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沐

作为“80后”,提到读书,相信很多同龄人都会有跟笔者一样的直观反应——当年我们背着厚重的书包,里面放置着各种各样的教材,就这样在学校与家的路上往返了多年。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都会给学生开书单,唐诗宋词、四大名着、外国名着,这些往往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菜”;相反,印象中什幺武侠、言情、漫画之类的小说,那个时候大多被老师与家长视为“杂书”,如果你沉溺于看这些,十之八九会有长辈断言将来“成不了大器”。

当然,孩子的世界里总是有着那幺些“秘不示人”的小乐趣。比如看书,笔者属于“口味杂”的一类,正大光明地看史书、读名着,偷偷摸摸地也会和小伙伴们交换漫画、幻想自己是上天入地的游侠。成年后,结果很不幸地被老一辈言中——“爱看杂书的孩子成不了大器”,然而想想也无所谓了,我们究竟为什幺而看书,为了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为了增长知识?为了谈吐不被人笑话?还是仅仅就是一句简单的“我乐意”?目的不同,所得必然也因人而异。

写这篇文章前,笔者曾和一位朋友、爱藏钱币也爱藏书的李维聊起过关于阅读的话题。他很认真地帮我分析道,在“70后”到“90后”的群体中,书,其实是一种普遍情结。上了十几年的学自不必提了,想当年,谁没进过书店?谁没逛过书市?还记得那时候喜欢的作者开签售会,排着长队、毕恭毕敬地等待,到最后拿到签名心中小鹿乱撞的兴奋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情景、心境逐渐都被掩埋在了记忆的角落里,而逛书店、参加签售会等等形式,也逐渐被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所取代。时代进步诚然有着它的便捷,但人生中伴随着成长所走过的那些路,却不是一句轻易的取代,就能被取代的。

去年“4·23”世界读书日之际,某门户网站做了一项14000个样本、覆盖全国50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浏览社交媒体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而36%的受访者每天读书的时间超过1小时。说实话,这数据有点儿出乎笔者的意料,同时也让我感到惭愧,因为每天花超过1小时的时间读书,我是没有做到。不过数据倒是无声却有力地反驳了那些异议——谁说现在没有人看书了。

必须承认,快餐文化让阅读时间成为了一种“碎片”。但这不代表阅读行为的消失。因为工作的关系,平日与一些做传统文化的人打交道比较多。据说近年来,在倡导传统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之下,一些读书会、书友会陆续涌现。我的一位同事说自己曾经参加过一场读诗会,基本都是年轻人的“天地”;也曾听说在一些小众的书友圈子里,“90后”书友分享自己对诗经论语的理解,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例子;还有与藏书相关的衍生品的出现,比如手制书设计展览,诸如此类。我们今天暂且先不去讨论相关运作机构背后是否有商业目的,也不多加赘述其中的玩法,应当更多看到的是,这些平台的推出,至少证明了年轻的群体中是有阅读这样一种共同诉求的。

李维说,他曾经去过台湾的诚品书店,无论是那里的咖啡厅,还是书店长廊,都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而书店出售的一些艺术衍生品,像藏书票、书签等等,都十分受年轻群体的欢迎。他还说自己近几年来也注意到,关注古籍收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藏书群体的“承上启下”,这些肯定都是好现象。“对了,你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最关注什幺吗?没错,就是书房!”

也许,真的不是年轻人不想看书、不爱看书,与其纠结于此,倒不如想想是否提供给他们的内容不够好,方式过于老套。其实,最好的阅读,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一定要用传统还是新兴的方式,反而好像真不是那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