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

摘 要:廊桥是一种结构较为奇特的建筑,体现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是由于旅游的大量开发,对廊桥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目前保存完好的廊桥数量越来越少,廊桥的传承技艺也逐渐消失。鉴于此,文章重点围绕旅游开发背景下闽东北廊桥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提高保护廊桥的意识,并建立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强化保护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廊桥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实现廊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闽东北廊桥;保护;旅游开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部分地区为了迎合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使得文化过度商品化,文化的真实性和商品化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出现。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如何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值得大家探讨和思考。鉴于此文章以闽东北廊桥为例,阐述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廊桥保护开发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古廊桥的保护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1 闽东北廊桥概述

1.1 闽东北廊桥分布

闽东北是指我国福建省的东北部,包括南平地区、宁德地区、福州地区。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闽东北现存木拱廊桥共有82座,其中宁德地区58座,南平地区15座,福州地区9座,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闽东北地区分布的廊桥主要是以木拱廊桥为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闽东北廊桥多分布于山区,石材的获取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廊桥建设中多是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将本地分布较为广泛的杉木作为主材料。其次,木质廊桥的质量较轻,能够大跨度地架设,如:万安桥为全国现存最长的古代木拱廊桥,全桥总长约98.2米;田地桥的单拱跨度就达到40米。最后,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木质廊桥来说,木拱廊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除此之外,当地的工匠也具备较为娴熟的木拱廊桥制造工艺。

1.2 闽东北廊桥特点

木拱廊桥是闽东北廊桥的主要类型,以百祥桥、千乘桥、万安桥、田地桥等为主要代表。木拱廊桥的主要特点是采用规格相同的杆件,统一而无特殊异形,别压穿插,搭接建成,平面呈“井”字形。整体结构为拱形,沿拱心线整体受压,构件之间越压越紧,不用钉铆,不会产生弯矩。桥的构件装卸方便,即使拆桥时也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一般来说,木拱廊桥的建造技艺较复杂,通常建于河床宽广且水深流急的地方,桥面建廊屋。

2 旅游开发背景下廊桥的价值

2.1 闽东北廊桥对建筑文化的价值

在高山涧谷中架桥,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另一方面又要能够抵御山洪的冲击,因此采用木拱桥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在上百年的发展中,闽东北廊桥以较为独特的编木结构解决了受力问题,历经百年的洗礼仍然保存完整。在廊桥进行设计时不仅兼顾了其功能性,又在此基础上考量了外观的艺术性,对现代建筑来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在廊桥上还建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廊屋,令多数建筑专家赞叹。由此可以看出,闽东北廊桥在现代建筑研究和建筑艺术欣赏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除此之外,闽东北地区的廊桥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体现了特殊的意义。从空间上进行分析,河流将同一个空间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空间,而桥是两个空间之间的枢纽,即不同世界的媒介。桥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方,但是和两个空间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廊桥在建筑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为空间的纽带和时间的延续。

2.2 闽东北廊桥对旅游开发的价值

闽东北的地形崎岖,因此木拱廊桥多是建立在高山或者是峡谷地带,木拱廊桥本身的艺术文化魅力加上优良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优美的廊桥山水风景,对现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作为生态与文化结合的旅游资源,廊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部分自驾游的游客专门到闽东北地区探访廊桥。但是,就整体的发展现状来看,受到交通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众对于廊桥的了解还相对较少,由此可以将廊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相关旅游项目的开发,设计符合大众需求的旅游产品,从而更好地发挥廊桥的作用和价值。当前,闽东北地区的屏南、柘荣、寿宁与浙南地区泰顺等地的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廊桥旅游资源的重视,促进了对廊桥旅游资源的开发。由此可见,在旅游开发方面,廊桥以及廊桥文化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3 旅游开发对廊桥的双向作用

3.1 旅游开发对廊桥起保护作用

廊桥多是建立在高山峡谷之间,其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由此也导致了当地的居民对廊桥以及廊桥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大量的廊桥长期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是任其自行消亡。而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物建筑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作为较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重新走进大众的视线,在对廊桥进行开发的同时加强了对其的保护。因此对廊桥来说,旅游开发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3.2 旅游开发对廊桥起破坏作用

旅游开发的过程即是思想和事物融合的过程,不仅会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也会对当地的文物建筑造成一定的破坏。比如,在廊桥开发的过程中,经过百年风雨洗礼的廊桥的外观较为陈旧,而为了保持其美观性,开发人员会对其进行一定的修葺,但是在修复的过程中也会破坏廊桥原有的特性,破坏了廊桥的真实性,把瓦片改用彩色的琉璃瓦,甚至有个别地方政府直接将廊桥摧毁重建。同时,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游客数量增加,由此对廊桥产生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一方面,在游客进行参观时,会对周边的植被造成踩踏的情况,一些不文明现象如乱丢垃圾、乱丢烟头、乱刻乱划,也会对廊桥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还可能引发火灾;另一方面,过多的游客游览量也会对廊桥本体造成压力,严重时还会发生垮塌的情况。因此,对于廊桥来说,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廊桥将会遭受不同的破坏。

4 基于旅游开发背景下廊桥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策略

4.1 正确对待廊桥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闽东北廊桥多数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廊桥旅游为多数人所吸引,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的收入,因此对整体的旅游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文物遗产的本身属性是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廊桥开发的过程必须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适度化、科学化的开发来体现廊桥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进一步促进廊桥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对廊桥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相关的惩罚措施来确保廊桥保护工作的稳定开展,逐渐提升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另外,考虑到对廊桥的保护,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还要精准地控制参观人员的数量,坚决杜绝破坏廊桥周边整体环境的情况发生,最大限度确保廊桥周边环境的安全,秉承保护的原则规避廊桥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活动。

为了进一步促进廊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可以适当建设一些新的廊桥。目前来说,木拱廊桥的工匠者并不多,并且年龄较大,由此廊桥文化将面临失传的风险,为了延续和传承廊桥文化,要加强对廊桥建筑技术的重视,加强对廊桥的科学研究,使其充分发挥廊桥的艺术价值。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建造一些新的木拱廊桥。一方面,能够促进木拱廊桥建造工艺的传承;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游客对木拱廊桥的进一步认识,增加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

4.2 建立专门的廊桥保护和开发机构

廊桥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涉及多个部门和当地的居民,需要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专门的廊桥保护和开发机构,通过专业的机构组织来完成廊桥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在保护开发机构建立时应当以文化旅游与文物保护等部门为主,其他机构协助配合,专人专项,建立责任制,以此来完成廊桥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此外,还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制定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制定廊桥的长期保护规划,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廊桥以及周边的环境不遭受破坏,从根本上改善廊桥的周边环境,实现廊桥及廊桥文化的良性开发。

4.3 建立廊桥有效维护机制

在廊桥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以廊桥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在保护区域内加大保护力度。首先,加强廊桥防火防洪的宣传工作,以此来增强廊桥周边居民的防火、防洪意识,从根本上杜绝火灾、水灾的发生;其次,在不影响廊桥景观的前提下设置相关的消防栓,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火灾情报,便于及时地进行处理。同时,配备专门的文保人员,加强日常巡察,排除安全隐患。

4.4 建立文化保护联动机制

廊桥集中分布在福建和浙江两个省份,主要是以闽东地区和浙南地区的山区县市为主,这为廊桥文化保护联动机制的建立增加了较大的难度。就当前的现状来说,多数的地区各自为政,纷纷打出“廊桥水乡”的称号,这样将会给文物遗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和影响。由于廊桥是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基于旅游开发的角度,在良性的开发保护原则下应当要强化区域之间的合作,通过探讨和研究来开展廊桥的保护工作,或是通过宣传廊桥文化、组织廊桥书画比赛等活动来扩大廊桥文化的影响力,以此来充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强社会对廊桥文化的关注度。

除此之外,做好长期申遗的准备工作。中国福建土楼申遗获得通过的根本原因是:它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文物建筑,并且它见证了中国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的传统文化,文化价值较高。而根据福建土楼的申遗标准,廊桥也具备申遗的实力。在中国历史上,木拱廊桥占据着很高的地位,特别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2009年就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了中国最为古老的桥梁文化,因此可以通过文化保护联动机制的建立来强化区域之间廊桥资源的融合,促进申遗工作的开展。

4.5 树立廊桥文化旅游开发意识

因闽东北廊桥所在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且由于通行功能的退化,廊桥进入到大众视野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价值并未得到当地居民的重视,尚未很好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民众对廊桥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积极性较低。在学术界逐渐开展对廊桥的研究之后,廊桥才渐为人知。在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在廊桥保护的过程中要强化当地居民的廊桥文化旅游开发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廊桥文化的重要性,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强保护。一方面,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和科研人员组成专业团队,针对闽东北廊桥文化的各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此来提升廊桥的知名度,实现廊桥价值的开发;另一方面,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吸引社会上的力量来投入到廊桥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当中,在廊桥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有效地提升居民对廊桥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5 结语

廊桥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廊桥保护与旅游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挖掘廊桥品牌特色可以实现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又反哺于廊桥保护。基于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闽东北廊桥的保护,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到旅游开发与廊桥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保护机构、文化保护联动机制的建立等多种措施,提升旅游开发的意识,强化廊桥的保护,充分发挥廊桥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媛姣,贾往拉.民族村寨旅游的困境与对策—以岜沙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2):178-182.

[2]吴世丹.“非遗”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辩证传承—以福建木拱廊桥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1):27-32.

[3]张成芳.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管理策略[J].东方藏品,2017(3):246.

[4]孙琦琦.试析闽浙木拱廊桥的文化价值和保护利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27(2):6-11.

[5]沈济黄,钱锡栋,宣万里,等.水陆廊桥—杭州运河旅游集散中心,浙江,中国[J].世界建筑,2019(1):141.

[6]吴鑫灵.浅析新常态下庆元非遗资源如何助推乡村旅游的发展[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3):252.

[7]吕绵周,刘通高.廊桥之乡 生态下党[J].国土绿化,2016(4):52-53.

[8]李晓玲.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专业文化建设的初探—以泰顺旅游为例[J].速读:上旬,2019(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