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蔚

[摘 要]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资源,将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学生经验元素为源、生活需求为引、知识积累为本,构建学生“可能的生活”,满足学生“可能的生活”的需求,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经验;小学数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应生活化还是数学化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并为学生未来可能的生活打基础。为此,“切近生活巧思量,善假生活精策划”,使数学教学具备浓浓的生活气息,走出惟考试的桎梏,应成为落实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着力点。今天的教育造就学生明天的生活,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构建“可能的生活”积淀力量,储蓄未来。

一、以学生经验元素为源,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教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是广大教师日夜思量的话题。下面一则短文也许会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冲击,给教师以震撼和启示。《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哭得呼天抢地。一个小女孩一看那跌倒的小家伙,愣了一愣,接着跑过去,假装一下子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边。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眼泪,又玩了起来。小女孩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营造了一个类似的情景,使那个哭鼻子的小家伙受到感染,在咯咯的笑声中忘记了伤痛,此过程没有刻意的雕琢,只有那份智慧的灵动,让读者感悟到生命之间的和睦。若教师也能如此,造设类似的教学遭遇,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就能让学生在相似的情境中深化感悟,获得真知,快乐学习,积极创想。

如在“按比例分配”的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一个长方形土地的周长是120米,长和宽的比为3[∶]2,请计算出它的面积。创设师生比速度的练习情境,让师生一同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展示中教师故意出错:长=120÷(3+2)×3=72(米),宽=120÷(3+2)×2=48(米),面积=72×48=3456(平方米),并追问:“这是老师的解答过程,和老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这种情形势必会掀起轩然大波,有的学生疑惑不解,有的学生则大声喊道:“老师,你做错了!”反对声给课堂带来了一片生气,那些和教师做法一样的学生有些茫然,激烈的争论声诱使学生去思考、去研究。这时,教师灵活地追问:“我错了吗?怎幺会呢?”教师的示弱,让课堂的活力愈加凸显,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讲解、演示中,进一步揭示本题的实质,在研究中深化对周长的理解,并在比的应用中升华学习。

静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如果教师能投身于类似的遭遇中,一方面会激发学生的动力,促使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生成,从而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潜在的无限发展可能,为学生后续的自主研究、创新学习提供一个平台。

二、以学生生活需求为引,构建学生“可能的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立了数学教学更为广阔的责任,即不仅要抓实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关注学生经验和数学思想的积累。因此,教学中要精准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确定更加利于学生自身发展、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求的数学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建构“可能的生活”,对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给予人文主义关怀,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激起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广大数学教师的责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立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助推学生智慧生活和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明确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目标,科学地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的生活”,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并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

如在“吨的认识”教学中,创设一系列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促进学生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知识积累,使学习充满智慧,也使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学会思考,形成较为牢靠的学习经验。预设:情境一,“猜一猜老师有多重?”利用这个话题引出“千克和克”,帮助学生梳理应有的认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追问“学校一共有52个老师,他们的体重大约是3( )”。学生会尝试运用不同的单位去讨论,并迫使自己深入思考。情境二,“你能估一估图片中的鲨鱼有多重吗?大约是3( )。”学生会很自然地选择刚刚感知的“吨”,教师适时追问:“为什幺你们都不用千克作单位?”前后的照应和感知的不断丰富,使学生意识到“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数字太大,比较麻烦”。教师再利用学生的学习感悟,引领学生解读认知冲突,为新知的有效建构提供了翔实的生活支撑。情境三:通过欣赏“大卡车、一堆石头、飞机、货轮”等大宗物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丰富学生的认知表象,为顺理成章地引出“吨”的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认知和经验积累。这个过程使学生形成一个牢固的表象和认识: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同时,也有效地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为未来“可能的生活”积蓄力量。情境四:创设问题“你在生活中的什幺地方还见到过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吗?”,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事物,在具体的大型物体如电梯、坦克、大象等的视觉冲击中丰富“吨”的表象,深化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有必要创设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习走向深入。活动一:搬一搬,让学生亲身实践搬一袋25千克的大米,并交流各自的感受。随后教师设问:“一袋大米25千克,多少袋才够1吨呢?”“把40袋大米装到一个大袋子里让你搬,你觉得怎幺样?”真实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推理想象,为科学构建“1吨”的概念提供理性思考,使数学学习步入数学化的轨道。活动二:估一估“全班42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有没有1吨呢?”,学生各抒己见,并逐步明白“每个三年级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和大约是1吨”,再次通过真实情景感知1吨。如此的体验,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学习,促进学生对学习的领悟,加速“1吨”概念的理性建构。活动三:说一说“2只骆驼,5头麋鹿,10袋大米,20袋水泥等物体的重量”,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实现对“1吨”这一概念的第三次建构。活动四:算一算“1吨所包含的具体数量,研究对象分别是一桶纯净水(20千克), 1只绵羊(40千克),一头猪(100千克)等”,通过计算,再度深化对“吨”的认识,形成第四次概念的建构。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推理、估计、想象、计算等多重感知和活动积累中,实现学习由表及里的发展,同时逐步实现学习的数学化,既满足了学习的需求,又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了经验的储备,更为学生“可能的生活”积淀生存之本。

三、以学生知识积累为本,满足学生“可能的生活”

“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超越书本知识的束缚,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可能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充分契合实际,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逐步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为学生的科学积累、科学发展提供助力,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研究学习中形成丰富的经验,积累相应的技能。

如二年级“统计”一课,就可以依据教材的主线索开展教学,并逐步延伸到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努力开发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各类课内外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可以有序地组织学生观察学校周围的主要道路上的行驶车辆情况,让学生在统计中知道车辆的行驶状况,并在教师的串讲中理解机动车辆尾气的知识,无形中渗透环境教育,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环保意识。还可以创设小小超市购物、整理物品活动,让学生在选取文具、玩具、食物、水果等不同物品的过程中学会分类,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结合即将到来的儿童节,组织必要的分析思考活动:“六一儿童节班里准备开联欢会,需要买水果,你认为买哪种水果好?”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势必会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合作。在活动中,学生很自然地会去调查全班同学每人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再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合理的决定。走出教材的框框,为学生的认知积累、经验储备提供必要的活动舞台,让学生能在生活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当然,我们要切实地为学生的未来服务,还得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交互主体性,实现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具备深入探究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力量。理性的教学应成为数学教育的方向,摈弃灌输式教学和过度理想化、成人化的纯数学或应用数学,让学习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走出他律前提下的谆谆说教,彰显自律氛围中的生命体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努力建构自己的数学。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为源,以儿童化的眼光和思维引领学生快乐学习,积极地为学生“可能的生活”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春菊.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意外生成[J].江西教育,2018(12):70.

[2] 虞敏.如何从意外驶向精彩——关于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教学中三个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0):31-33.

[3] 周建超.借生成之机 创意外之美——例谈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4(31):47-48.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