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

转眼,又到了吃糖葫芦的季节。记忆中,仿佛从深秋一直到次年开春,马路边都能见到卖糖葫芦的。过去,小贩会把一支支糖葫芦密密麻麻地斜插在特制的草把子上,看上去宛如一棵结满硕果的小树,是瑟瑟寒风中一道诱人的风景。

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咬一口嘎嘣脆,嚼起来咯吱响,酸中带甜,甜里有酸。除了好吃,糖葫芦还有很好的食疗养生作用。据说,南宋皇帝赵惇宠爱的贵妃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效,无奈张榜求医。有个江湖郎中揭榜进宫道:只要用糖与红果(山楂)煎熬,每顿饭前服食五至十枚,不出半个月准能见好。按此法服食糖山楂后,贵妃果然痊愈。原来,贵妃总吃山珍海味造成消化不良。山楂则有助消化的作用。贵妃食用糖山楂后自然药到病除。后来,这种吃法传到民间,老百姓把蘸了糖的山楂用竹棍穿起来吃,大个儿的在下面,小个儿的在上面,很像葫芦,因而将这种食物形象地称为糖葫芦。

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了山楂的药用功效,认为它能够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止痢疾,自古便有“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一说。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有论述:“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中药中有名的焦三仙是助消化的常用方剂,山楂即为其中“一仙”。

天津人管糖葫芦叫“糖堆儿”,念起来“糖”轻“堆儿”重。“堆儿”有多重呢?这俩字出口好像能砸到人脚面上,让人感觉光靠听就知道这糖堆儿用料多实在,红果儿的个儿有多大。学者解释说,大概在清末时期,天津人卖糖堆儿,并不像现在这样,在一根竹签上串上好几个山楂,而是用短小的竹签上穿两三个山楂来卖。而两三个显然可以表达为“堆”。

天津的糖堆儿口感独特,外形别致——除了红果儿本身蘸满糖,其背后会有一个比红果儿宽出两倍、高出“一头”的糖边儿,像极了戏曲舞台上武生背后的靠旗。吃糖堆儿就怕粘牙。咬一口糖堆儿,要是跟吃拔丝苹果一样咬不断理还乱,让上下牙拔河玩儿,那可就没劲了。手艺精湛的师傅,蘸出来的糖堆儿,糖是脆的,脆而酥香,脆而不硬,嘴稍一用力,糖衣就咯嘣碎裂,配合里头又面又沙的红果儿,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从咿呀学语的娃娃,到掉光了牙齿的老人家,都能吃的糖堆儿才是好糖堆儿。

“二噶糖堆儿”的老板张师傅,虽然是一位年仅28岁的小伙子,可已经是卖了十年糖堆儿的老手艺人了。四代家传的手艺外加上真材实料,使得二噶糖堆儿在天津小有名气。张师傅讲制作糖堆儿有四步:

选果穿果:精选山东临沂的“歪把子”山楂。这种山楂不仅饱满、大小均匀,而且色泽好看,口感不是特别酸,不会让顾客吃起来有一种“倒牙”的感觉。制作糖堆儿的山楂是不能水洗的,洗后便蘸不上糖了,所以一般先将山楂用布擦干净。然后将山楂拦腰切开,用小刀挖去果核,用竹签穿起来。穿山楂串也有讲究,将山楂带果柄的一端朝下,逐个穿串,整齐好看。

铜锅熬糖:店里用的锅是张师傅家传的紫铜锅,能保留糖原本的香味。而糖则选用冰糖、白砂糖、棉糖三种,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这样熬出的糖口感极甜,而且又酥又脆。熬糖的火候特别关键,把控全凭手艺人的个人经验。当糖冒出细小密集的泡沫,就像浅金色的啤酒沫时,可用筷子蘸一下糖浆,如果能微微拉出丝,就表示糖已经熬好了。还有个诀窍,熬制时糖泡缩小到三到五毫米,火候就差不多了。若熬制时间过长,糖的颜色就会变成棕色,产生焦糊味。

快速蘸糖:蘸糖堆儿讲究一个快字。将紫铜锅稍微倾斜,可以让山楂全部蘸到糖。将穿好的山楂贴着热糖泛起的泡沫,轻轻转动,裹上薄薄一层即可。蘸糖环节看似简单,但很需要技巧。糖要蘸上薄而均匀的一层。如果糖裹得太厚,顾客咬下去一口咬不着果,那就失败了。

水板冷却:将蘸好糖的糖堆儿放到木质水板上冷却两三分钟,糖凝固了,糖堆儿便做好了。可不能小瞧水板,水板需用冷水浸泡三天三夜。热糖堆儿放到冷水板上,遇冷凝固。同时,木头具有吸水性,可以帮助糖堆儿冷却定型。市面上蘸糖堆儿还有水板和油板之分,由于油板具有一股油性味道,张师傅不用这种板子。

因为姥爷患病,张师傅大二退学开始卖糖堆儿,至今已经十年。十年间,他卖出了不计其数的糖堆儿,谈起当初的抉择,他不后悔:“生活有时候挺酸的,可是往往看到吃糖堆儿的顾客们,看到自己维持起一个家,就特别高兴,特别满足了,心里很甜。”

生活很酸,细品却甜,像极了寒风中红艳明丽的大糖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