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泉

[辽阳市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辽阳博物馆),辽宁 辽阳 111000]

0 前言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①民俗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感,它是人们在文化传承中最贴近身心和生产生活的一种文化。它来自生活、传承于生活、规范于生活,又深藏于生活。民俗文化,得人类历史积淀而创造,被人类社会生活所需要,属于特定的民族、地域和时代,在形成和发展中内扩外延,服务于民、升华于民。顾炎武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生动诠释了历史文化的积淀性、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文化风貌的传承性、社会发展的延续性。

1 民俗博物馆的存在意义

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孕育着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骄傲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随之改变,部分民俗文化不同程度地渐消于社会生活中,让千百年来古老大地上的生活智慧、风俗礼仪、宗教信仰、文化精髓等成为“历史”。民俗博物馆作为民族历史文化溯源地之一,是征集、研究、陈列、宣传、传播优秀民俗文化的主阵地,它怀揣民族风情、民俗记忆、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最能唤起文化认同、时代共鸣的展示风格,将先人留下的精美器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合,借以实现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今人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地域历史和民族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将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世代传承。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文化需求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信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五千年沧桑大地上孕育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儿女,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生产生活繁衍生息,逐渐形成自己本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悠久的地域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汇聚成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鲁迅的“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苏轼的“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其中蕴藏的道理无不是国家兴亡与民风民俗密切相关。优则存、劣则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民俗博物馆在现代文明浪潮中所发挥的对本地域民俗文化管理和保护的作用不可小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

2 辽阳民俗博物馆概述

据统计,2021年我国新增备案395家博物馆,博物馆总备案数达6183家,位居全球前列。2021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约7.79亿人次,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博物馆的力量”之大,更多人关注博物馆,愿意在博物馆中汲取人类文明的养分。反而言之,“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辽阳民俗博物馆身居六千分之一,以独居一隅的静态芳姿,敞开免费开放的大门,集本地域民族民俗精华,展地域文明之美,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推进城市和谐发展持续蓄能。

辽阳民俗博物馆,隶属辽阳博物馆,1988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收藏、展示、研究和保护辽阳地区乃至东北地区优秀民族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性博物馆,原为民国时期的彭公馆。彭公馆民间又称彭家大院,原是深得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宠信的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后任边业银行总裁)彭贤于民国十年(1921)春,开工建造,历时两年半,于民国十二年(1923)夏竣工的私宅,为仿清王府式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2.7万㎡,建筑面积约3000㎡,共有大小房舍50余间。建筑分为东部住宅区、中部花园、西部果园三部分,布局分前、中、后三院,建筑布局巧妙,属三进一厅两园式四合院,建筑群古朴庄重、气势恢宏,堪称中国东北地区保存完整的清末民初四合院式古建筑群的典范。②辽阳民俗博物馆是辽宁省内唯一建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内的民俗博物馆。2013年11月8日揭牌,通过民间服饰展、民俗器具展、满族民居展、商贸民俗展、民间婚俗展、官宦家居展、户外场景展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单元的实物展陈、情景再现,让观众多视角、全方位了解清代及民国时期辽阳乃至东北地区多彩的民俗风情、丰富的民族文化。

3 辽阳民俗博物馆的民族文化传承优势

3.1 地域与历史相融合

辽阳作为东北地区出现最早且记载明确的古城,已有2300多年建制史和厚重文化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价值使辽阳从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晚期,燕国在东北地区南拓疆土设置上古、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其中辽东郡治所设在襄平(辽阳),东北地区正式纳入中原王朝有效管辖,到公元17世纪的后金时期,一直是古代东北地区不可替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军事重镇,素以“东北第一城”着称,被誉为“东北之雄蕃,国家之重镇”。

自商周以来辽阳就是鲜卑人、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大融合使这里的文化异常繁荣。③特别是努尔哈赤占据辽阳后,满人入迁,呈现出满汉大融合的新局面。辽阳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更加巩固了东北各少数民族与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交汇点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辽阳历史文化绵延2300多年不断,在东北地区绝无仅有,即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也十分罕见。④

3.2 建筑艺术与民俗文化交融

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众基因之一,其内涵丰富、体系庞大,有精神民俗文化和物质民俗文化之分。其中,精神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含宗教信仰、民间传统、生活习性、语言习惯等;物质民俗文化是精神民俗文化的具体体现,如建筑、服饰、器具等。在漫长的中国民间生产生活进程中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弘扬,兼具艺术审美和历史文化等多领域研究价值。作为物质民俗文化的代表——建筑,为研究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建筑的地域性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与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而表现出来的共同特性,是存在于一定地区的建筑的固有属性。⑤辽阳民俗博物馆(彭公馆旧址)处在东北典型四合院建筑群之中。作为民国建筑典范的彭公馆,其建筑布局秉持中庸之道,采用中轴线两侧房屋对称,纵深庭院,门、廊、墙作连通和隔断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博采中西所长,融入《易经》五行之理。中式民俗风浓郁,宽敞高大的房屋建筑多是硬山式砖木结构,精雕细琢,图文生动,色彩艳丽,为古朴恢宏的建筑平添了一抹清秀。四周围墙环绕、内部回廊连通,形成封闭环境下的一方天地。花门、墙景间展示的是进伸层次、艺术美感。一砖一瓦间展现的不光是曾经宅主人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文化素养,还有同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古建筑群的建筑理念、建筑技术水平、地域民俗的特征性等,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民族建筑风姿,为研究我国东北民国时期四合院建筑和官宦居所及其起居情况提供了实例素材,为了解、解读东北民俗文化提供“活化石”般的参考。

3.3 “物质与非物质”结合展示

民俗博物馆作为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的资源库,以其亲民、近生活的文化感知符号,为参观者提供民族传统和民俗记忆再现的文化空间,是地域历史文化的浓缩点和传承媒介,为现代人的时尚与进步增添着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民俗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作用地位凸显。基于民俗特色,各地的民俗博物馆在收藏、保护、陈列、研究等功能上各有千秋,但目的一致——聚集优势、传承文化。民俗博物馆通过优秀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来吸引观众,推进民族间文化认同感,激发各民族同胞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爱我中华、助力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良好态势。

广袤的东北大地孕育着多民族儿女,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展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有形的古民居和生活器物、日常或节日服饰、民间工艺品等,无形的民间演艺、礼仪习惯、手工技艺等,从不同层面集中体现本地域内不同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民俗风貌。作为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机构,辽阳民俗博物馆目前展品数量超500件,室内设7个展厅,室外有2个文化长廊、1个农家院展区、1个碑林……采用“物质”与“非物质”结合展出的形式,将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赋予博物馆力量。以辽阳民俗博物馆满族民居展为例,从远古到现代,人们对某一地区风俗的印象,往往是从观察那里的房子,确切说是老百姓民居的样式开始。因为民居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可以反映出那里风土民情的基本特色。“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窗户纸糊在外”就是人们对过去东北民居最深刻印象之一。⑥

透过时光记忆之窗,再现的不仅是百姓生活的烟火气,还有寓意美好、祈愿吉祥的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地、展示窗、研究所、保护门,辽阳民俗博物馆各展厅玻璃窗上都贴有不同图案和寓意的窗花格外显眼、剪纸技艺的传承备受瞩目。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如活化石般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诸多历史信息。从考古意义讲,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从商代始(前1600-前1046)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相传最早的剪纸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思念亡妃,术士用麻纸剪李妃影像。而剪纸艺术的诞生是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到了清代,剪纸艺术更为煊赫。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富丽于生活、充实着生活,以其特有的色彩,默默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祈盼。⑦纵观古今,没有任何一种美术门类比民间剪纸更能营造气氛的了。窗花虽小,但透视出的是人类繁衍与民族沧桑变迁,激荡起的是历史文化发展浪潮中奔腾向前的浪花,展现的是生活百味的无尽时空表情,蕴含的是无古无今的魅力民俗文化。⑧

秉持着对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初心和使命,辽阳民俗博物馆对《世界遗产公约》界定的有形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人类文化遗产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文化、大众和民间文化、习俗、手工艺等均在展示的同时注意保护,使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更加有温度的传承。

3.4 静态与动态合力宣传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博物馆年参观人数呈持续增长的向好态势,但年均参观人数复合增长率达4.98%,充分说明大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渐强烈,也是更多优秀文博创意思维应用展示平台的结果。现代观众在博物馆知识获取上早已不满足于单一的静态实物陈列的视觉信息,更多的是希望通过3D立体、声光电动画、AR技术、实景再现体验等现代技术手段“让文物活起来、生活美起来”的带动性展示,使人身临其境,沉浸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之中,以达到对中华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探究式了解,进而实现主动式的文化传承理念。

静态与动态展示是博物馆两种基本陈列方式。在辽阳民俗博物馆中所展示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服饰、家具等文物,真实地记录着过去人曾经的生活生产,是悠久鲜活的历史信息符号,现代观众对此既陌生又好奇。每件文物下方配备一个说明卡,简要介绍了此展品的尺寸、年代、出处、背景、用途等,观众可以直观、粗略地掌握相关信息。每一物件都有故事,每一背景都藏历史,是民俗文化符号幻化的时代性语言。作为当代富有民族情怀的人们,在民俗记忆的世界中遨游,沉浸互动式的体验将会留下怎样的情愫?每年定期、不定期的节日庆演、文化交流、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等,将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作为“活遗产”吸引了不少观众,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切身感受,实现真正意义上静动结合宣传模式,扩大了创意展示的丰富性和延展度,使展品和观众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民俗展览的社会化教育作用。

3.5 非遗文化与传承人保护“媒介”

民俗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优秀民族传统的具象化展现。作为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国,各地至今仍有着相当数量的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人活跃在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舞台。民俗博物馆充当着优秀媒介角色,或进行传统艺术临时展览,或为民间艺人搭建技艺展示区,让承载着灿烂中华文明的文化技艺得以传播、发展。这对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保护和地域文化认同感都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促进了地域文化产业发展并带来了极其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随着传承人的年龄增长、生活环境变迁等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也面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萎缩、地域特色非遗活态文化亟须保护和如何薪火相传等问题。非遗文化主要涉及传统医药、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等5大类134个项目。非遗文化传承人是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力军,以辽宁省为例,截至2021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5人,省级传承人109人,市级传承人1482人,县级传承人1166人。为了避免“人亡技绝”的窘境出现,需加紧完善非遗传承人队伍保护中发展的管理体系建设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积极搭建学习平台,鼓励跨界交流合作,引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中来,倡导非遗传承人的技艺精髓传授等。在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让非遗“传得下去、活得起来”的同时,注意对传承人的保护,通过宣传让民众增强对保护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4 结语

如果说博物馆浓缩的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弘扬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那幺,民俗博物馆潜藏的是一定社会风貌背景下的地域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民俗博物馆都是特定时空下,自然与社会交融的历史文化映射,是当代保护和传承民族民俗文化的主流平台。发挥好民俗博物馆效能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注释

①赵红花.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J].名作欣赏,2021(6):17-18.

②杨瑶,张辉,李晶会.东北现存四合院建筑的典范:彭公馆[J].中外建筑,2012(6):45-47.

③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4.

④张君弘.简论辽阳在东北地区的历史地位及成因[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2(00):343-349.

⑤吴俊茂,丁庆龙.曾经的省城:辽宁省辽阳市[J].华人世界,2013(1):53-57.

⑥韩晓时.满族民居民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⑦⑧金鸥.满族民间工艺[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