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姚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南京 211300)

肺结节是胸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无特异性表现,所以具有一定的误诊、漏诊情况[1]。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胸腔镜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为肺结节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参考。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肺结节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创伤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势[2]。基于此,本文现以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结节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在我院治疗的肺结节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段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收治的92 例,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6 例)患者年龄30~71(48.67±3.85)岁,男26 例、女20 例。试验组(46 例)患者年龄30~72(48.82±3.67)岁,男25 例、女21 例。两组对比不具显着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步骤如下:对患者实施全麻,予以双腔气管插管通气,取患者侧卧折刀位,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操作。在上叶结节手术中,于患者第7 肋间腋中线做观察孔,腋后线第7 肋间、腋前线与锁骨中线第4 肋间做操作孔;在下叶结节手术中,于患者第8 肋间腋中线做观察孔,腋后线第8 肋间、腋前线与锁骨中线第5 肋间做操作孔。适当分离肺叶支气管、动静脉,以楔形切除病灶,并予以淋巴结清扫,之后在第7 肋间留置引流管,用胸带固定包扎切口。

试验组患者予以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步骤如下:对患者实施全麻,予以双腔气管插管通气,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操作。在患者第7~8 肋间间隙腋中线做观察孔,置入胸腔镜,于第4~5 肋间腋前线做主操作孔,第7~8 肋间肩脚装配线做副操作孔。有效处理患者肺段支气管、血管、肺间相关连接处,用细线结扎比较细的血管分支,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对粗肺管进行离断,之后彻底止血,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对比两组观察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对于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来说,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着差异,详见下表1。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

在患者肺功能上,两组治疗前FVC、FEV1、MVV 比较不具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FVC、FEV1、MVV 均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着差异,详见下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程度

在患者疼痛程度方面,两组术后1d、3d、5d 的评分对比不具显着差异(P>0.05),详见下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程度()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程度()

?组别 1d 3d 5d试验组(n=46) 2.35±0.53 2.02±0.36 1.68±0.26对照组(n=46) 2.54±0.58 2.11±0.38 1.72±0.25 t 1.640 1.166 0.752 P 0.104 0.247 0.454

2.4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不具显着差异(P>0.05),详见下表4。

3 讨论

肺结节病因十分复杂,在临床治疗中,多以肺叶切除术为主。然而,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肺功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使得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佳[3]。为此,应积极探索一种治疗效果更加确切、肺功能影响小的手术方法。

表4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近些年来,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应用越来越普遍,疗效确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其手术适应证十分严格,需要准确判定患者气管、血管以及肺段间相关界限,熟练掌握解剖知识,这样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4]。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中,不仅可以有效清除病灶组织,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肺组织,以此减轻肺功能损伤,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5-6]。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疼痛程度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相关文献[7-8]报道基本相符,由此说明,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创伤更轻,术后恢复更快,肺功能损伤更小。

综上所述,肺结节患者应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肺功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术后引流量(mL) 术后引流时间(d) 住院时间(d)试验组(n=46) 70.54±10.62 70.78±10.64 592.46±50.36 3.12±0.53 7.65±1.03对照组(n=46) 137.98±20.78 138.79±20.57 979.53±80.67 4.46±0.62 9.21±1.15 t 19.600 19.917 27.605 11.142 6.853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

时间 组别 FVC FEV1 MVV治疗前试验组(n=46) 95.13±10.36 95.94±10.68 93.25±10.13对照组(n=46) 95.61±10.46 96.01±10.75 93.72±10.38 t 0.221 0.031 0.220 P 0.825 0.975 0.827治疗后试验组(n=46) 85.16±8.58 85.02±8.64 84.03±8.36对照组(n=46) 78.13±8.15 75.95±8.13 77.62±8.09 t 4.029 5.185 3.737 P<0.001 <0.001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