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e+Cheung

据考古学家证实:缅甸国的古城蒲甘,曾经至少屹立着1.3万多座佛塔,而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佛塔的数量更是多达448.6万座之巨。但是,在斗转星移之间,蒲甘佛塔历经劫难,大多被时间所湮灭,只剩下2000多座留存至今……

相对于东南亚其他热门旅游国家,缅甸一直保持着比较低调的姿态,许多人都对它知之甚少。不过近年来,随着缅甸国内改革的推进和开放,它的一些原生态旅游资源逐渐进入了游人的视野,蒲甘就是其中之一。

蒲甘是一座坐落于伊洛瓦底江畔的古城,尽管占地仅40多平方公里,但在历史上却拥有数以万计的佛塔庙宇,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日惹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南亚三大奇迹”。据考古学家证实,蒲甘曾经至少屹立着1.3万多座佛塔,而在当地民间传说中,佛塔的数量更是多达448.6万座之巨。但是,在斗转星移之间,蒲甘佛塔历经劫难,大多被时间所湮灭,只剩下2000多座留存至今。

蒲甘的佛塔建筑精美,气势恢弘,在缅甸佛教建筑中堪称翘楚。每一位来到蒲甘的游人,在面对这片蔚为壮观的佛塔时,心底都不免疑惑:这片恢宏磅礴的古佛塔群,究竟是由谁修建?因何而建?最后何以能形成“手指之处,皆为佛塔”的宏大规模?

从娘乌镇的红尘进入瑞喜宫塔的佛境

初临蒲甘,娘乌镇往往是第一站,这座位于蒲甘东北角的村镇非常普通,但地理位置却十分优越,距离蒲甘古城遗址只需骑行20分钟,对于游客来说,这里是落脚的最佳选择。而当地居民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还开设了许多旅舍、酒吧和餐馆,因此镇上的基础设施比较齐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离开娘乌镇,向古城方向前行,映入眼帘的第一处遗址便是瑞喜宫塔。瑞喜宫塔高40多米,塔身覆盖着炫目的金箔,塔顶高耸,带有繁复的装饰;佛塔周围环绕着53尊高大的雕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佛塔四面各有一座铜亭,亭内各置一尊精美绝伦的立佛;佛塔坛台之间的长廊上,刻有约1000幅浮雕……在夕光的照耀下,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以金色调为主的瑞喜宫显得十分华美、庄重。

瑞喜宫塔始建于11世纪,由蒲甘王朝的创建者阿奴律陀王带头建造。在阿奴律陀王统一蒲甘之前,这片区域教派繁多,民众主要信奉“阿利教”,但“阿利教”教规松散,存在很多陋习,甚至还宣扬诸如“只要吟唱咒文,杀亲之罪亦可赦免”之类的极端教义,因而使当地社会混乱不堪。阿奴律陀对这个堕落、专横的教派深恶痛绝,因此在繁多的教派中,他选择尊奉戒律森严的小乘佛教为国教,坚信其有益于匡扶社稷,振兴国家。为了弘扬佛法,他带领人民建造了瑞喜宫塔。可惜,佛塔还未建成,阿奴律陀王就不幸逝世,但是,继任的江喜陀王也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继承了阿奴律陀王的遗志,接手完成瑞喜宫塔的修建。在缅甸宗教建筑史上,瑞喜宫塔是最有意义的建筑,因为在此之后,缅甸的舍利塔均以其为摹本建造,是缅甸名副其实的“千佛万塔之祖”。

蒲甘的佛塔,无论大小,在整体结构设计上都充分体现了佛教的世界观。瑞喜宫塔便是其中的代表:佛塔最下层的四方形基座,代表着阿鼻地狱(永受痛苦的无间地狱);中间八角形的一层,象征着人间的浮世红尘;再往上梵钟形的一层,象征着诸神所在的天界;而塔尖部分则表现了佛教徒所追寻的超脱生死、摆脱六道轮回之苦的至高境界——涅槃。如此设计,是为了将佛陀的教义融入佛塔,每当蒲甘的信众抬头仰望它的时候,便能将佛的教诲了然于胸,铭记于心。这些佛塔时时警醒世人:“要想摆脱轮回之苦,达到塔尖功德圆满之境界,就必须意志坚定,艰苦修行。”

蒲甘古城佛塔群像鲜血浇筑的“不祥之塔”

从瑞喜宫塔向西前行,就是老蒲甘。老蒲甘是蒲甘遗迹的核心地带,其中佛塔最为密集的区域在娘乌镇至老蒲甘的娘蒲公路两侧。蒲甘王朝的最后一座缅式佛塔——悉隆敏罗塔就坐落于此。悉隆敏罗塔为红砖建筑,主塔为须弥山形的金字塔结构,直刺蓝天的塔尖象征着上天世界的中心,周围的若干副塔,逐级簇拥于四周,象征着四方大地;佛塔整体结构美观大气,外墙面有砖雕花饰,墙下方有浮雕佛像;塔寺内的回廊空间开阔,墙上绘满了风格淳朴的壁画,顺着这条廊道,还可以望见一尊披着金色袈裟的坐佛像。

佛塔修建于1218年,由与塔同名的国王——悉隆敏罗王主持修建,建造地点是他被选为太子的地方。当时,遴选太子的过程遵循了蒲甘王朝的传统:候选人环绕于一把插在地上的白伞四周,伞朝哪一方倾斜,哪一方的候选人就胜出。不过,得益于这项传统的悉隆敏罗王却废除了这一制度,决定此后的王位继承人都由御前会议来选举。此外,悉隆敏罗王还把国家朝政也全权交给御前会议来处理,作为虔诚的信徒,他不问政事,只热衷于修塔建庙、大兴善举,但这样的“善举”却带来了“恶果”——蒲甘王朝由此开始走向衰败,信众捐献的免税庙产日积月累,导致国家税收急剧下降,到了1287年王朝倾覆时,整个缅甸三分之二的耕地竟然都归寺庙所有。

除了悉隆敏罗塔,在蒲甘遗迹中,还有基座面积最大的达玛央吉塔——其基座边长90米,塔高49米,那宏伟气派的拱门,结构复杂的主体建筑,迷宫一般的回廊,使得达玛央吉塔犹如一座神秘的古堡。从拱门下进入寺庙,高高的外墙内便是一个很大的院落,达玛央吉佛塔金字塔形的外立面有扑面而来的气势,乍一看上去,竟仿如一张沉郁的脸。步入佛塔内殿,宽两米多的高阔回廊映入眼帘,墙上开窗的位置几近天花板,交叠的微弱光束透过这些不大的窗口,在斑驳的达玛央吉塔墙壁上形成迷离的光影。行走其中,仿佛瞬间就回到了几百年前,那些能工巧匠的身影似乎依然在回廊间忙碌,倏忽间,又发现墙壁上的那些色彩早已黯淡、线条已然模糊的壁画仿佛一下子鲜活、灵动了起来。

达玛央吉塔的建造者是拿勒胡王,当年,他将年迈多病的父王赶出王宫,并且丧心病狂地弑父夺位。但是,登上王位不久,他便夜夜心神不宁,头痛失眠,时常梦见父王鲜血淋漓地站在他面前怒目而视。一日,他称在梦中得到佛祖指点,只要为父王修建佛塔,痛苦自会消除。于是,在公元1167年,达玛央吉佛塔开工兴建,残暴的拿勒胡王对工程质量极为苛刻,稍不满意便对工匠处以刑罚,甚至砍手杀头,百姓们怨声载道,暴君拿勒胡王也因此在位仅3年就被刺杀,由于工程荒废,塔尖也没来得及立上去。种种血腥的传说,使这座佛塔被当地百姓称作“不祥之塔”。

破译“奠基石”揭开蒲甘佛塔的建造之谜

在老蒲甘的考古博物馆内,收藏着一些蒲甘佛塔寺庙修建之初所立的石碑,其意义类似于现在的“奠基石”。石碑上刻着佛塔修建的供养人姓名、身份和修建时间。通过解读碑文,考古研究者发现,现存的2000余座佛塔中,仅有不到30座为历代国王所建,而其他大多数佛塔“奠基石”上只刻着供养人的姓名,却未透露任何身份,据此可推断:蒲甘大部分佛塔的供养人,极有可能是普通百姓。

在其中一块石碑上,记载着某位王室成员在建塔之初的供养细节:“付铁匠4银币,画匠7银币,雕匠20银币,粉刷匠2银币……”透过这些记载,可以得知当时的统治者在建造佛塔时,并未强制百姓劳役,而是雇佣百姓参与建造。百姓通过农耕和商业活动所得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上缴国库,国王通过广建浮屠,将财富又以工钱的形式支付给参与工程的百姓,一部分百姓便积累了财富,这些虔诚的百姓坚信佛教教义所说的“有付出就有福报”,所以他们并未将收入全部用于改善自身的生活,而是将一部分用来捐助佛塔的建设。如此一来,无数的佛塔便如繁星般缀满了蒲甘大地。在蒲甘王朝的历史上,通过积德行善的行为,使财富不断流转,曾一度让王朝成为了一个贫富差距很小的社会。在一块记载当时蒲甘繁盛景象的石碑上,有这样一段话:“众国之中,蒲甘王国最为宜居,百姓不知危险为何物,无病无灾,幸福喜乐,国富民殷。与天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繁盛一时、有着“建塔王朝”之称的蒲甘,却由于长期广建佛塔而劳民伤财,僧侣领袖拥有可以左右国王的权力,成为了寄生阶层,大量耕地和塔奴集中于寺庙手中,国势因此日渐衰败。最终,王朝于公元1287年在蒙元军队的铁蹄下宣告覆灭。

蒲甘王朝覆灭至今已有700余年,森森佛塔,微微庙宇间隐约透出荣耀不在的落寞。昔日,蒲甘王朝强盛无比,势力范围一度向南达到了缅南的直通国,向北直捣史称南诏国的云南大理,向西征服阿拉干北部……如今,所有辉煌,仿佛在弹指一挥间都成了浮光掠影,只有在高耸的塔尖、飞舞的檐角和斑驳的墙面间还残存着往日的尊严,一如佛经所言:“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太阳渐渐隐去耀眼的光芒,只余下柔和的酒红色光晕,然后缓缓沉落到远处的佛塔后面,渐渐没入大地,蒲甘平原那稀疏的林木和森森千塔变得朦胧起来,最后只剩下一个剪影,再映衬着地平线上一轮红晕,显得格外神圣。时间仿佛凝固在那一望无垠的佛塔森林中,而人类最复杂、最诚挚的情感已雕凿进佛塔的一砖一瓦,静静地等待时间将它们化为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