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祖国传统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消)。汉代《金匮要略》中的《古今录验》篇论述消渴的症状说:“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清代陈士铎《辨证录·消渴门》曰:“消渴之病,大渴恣饮,一饮数十碗,始觉胃中少快,否则胸中嘈杂如虫上钻,易于饥饿,得食渴减,不食渴尤甚。”

古人认为消渴病和饮食关系极大。《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说消渴患者:“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意思是说,消渴患者经常吃比较油腻、甜腻的食物。油腻使人生内热(口干口苦、脾气急躁等),甜腻使人腹部胀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上溢,导致消渴病。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消渴》曰:“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成,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酢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可见,古人认为饮酒无度也是消渴症的重要病因。

以中药治疗糖尿病,可根据症状选择方剂。

针对口干舌燥、舌尖边红、烦渴多饮、尿频量多、苔薄黄且脉洪数的患者,可运用消渴方(中药方剂名)治疗,以达到生津止渴、润肺清热的效果。

针对多食、多饮、形体消瘦、大便干燥、多尿且口渴,脉滑实有力,苔黄等症状,可选择玉女煎方(中药方剂名)治疗,以起到清胃泄火、养阴增液的效果。

肾阴阳两虚者:患者舌红苔少、脉细数、皮肤瘙痒干燥、头晕、耳鸣,无力且口干唇燥、腰膝酸软、尿频量多,可选择金匮肾气丸治疗,用以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肾阴亏虚者:患者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阳痿或者月经不调、四肢欠温、腰膝酸软、面容憔悴、耳轮干枯,可选择六味地黄丸治疗,用以滋阴补肾、润燥止咳。

“三焦 ”概念源于《内经》。《灵枢·营卫生会》言:“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三焦为人体部位划分,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职司人体津液水分的输布、疏通和排泄,与水液、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糖尿病主要体现为营养物质和津液的代谢紊乱,因此可用上焦养心肺、中焦护脾胃、下焦调肝肾的原理,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减少疾病对机体的损害。

上焦养心肺,目的是增强心肺功能,补充阳气,促进气血运化功能。经常进行有氧运动锻炼,能够提高心肺功能,使心血管系统能够更有效、快速地把氧气传输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可使机体各功能更强健。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均受胃气濡养。胃气壮盛,五脏六腑功能才能正常工作。脾主升清,能将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脑,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气血,为全身提供营养。脾气虚弱,运化升清功能减退,将有损机体的各项功能。

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应该多食用滋阴降火的中药或食物,比如常食用苦瓜、天花粉粥、生地黄粥,喝菊花茶、绿茶等。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做法。上述食疗方中使用的药物、食物大多数是寒凉之品,过服、久服必然会更进一步损伤脾胃,损耗脾胃的阳气。

《黄帝内经》认为阳气在人体中的地位好比太阳对于地球一样重要,人体四肢百骸、血脉经络需要阳气的温煦与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需要阳气的激发。过服、久服寒凉之品会使原本虚弱的脾胃之阳进一步受损,削弱运化功能,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护脾胃之阳气对于防治糖尿病十分重要。患者宜多服用一些益气健脾的食疗药膳,比如山药粥、莲子粥,不宜多吃生冷瓜果。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季节,更要注意防护。

肝脏是重要的血糖调节器官,可使脂肪和蛋白质等变成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参与糖代谢。如果肝脏发生病变,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导致糖耐量异常或者糖尿病。中医认为青色入肝。多吃绿叶蔬菜对肝脏有很好的养护功效,如菠菜、芹菜、生菜、西蓝花等。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通过补肾可使气血化生有源,使心血有所主,血运正常,肝血有所藏,疏泻有度。东汉张仲景认为肾虚是导致消渴病的主要原因,提出补肾治消渴之法,并创立了肾气丸治疗消渴病。明代赵献可力主肾虚学说,他在《医贯》中提出:“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渴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色的食物,如黑豆、桑葚、黑米等食物有巩固肾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