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信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小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数字化建设对其保护、展示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邹平市博物馆精品文物数字化建设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通过对已有经验和问题的梳理,提出加强技术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协作合作等建议,旨在为基层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初探;精品文物数字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1.013

0 引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以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022年11月9—12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提升中小博物馆质量,盘活基层博物馆资源”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为中小博物馆指明了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中小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在笔者看来,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就是把藏品、展览和知识等方面的资源数字化并进行统筹、融合和展示服务的过程。截至目前,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或称智能化)三个阶段。信息化是在实体博物馆的基础上对实体的藏品、展览和知识等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是在藏品、展览和知识等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是在博物馆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更为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提供智慧决策的一套管理体系①。

数字化起源于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设立“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项目,将馆内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片等典藏品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并编辑成反映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的主题产品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物馆数字化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其中文物藏品数字化是关键的基础工作之一。

文物数字化即通过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摄影技术、数码影像技术和三维扫描技术等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储和展示利用的一个过程。目前文物数字化的普遍采集方法是使用高精度三维扫描仪对文物三维数据进行采集建模,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后,进而可以制作虚拟现实展示厅、博物馆陈列展示App、3D数字虚拟博物馆软件等,打造虚拟博物馆,甚至在大量算法的支撑下完成智慧博物馆的建设。

为进一步拓展基层博物馆业务范围,邹平市博物馆在第三方公司的帮助下,完成了邹平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项目的编写和审定,并争取国家资金实施了馆藏精品文物的数字化项目,主要包括馆藏精品文物的三维扫描采集、文物管理系统、数字魔墙系统和微信语音导览系统等内容。整个项目聚焦邹平市博物馆精品文物数字化及其初步应用工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初步探索,简述如下。

1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基本情况及发展方向

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中,很多专家学者为中小博物馆的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委员带来了《关于推动中小型博物馆内涵式发展的提案》,该提案记载截至2021年底,统计全国博物馆总计6183家,全国地市级以下博物馆中小博物馆3198家,中小博物馆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51.7%③。中小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在发展中存在定位不明确、藏品数量少、运营经费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相对短缺及管理观念需改变几个主要问题。可见,其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信息、互联网、5G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创新发展的普遍共识,各大博物馆也顺应时代潮流,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开展数字化建设。早在2010年山东省文物局就开展了馆藏精品文物数据统计录入工作,对馆藏文物数字化进行了初步探索。2012年至2016年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了全国博物馆藏品的二维图片和文本数据数字化采集,基本完成了信息化阶段的任务目标。然而与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在数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缺乏信息化、数字化专业团队和人员,难以开展数字化建设、运维和管理,无法达到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目标。

即使博物馆数字化发展较好的浙江省,其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还大都处于二维图像和文本型资源阶段(即信息化阶段),拥有巨大的潜力。浙江省有78%的中小博物馆已经开展了藏品数字化采集工作,拥有数字藏品30052件,有21%的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工作已经开展了10年以上。采集的数字藏品资源类型主要为二维图像型与文本型资源;有78%的博物馆采用语音导览形式展示数字藏品;67%的博物馆拥有官方网站,并提供数字展厅、高清藏品欣赏等服务④。浙江省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和利用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但相较于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部分的发展,博物馆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依然留有较大的空间。

在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在发展方式和途径上,将会受到互联网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博物馆数字化。当下,博物馆数字化发展进程加速,博物馆纷纷通过网站、微信小程序等搭建“云展览”、网上博物馆,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馆藏、相关知识图谱等内容的数字化、创意化、可视化,“云游博物馆”逐渐成社会公众文化生活的新方式,但目前所有博物馆数字化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随着数字化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在保证各馆数字资源版权前提下的互联互通将成为可能。甚至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通过“馆际授权”的方式轻松的打造数字云展厅和云展览,不仅大大节省了布展成本,而且让公众观展更加便捷、有序。不过展览的质量将依然受到文物研究水平的制约,更加需要博物馆加大对文物藏品的基础研究力度。由此可见,博物馆的数字化将成为博物馆迅猛发展的一种便捷方式,但是发展的质量依然依赖于广大博物馆工作人员对于藏品及其背后所承载故事等基础研究的力度。

2 中小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亮点和不足

在党中央的重视和领导下,基层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了信息化阶段的迅速突破,初步完成了馆藏数字化档案建设,为馆藏文物后期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在相关展览、活动中积极引入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大幅度提高了中小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水平和力度。但作为博物馆序列中的最基层单位,中小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依然存在巨大的空间和不足。

邹平市博物馆在完成日常文物本体保护和免费开放工作的同时,针对馆藏精品文物编制了数字化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精品文物三维扫描、三维文物管理系统搭建、数字魔墙和微信语音导览等部分,主要目的是在原有二维数字图片和文本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精品文物三维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实现人机互动体验的数字魔墙系统,同时为陈展中的精品文物增设语音导览系统,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让观众实时全方位欣赏文物成为可能,以此切实提升观众的体验度。主要亮点如下:

一是导览系统多样化,服务覆盖范围更加广阔。邹平市博物馆在语音导览系统的建设上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和观众的年龄结构,建设打造微信二维码讲解导览和自动语音讲解两套导览系统,确保所有年龄结构观众均可获得良好的导览服务,使馆藏精品文物活化利用走出新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是借助项目实施开展数字化工作,突破基层文物管理研究瓶颈。由于长久以来基层中小博物馆专业人员不足,在文物研究领域存在缺位,体现在文物年代、器物名称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错乱和谬误。邹平市博物馆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及时邀请省级文物鉴定、研究专家来馆,对文物基础信息和相关文档进行现场校对和完善,借此不仅及时提高了馆藏精品文物的数字化质量,同时也助力博物馆完成了馆藏文物基础信息的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同时与专家现场交流也扩大了从业人员对馆藏文物的研究视野,提升了他们对文物及背后叙事的认知深度。

三是开拓视野,迈出对外交流的第一步。众所周知,思维高度决定行动深度。基层中小博物馆之所以难以突破,不仅仅因为其人员和财力紧缺,更重要的是现有工作人员的视野被禁锢。邹平市博物馆通过实施精品文物数字化项目,不仅接触到了当前博物馆数字化的主流知识和数字化方法,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博物馆之间数字化领域的交流。这一点对于国内大型博物馆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可它对于基层中小博物馆来说无异于黑暗中的希望之光,它让邹平博物馆迈出了对外交流的第一步—业务上与省级专家进行对接、交流,技术上与全国主流技术团队合作。

3 邹平市博物馆精品文物数字化项目的不足

受制于经费规模等客观条件,邹平市博物馆精品文物数字化项目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文物数字化比例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在邹平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项目中,仅包括104件(套)精品文物,相较于798件(套)馆藏文物总量来说,仅占13%,仍有大量的一般馆藏文物需要数字化,而这部分文物由于级别限制,难以获得国家经费的支持,这就造成文物数字化所需大量资金与本地免费开放经费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是数字化项目形式单一,网络传播和利用效果有待提升。邹平市博物馆精品文物数字化项目方案内容大都是小范围基础性工作,缺乏后期开发和线上网络服务配置,仅仅适合线下参观应用,因此当前的数字化项目距离线上、线下多视角、多维度传播和利用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三是基层博物馆人员力量上的不足也成为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拦路虎”。全国政协委员卢永琇同志《关于推动中小型博物馆内涵式发展的提案》中记录3198家中小博物馆现有专业人员1.3万人,平均每家博物馆约4人。人员问题不仅是当地政府的问题,同样涉及各级政府对博物馆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有的县区博物馆仅有一两名专业人员勉强维持日常开放工作。基层专业人员数量不足,难以派出人员外出参加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导致专业技术人才处于长期紧缺的状态难以改变,进而直接影响各类活动、文物数字化的质量和工作效能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矛盾正在日益凸显和加剧,并成为限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由于中小博物馆在政策、人员和资金方面的先天不足,直接或间接导致后期发展和成长中均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数字化案例,比如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在博物馆数字化和藏品保护利用方面仍然走出了一条“人文吴中、美丽太湖、诗意江南”的特色发展之路,也为我们基层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

4 关于基层博物馆数字化的一点建议和思考

基层博物馆数字化工作看似只是一个项目或者一个部分,但在互联网迅猛、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变成博物馆开放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值得每个博物馆人重视和持续关注。在笔者看来,博物馆数字化仅仅是博物馆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表现形式,根本问题还是博物馆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与基层博物馆的自身定位是否科学紧密相关,因此,博物馆数字化是博物馆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博物馆数字化是一项集合了基础业务研究、发展规划和网络策划及维护等内容的综合性工程,所遇到的问题难以通过一个短期项目或者一个工程就能解决,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4.1 定位准确、发展科学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地方中小博物馆来说,就是这个区域博物馆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否明确也就是该博物馆存在目的是弘扬或彰显当地文化或文明而存在和设立的。基层博物馆是否发掘出属于自己的区域特色和特点,这是中小博物馆发展的生命线和重要坐标。为防止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需要依托当地的区域特点,深入挖掘基层博物馆自身特色,将最个性化的特点展示好、利用好、拓展好才是关键。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就抓住了吴文化特有的山水、人文资源进行研究、展示和拓展,让博物馆走进了当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邹平市博物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加强了对历史名人和山水人文方面的整理和挖掘,例如正在筹备的“黄河诗画润梁邹—梁邹诸景图展”是将古画数字化资源进行保护利用的典型案例,但深度还不够,有待继续加强。

4.2 思路开放、视角合理

基层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存在诸多先天性的问题和困难,就需要开拓思路,创造性地思考破题之策,依然停留于固有模式和现有条件下的稳步拓展是难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既要开拓思路,还要视角合理,选择符合博物馆自身的视角,打造文博发展新思路,才可能创造文博工作新高度。笔者赞同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陈曾路馆长关于博物馆展览的理念:同一个展览或者宣传,博物馆可以有自己的角度,美术馆也有自己的视角,文化馆也可找到自己的着力点,活动或者展览具体属于那个单位,关键是看策划者从什幺角度进行展示,视角很重要⑤。因此,在当下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展馆都进行数字化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视角向观众展示藏品就是一件值得考究的基本功。

4.3 统筹协调、集约发展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的数字化项目或者工程都是通过项目外包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完成的,每个单位的数字化项目就是一个单独的工程,都要单独采购一套工具、设备、平台等设施。确保项目独立性的同时,也让多个博物馆的相同项目被人为隔离,无法对相关工具和资源进行统筹,让数字化项目在节约资源上留有巨大的空间。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在各种资源已经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网络配置的情况下,依托各省博物馆联盟、文物局等组织完全可以对资源进行整体统筹,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譬如,某地区博物馆数字化要开发三维文物管理系统,那幺通过组织协调,完全可以一次性买断系统平台,让各馆分摊费用,这样便可结余大量资金。或者通过协调将其他早已完成数字化的大型博物馆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个性化开发即可,不仅节约大量的开发成本,还可实现地域内数字化管理系统内核统一,便于数字化资源的相互流通和融合,同时也可借鉴大馆的管理使用经验,一举多得。无论从互联网发展历史还是社会发展方向看,尤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地方财政承压较大,进一步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集约式开展数字化项目势在必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数字化是科技水平迅速提升和博物馆职能转变两者结合下,对中小博物馆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藏品数字化不仅对基层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博物馆作为城市的会客厅,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应以学术为主轴,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讲述生动的故事,服务更广泛的人群,为“美丽乡村”和“城市更新”的进程提供更多科学的研判,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理解文化、记住乡愁,体悟温暖与感动⑥,让广大中小博物馆充分发挥属于自身的时代“力量”,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博音律。

注释

①赵丰.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开放共享的博物馆数字融合[J].中国博物馆,2022(3):109.

②[佚名].零点有数:博物馆数字化的相关概念和典型模式[EB/OL].(2022-08-06)[2023-05-01].http://news.sohu.com/a/574779076_378467.

③李瑞.代表委员专访:卢永琇委员:推动中小型博物馆“内涵式”发展[EB/OL].(2022-03-05)[2023-05-01].http://www.ncha.gov.cn/art/2022/3/5/art_722_173202.html.

④杜美燕.中小型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系统构架研究与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3-4.

⑤陈曾路.中小博物馆的运营与发展[C]//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提升中小博物馆质量,盘活基层博物馆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23.

⑥陈曾路.讲述本乡本土故事 展示江南文脉传承[N].人民日报,2022-05-1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