。香亭最初只有北面一间,为大角梁托顶式方形构架,使用了大额枋上放置双补间铺作的做法,以八朵补间铺作承托亭内藻井结构。后又向南续接了一间,同样使用大额枋,但其上只放置单个补间铺作,无藻井结构。在改建过程中,因北间藻井结构需要保留南侧两角柱之间的大额枋及其上的双补间铺作,所以只是新增了东、西、南三面和北间对接,这样香亭的大额枋就形成了“日”字形双方亭平面续接式构架。续接后的梁架仅在中间续接处做了结构处理,去掉原北间南侧转角处的转角铺作以及角梁,替换成柱头铺作,没有使用椽栿构件,通过在柱头铺作上方放置垫敦托举平梁和平槫,平梁上置蜀柱大叉手托举脊槫,从而实现两建筑脊部的续接,形成一个整体。

3 香亭斗拱

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中说:“多数曲木与斗形木块结合在一起,用以支撑伸出的檐者,谓之斗拱。”斗拱在宋《营造法式》中称铺作,清《工程做法则例》中称斗科。斗拱的主要作用是承接屋顶梁架的重量,分散梁枋节点处剪力,并承挑屋檐使其向外延伸,同时对建筑起着装饰和显示封建等级制度的功能。

下川汤帝庙的香亭有着元代建筑的特点,因此香亭的斗拱按照宋式铺作来进行研究和分析。香亭现存斗拱25朵,均为三下昂六铺作。其中转角处铺作4组12朵,由转角铺作和附角铺作组成,柱头铺作2朵,补间铺作11朵。该建筑斗拱的构件做法很有特点,使用上出现了斜栌斗、圭型交互斗、列拱、鸳鸯交首拱、假昂等,为研究古代斗拱的发展和形制变化提供了实例。

3.1 香亭斗拱构件

斗,形状类似于古代度量器具“斗”的样式,斗内刻有十字开口或者顺身口,以安放斗拱的其他构件。按照其位置和功能分为栌斗、交互斗、散斗、平盘斗等不同种类。香亭斗拱因结构特殊,栌斗和散斗的做法为平面呈菱形的斜栌斗和斜散斗,交互斗的做法为平面呈玉圭形状的圭型斗。

拱,两头向上弯曲的弓形之木,横向或纵向安置于斗口内,并承托其他斗件。按照其位置和功能分为泥道拱、瓜子拱、令拱、慢拱、华拱等,用材有足材和单材之分。外转的瓜子拱和令拱平面呈梯形,两头上留部分做成斜面,与斜散斗的斜面一致。

列拱,宋《营造法式》中解释:“凡拱至角相交出跳,则谓之列拱。”列拱做法常见于转角位置的铺作上,拱的正面出跳,其后尾与横拱相连。香亭转角位置的转角铺作和附角铺作组合斗拱的出跳拱件后尾分别与泥道拱、瓜子拱、慢拱、令拱等横拱相连为一根整木,即为列拱。

鸳鸯交首拱,又称“连拱交隐”,就是两朵斗拱位置较近,连在一起的两道拱,在相交的位置隐刻出拱头。这种做法经宋金两代发展流行于元代。香亭南间转角铺作瓜子拱和附角铺作瓜子拱相交并隐刻了拱头。北间补间铺作瓜子拱与附角铺作的瓜子拱相交,在相交处也隐刻出拱头。柱头铺作和北间补间铺作的瓜子慢拱相交,也在相交处隐刻拱头。

昂,一条前端斜向下承托横拱,后尾斜向上承挑屋内梁架的长条形拱件。元代开始出现假昂的做法,保留下昂的样式,后尾不再斜向上承挑梁架,而是做成华拱,起了出跳的作用。香亭斗拱使用的下昂,就是假昂做法,其昂嘴呈琴面状,整个昂向上翘起。

耍头,与令拱垂直相交,在最上一层昂或华拱之上的直木。香亭斗拱的耍头外形是断面矩形做法。

3.2 香亭斗拱的种类及特点

柱头铺作,位于香亭中柱柱头内额枋前端之上,为六铺作重拱出三下昂并计心构造。柱头铺作里转出一跳华拱,二跳下昂后尾隐刻成华拱与垂直方向补间铺作的隐刻泥道慢拱相连。这种做法有别于常见的柱头铺作,原因就在于香亭现在的中柱是原先北间南侧的角柱,角柱之间的大额枋就变成了内额枋,保留了其上的补间铺作。虽然将原先的转角铺作换成了现在的柱头铺作,但因为大额枋和内额枋垂直相交的转角结构没变,故形成了柱头铺作跳拱与内额枋上的补间铺作横拱相连,增强斗拱之间的联系,提高构架的稳定性。体现了工匠们对斗拱构件的灵活应用,也是印证香亭是由单间改成两间的重要依据。

补间铺作,位于香亭两柱之间大额枋之上,分为两种形式。北间采用双补间铺作做法,每面有两朵,每朵与额枋成68度夹角朝柱子方向撇出,共8朵。南间则较为简单,采用单补间铺作做法,每面各有一朵,成90度角向正前方伸出,共3朵。

南间补间铺作,位于香亭南间正面和东西两面的补间位置,为六铺作重拱出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拱出三抄并计心构造。泥道慢拱为柱头枋隐刻,令拱上承撩风槫,里转令拱承罗汉枋,上设蜀柱承托平槫。补间铺作的横拱之上都设素枋,与邻近的转角铺作和柱头铺作相连,加强了各斗拱之间的横向联系,稳定了香亭的建筑构架。

北间补间铺作,位于香亭北间四面的补间位置,每面施双补间铺作,为六铺作重拱出三下昂里转六铺作出三抄并出68°斜拱。栌斗有别于正常的方形,而是做成平面为菱形的斜栌斗,栌斗内斜十字开口,下昂与横拱成68度夹角,向柱子方向撇出。因此出跳越多横拱就越会同临近铺作上的横拱发生相连。靠近中柱的补间铺作,其瓜子慢拱与柱头铺作的瓜子慢拱连拱交隐。靠近角柱的补间铺作,其瓜子拱和令拱连拱交隐。里转的每跳华拱左右出68°斜拱,斜拱上均承托罗汉枋,罗汉枋互相连接,层层叠涩,围成了四层八边形的框架,从而形成了八卦式的藻井结构。

香亭转角部位使用了三栌斗组合式斗拱,类似于楼阁式建筑的缠柱造的做法。宋《营造法式》卷四“凡平坐铺作……若缠柱造,即每角于柱外普拍方上安栌枓三枚。每面互见两枓,于附角枓上,各别加铺作一缝”。即在转角铺作的两侧各增加了一朵附角铺作。附角铺作,即附角斗,在马晓老师的《附角斗的缘起》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附角斗是我国古建筑补间铺作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紧邻常规的转角栌斗旁又增加了一缝或数缝铺作。……目前最早的附角斗实物,是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1020)”。这种做法提高了建筑转角部位斗拱的承载力度,加强了建筑在视觉上的厚重感,提升了建筑的装饰效果。

香亭转角铺作和附角铺作的栌斗紧邻,呈“品”字分布,转角铺作在栌斗正、侧和45度三向出跳,附角铺作在栌斗正向出跳。列拱跳头均做成下昂样式,后尾分别于泥道拱、瓜子拱、慢拱、令拱相连,虽然列拱结构上没有变化,但从外观看一跳跳的下昂鳞次栉比,将转角处的斗拱气势表现得宏伟壮观。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宋《营造法式》中“瓜子拱列小拱头”“慢拱列切几头”等列拱的标准做法,说明斗拱的发展逐渐趋于装饰化了。

北间因为藻井结构的阻挡,转角铺作里转出一跳角华拱,两侧附角铺作各出一跳华拱。以上各跳拱件后尾相交后截断,不施斗件和素枋,以承抹角梁。南间转角铺作里转出三跳角华拱上承耍头,两侧附角铺作各出三跳华拱并计心造,形成出跳相列的结构,最上一层拱件以承罗汉枋,这里不施抹角梁,由素枋搭交承托大角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结构做法不同,但都是相交后形成了角梁的支点,保证了角梁功能的稳定性(图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北间补间铺作因结构原因,同附角铺作上的横拱连拱隐刻,从外观看符合附角铺作的一些特征,但补间铺作里转结构与转角铺作无太大关联,不承担角梁的重量,而是更多作用于藻井结构的受力,因此不认为是附角铺作(图2)。

4 香亭斗拱的研究价值

4.1 历史价值

下川汤帝庙创建年代无从考证,现存香亭大木构架制作规整,较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筑风貌,后又经明清两代的修缮,斗拱的使用上发生了变化,但用材规格和形制要求上和早期的保持一致,类似于“以旧修旧”原则,对研究斗拱的发展和修缮制度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4.2 艺术价值

汤帝庙香亭斗拱使用数量多、体量大、做工古朴又不失韵味,增强出了香亭建筑的气势和美感。昂形样式构件的大量使用和藻井的设计提高了斗拱的装饰性,虽然历经了时间的洗礼,但艺术韵味犹存,反映了当地工匠极高的艺术造诣,为研究当地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4.3 科学价值

汤帝庙香亭的斗拱结构、工艺水平以及续建后斗拱的处理技术等方面体现出当时工匠高超的技术水平。斗拱的结构与现存当地同时期建筑相比较,在技术与手法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斗拱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灵活运用,具有独到之处,对研究当时斗拱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诫.营造法式(修订本)[M].邹其昌,点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李剑平.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马晓.附角斗的缘起[J].华中建筑,2003(5):104-104.

[4]马晓.附角斗的缘起(续)[J].华中建筑,2003(6):106-109.

[5]马晓.附角斗的流变—元明清时期附角斗的功能及其演化[J].华中建筑,2004(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