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超 刘俊

摘 要:太原郝家沟元代壁画墓葬是目前太原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且较为完整的元代壁画墓之一,该墓壁画具有典型的金元时期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因此,对该墓葬的整体搬迁异地保护意义重大,不仅积累了墓葬壁画的保护修复经验,提高了墓葬整体搬迁保护技术,同时也为此后墓葬搬迁工作提供一个好的借鉴。

关键词:壁画墓葬;整体搬迁;保护技术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4.006

1 墓葬概况

2019年8月,太原市郝家沟世纪朝阳小区停车场建设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三座金元时期墓葬,其中有一座为青砖,无壁画,另外两座墓葬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元代壁画(编号为M1、M2)。两座墓葬均为坐北朝南,墓葬结构基本完整,壁画面积共有21.72平方米,是目前太原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且较完整的元代壁画墓之一(图1、图2)。为了保留壁画的完整信息,研究决定对M1、M2墓葬实施整体搬迁异地保护。

2 墓葬搬迁前的调查工作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墓葬壁画,前期的调查工作必不可少,主要是对墓葬的结构(垒砌方式)、墓葬的稳定性、壁画信息、制作工艺、病害类型及病害程度,以及温湿度变化对墓葬壁画的动态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注意做好记录、拍照、绘图等工作,在调查记录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

2.1 墓葬信息

太原郝家沟元代墓葬均为坐北朝南,墓葬结构基本完整,两座墓葬均为八边形,由土质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墓葬整体均为单层青砖垒砌,砖与砖之间用土取平,未见黏结剂。墓道为土质阶梯形,前窄向墓室渐宽,甬道素面券顶,连接墓室南壁。墓室内仿木建筑结构,包括黑色滴水、出椽、斗栱、栱眼壁、檩子、普拍枋、直壁等。M2墓室顶部从滴水以上受机械外力作用已损毁。M1墓室内砌有棺床,棺床为倒“凸”字形,其上依靠北壁有墓志一方,棺床中央用青砖垒砌长方形棺台,北、东、南三面均为单层立砖垒砌,南边青砖平铺垒砌四层,木棺嵌入中间放置。

2.2 壁画信息及制作工艺

两个墓葬壁画是元代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葬在装饰上采用砖雕与壁画相结合的手法,内容十分丰富,墓室内有仿木斗栱、椽头、栱眼壁、普拍枋、阑额、梁柱,在整个仿木结构的砖雕上施以彩绘。两座墓葬绘画颜色及内容基本相同,壁画色彩以黄、黑、橘红为主,绘画内容正面以花鸟为主,左、右以墨竹为主,墓门两侧为黑色桌面上绘制丰富的生活用品,如碗、壶、灯等。壁画内容具有典型的金元特点,整体线条细腻流畅,形象逼真。整体壁画是在支撑体上直接涂刷一层0.1~0.3厘米厚薄不均的白灰水作为绘画层,再直接绘画,未发现底稿线。甬道内素砖直接垒砌,未粉刷白粉层。

2.3 病害类型及程度

受壁画本身制作工艺及后期机械扰动等因素影响,壁画出现多种不同程度的病害。一是M1墓顶有少部分坍塌,墓室内残留部分泥土,有明显的进水痕迹,导致部分泥土较为牢固地附着在壁画表面;M2墓葬券顶坍塌残缺,墓室内被污泥填满,污土与壁画附着牢固。二是墓葬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支撑体、白灰层等材料自然老化,再加之原始材料自身强度严重降解,导致砖与地仗层出现酥粉、断裂、裂缝、颜料层起甲脱落等多种病害。三是墓葬支撑体砖与砖之间由沙土取平,存在宽窄不一的空隙,空隙间土与湿气的吸附导致砖缝间的白灰存在程度不同的颗粒悬浮、酥粉、凹凸不平等多种病害,这种病害M2比M1严重。四是墓葬离地面较近,受到机械外力影响,出现支撑体叠压错位等多种病害。

3 墓葬搬迁前的实验与保护工作

3.1 壁画前期研究与病害机理初步分析

为最大限度地保留壁画所含历史信息,在保证墓葬支撑体、壁画地仗层及颜料安全的前提下,清理壁画表面污尘,对其进行加固保护,保证其稳定,为壁画搬迁异地保护做好前期工作。

3.1.1 壁画颜料分析及土样取样

选择不损坏画面的残损边缘及脱落残块的颜料提取样品(包括壁画的颜料、白灰地仗层、墓葬底部土样等),标明取样时间、具体位置等相关信息,以便进一步了解壁画原始制作工艺,并通过分析确定壁画病害产生的原因(表1),进而为后期壁画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3.1.2 白灰层地仗酥粉加固现场实验

因M1、M2属同时期墓葬,位置、制作工艺等基本相同,所以前期实验基本按照M1的结果保护修复。由于墓室湿度大,白灰自身强度严重降解,白灰层酥松,呈颗粒状悬浮,稍一触碰便会脱落,所以壁画保护必须从地仗层加固开始。本着最小干预、材料兼容、可逆的原则,选择与壁画地仗层完全相同的白灰膏。为增强新旧材料的有效结合,在白灰膏中加入纤维材料,在加强壁画原强度的基础上,不影响对墓葬壁画的再干预。因壁画准备层为白灰,部分白灰层较薄,呈细小颗粒状且强度呈轻度降解,使用白灰纤维泥修补增强强度。同时选择丙烯酸乳液与硅丙乳液混合后渗透实施全面的加固,为后期的整体搬迁打下基础。依据以往的经验,选择Paraloid B72做表面封护,最大限度将壁画与空气中的湿气隔离,为粘贴纱布做好准备。

3.1.3 支撑体青砖酥碱断裂的加固实验

由于青砖受潮已严重降解,且凸出部分缺乏支撑,墓葬挖开外围后支撑体出现酥粉断裂,凸出的青砖尤为严重。为保证墓葬的完整性,采用浓度较低的Paraloid B72溶液对酥粉的砖实施渗透加固,使用浓度较高的Paraloid B72实施粘接,保证及时复位。

3.2 搬迁前壁画的保护措施

为保证墓葬整体搬迁顺利进行,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墓葬外围进行扩方,扩方后搭建保护棚,遮盖厚防雨布,防止阳光直射、风沙侵蚀、雨水灌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保护棚周边设排水渠,满足排水流畅且适当通风、不漏雨等要求。同时对墓葬内部进行预加固,拆除墓室内棺床及铺地砖。现场绘制墓室内砖砌棺床及铺地砖平面示意图,拆砖用较厚的薄膜包裹,用记号笔按照手绘图在每块砖上编号,为后期棺床、铺地砖的复位提供依据。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对壁画进行表面清理,主要使用物理清理方法,清理过程中避开彩绘与线条,最大限度保留原始信息,并防止画面颜料的交叉污染。为保证搬迁过程中壁画的安全,使用修复工具对画面中的不规则裂缝填充脱盐后的纤维泥(操作中要保持画面的平整,不能凸出或超出画面)。对颗粒较小形成的轻微缝隙,使用较稠的白灰水注射粘接,或用白灰膏勾勒等方法进行加固。同时为保证壁画地仗层搬迁中的稳定,对接缝中小面积空鼓或点状悬浮空鼓,用白灰泥浆灌浆的方法加固。壁画的白灰层病害主要是砖缝间出现颗粒状脱落、叠压、断裂、破碎,甚至存在有较大面积的白灰层地仗脱落,为保证搬迁前壁画的平整稳定,将脱落处用纤维白灰泥补全。同时要清理残损边缘污尘,用蒸馏水湿润,并用脱盐的纤维泥勾边加固,且压实边缘。壁画地仗层的主要材料为白灰,无任何纤维,白灰自身的强度严重降解,出现非常严重的粉化病害。依据现场实验结果,采用较稀的白灰水,用注射器注入粉化白灰层的背面进行加固,待白灰水渗透到地仗层内,垫吸水纸压实,使地仗层与支撑体进一步结合。为满足搬迁前壁画的强度,所有保护工作完成后,用丙烯酸和硅丙乳液全面喷洒加固。

支撑体和地仗层是壁画颜料层附着的基础,因此也要对支撑体进行加固保护。一是要最大限度清理砖与砖之间的土,用脱盐和制的纤维灰泥填充勾勒,操作过程必须保证不留空间。对部分酥碱的砖均匀喷洒Paraloid B72渗透加固。对断裂砖块影响面积小的情况,用稀释的白灰直接对接;对断裂严重且影响支撑体稳定、不变形的情况,采用Paraloid B72对断裂面粘接,用白灰膏对底面、两侧面粘接固定。墓葬砖与砖之间用沙土取平,干燥后已丧失黏结性,为加强墓葬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保证砖体安全的情况下,将墓葬支撑体每条砖缝间沙土清理后,用适量蒸馏水浸湿,将纤维白灰泥逐层填充至砖缝内,保证砖缝填实。

在完成上述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进行脱盐、防霉处理。因温湿度、光照等环境的改变,壁画表面已出现盐霜,在保证壁画稳定的基础上,在壁画表面贴附一层镜头纸,用吸水纸反复做脱盐处理。在壁画表面喷洒稀释的霉敌,防止壁画在搬迁后产生霉菌。最后在壁画初步完成保护的基础上使用木炭对壁画及支撑体烘干,在墓室顶部加固防火材料,保证墓室内的温度,烘干后对所有壁画均匀喷洒较低浓度的Paraloid B72加固封护,并用较高浓度的Paraloid B72作为黏结剂贴一层宣纸,干燥后再分别在壁画表面贴附两层纱布稳定画面。

4 墓葬搬迁中的保护技术

在完成壁画保护加固后,对墓葬本体进行支撑加固。为保证墓葬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需选择合适的支撑加固材料,保证墙体的稳定与承重,稳固墓葬,从而实现搬迁。

首先,对墓葬外围砖壁支撑体进行加固,采取由墓顶向下逐层加固的方式,由上而下清理残留的夯土,用脱盐的白灰纤维泥填充砖缝,保证支撑体稳定。因墓室顶部凹凸不平,首先使用麦秸泥将墓顶大致取平包裹(直壁上部至墓顶一周)。按照墓葬横向三面直壁的距离裁剪好麻布,将麻布裹上石膏贴附于支撑体上,墓葬整体至少包裹五层麻布。在贴麻布时要确保麻布完全紧密贴合在支撑体上。之后将墓室最底下一砖麻布割掉,为底部支撑做准备。

其次,制作墓葬底部支撑,在墓葬四周准备放置H型钢的位置下挖凹槽,将凹槽内土层夯实。墓葬四周挖开后,根据墓葬的长宽尺寸切割长于墓葬尺寸的H型钢,将切割好的H型钢放置在墓葬四周及墓室内正中间,形成“日”字形。将H型钢每个接缝处焊接牢固,在相接的凹槽内焊接加筋钢板。穿插底部槽钢前,先将东西两侧H型钢上砌砖并焊接固定,再穿插墓室底部的槽钢,同时在支撑体内外两侧各卡入一根角铁,确保每根钢材衔接处均满焊牢固。

再次,为保证墓葬壁画安全,对墓葬内部支撑加固。墓葬内部的支顶分两次进行:一是保证穿插过程中墓壁的安全,在墓葬底部穿插槽钢与H型钢前必须实施临时支顶;二是墓葬底部穿插槽钢与H型钢后,以槽钢为固定支撑点,重新正式支撑。在支撑稳固的基础上,在接触画面部分用发泡剂填充,防止搬迁过程中损伤画面。

在完成墓葬的支撑加固后,制作套箱和吊点,实现墓葬的吊装、运输。选择适当的位置焊接吊点,保证墓葬起吊时平衡稳定。同时要保证套箱内填充不留空间,每插两块木板后使用聚乙烯发泡剂填充,填满后再向上插入木板,以此类推直至墓顶。套箱制作完成后,使用槽钢将每面墓壁两端槽钢相连并焊接固定。最后选择合适的吊车和运输路线,安全地将墓葬搬迁到库房。

5 结语

对太原郝家沟元代壁画墓葬的整体搬迁保护感触颇深。首先,要特别重视搬迁前的调查记录工作,这是为后期壁画修复、墓葬复原及后期展示提供原始依据。其次,壁画前期清理修复保护工作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治理壁画病害的过程,既要仔细分析病害成因,又要做针对性的实验,保证最小干预、不改变原貌的基础上,采用最佳的保护材料和保护方法对壁画病害进行综合治理。再次,要特别注意墓葬搬迁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保证墓葬本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且规划好路线,保证运输过程中文物和人员的安全。最后,选择好墓葬存放地,做好长期监测,做好搬迁后壁画的保护修复。■

参考文献

[1]李垚.壁画墓葬整体搬迁保护—以太原市西中环南延M55唐墓的整体搬迁为例[J].文物世界,2019(4):77-80.

[2]李在青,郝月仙.太原刚玉元代壁画墓搬迁保护[J].文物世界,2016(5):64-70.

[3]潘寸敏,高赞岭.河南登封唐庄宋代壁画墓的整体搬迁保护[J].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00):54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