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竞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研究员) 编辑|柳佳

母乳宝宝吮吸的小秘密

文|蒋竞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研究员) 编辑|柳佳

“使出吃奶的力气”,说的可是宝宝吃奶时,含住妈妈乳头奋力吮吸、使出全身力气的小模样。那幺,到底宝宝吮吸妈妈的乳汁是怎幺回事呢?

宝宝刚出生时只能进食液体类食物,主要是母乳或其他乳类,这时的进食是以吮吸的方式进行的。可是,宝宝的吮吸是怎幺学会的呢?母乳宝宝跟配方粉或奶瓶喂养的宝宝吮吸方式一样吗?关于母乳宝宝吮吸的小秘密,听听专家的说法。

吮吸,宝宝天生就会!

吮吸反射是哺乳动物及人类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射之一,是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一种,是最重要的本能活动之一。

吸吮反射指的是当用乳头或手指碰新生宝宝的口唇时,宝宝会相应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嚅动,会紧紧地把乳头或手指吮吸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反射,刚出生的宝宝并不需要任何人教导,只要含住了妈妈的乳头或是奶嘴,自己就会开始吸吮奶水。

其实,吸吮动作并非出生后才出现的,宝宝早在出生前的胎儿期就有吸吮动作了,很多准妈妈会在B超检查时发现宝宝在吸吮自己的大拇指。那时宝宝并不需要自己进食,但胎儿的舌头上有很多神经末梢分布,所以十分敏感,可以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与质感。对于胎宝宝来说,吮吸并非满足进食的欲望,而是在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利用触觉来探索外在世界的第一步。

在出生后3~4个月,宝宝的吮吸反射自行消失。这是因为此时宝宝已经学会了主动进食,不再需要这种本能帮助他吃奶了。但在睡眠或其他一些场合,仍能在一段时期内看到宝宝的自发吮吸动作哦。

吮吸,比吃奶瓶有挑战多了!

虽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虽然妈妈的乳头很柔软,不过对于宝宝来说,吃妈妈的乳头可比吃奶瓶有挑战多了。因为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时,宝宝的吮吸动作是截然不同的。

在用奶瓶喂养时,奶嘴较长,塞满了宝宝整个口腔,宝宝只需用上、下唇轻轻挤压奶嘴,不必动舌头,液体就可以流入宝宝嘴中了。

而在母乳喂养时,宝宝必须先伸出舌头卷住乳头拉入自己的口腔内,使乳头和乳晕的大部分形成一个长乳头,然后用舌头将长乳头顶向自己的硬腭,用这种方法才能挤压出积聚在乳晕下乳窦中的乳汁。

所以,奶瓶喂养时宝宝相对省力,容易得到奶水;而母乳喂养时宝宝需要很用力地吮吸才能刺激泌乳和喷乳,并最终得到乳汁。

如果给宝宝先用奶瓶,一定要当心他“偷懒”哦。因为宝宝吃了容易获得乳汁的奶瓶之后,可能会因为用过奶瓶而拒绝母乳呢。这被称为“乳头错觉”。为保证成功的母乳喂养,避免产生乳头错觉,郑重提醒母乳喂养的妈妈尽量避免奶瓶喂养。

吮吸,在向妈妈下订单呢!

母乳的生成、分泌和射乳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射活动,在此过程中脑腺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和神经垂体分泌的催产素均有参与。而乳汁的生成主要取决于宝宝的需要。宝宝的有效吸吮越多,乳房就会制造更多的乳汁。如果宝宝吸得少,乳房接到的订单少,分泌的乳汁也会少。如果宝宝完全停止吸吮,或者他从未吸吮,乳房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很快就会减少泌乳量。

宝宝吮吸乳头及乳晕的刺激可由神经反射传递到神经垂体,使之分泌催产素。催产素经血液输送至乳房可使乳腺内的乳汁排入乳腺小管,再经乳腺大管和乳晕下的小囊从乳头乳腺管口排出,这个过程被称为射乳反射。所以,乳汁由腺泡细胞分泌并排入腺泡腔内,再通过乳管从乳头排出进入宝宝口中。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吸吮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宝宝需要量大时,吸吮会更加频繁有力,会通过神经反射使母乳量相应增加。

而奶瓶喂养则很简单,大人给冲调了多少奶粉,奶瓶里就有多少容量,宝宝吸,奶水自动流入嘴里就是了,并不完全是宝宝的真正需求。有时宝宝也会只是想通过吸吮乳头来满足自己的口欲。那幺,用奶瓶的过程中可能也同时进食了更多的奶水,导致过饱而出现超重。

从吮吸,到咀嚼、吞咽,口腔功能逐步完善

宝宝的任何器官都需要合理地使用、适当地行使功能才可正常地发育。口腔器官也不例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还将慢慢接触乳类之外的食物,他的口腔和舌头的肌肉将进一步得到锻炼。他将不再单纯吮吸,而是慢慢随着新食物的加入,开始学习咀嚼、吞咽。因此,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发育程度给予不同性状不同质地的食物,以促进口腔功能的完善。

一般来讲,满6个月时开始添加泥糊状的食物,宝宝可以学习用舌头将食物从勺子运送到口中并吞咽,之后慢慢过渡到碎末状食物,可帮助宝宝学习咀嚼。

在食物转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可以用奶瓶喂养,而应该使用勺、杯等,这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这些进食技能,实现口腔动作的协调和口腔功能的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