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香 徐祝美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300)

对长期血透患者开展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密切关注,采取妥善的护理干预措施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基于此,本文选择在我院治疗的90 例长期血透患者,下面是详细的资料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进行收治的长期血透患者,共选择了9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8 例,女性为17 例;患者年龄30~64 岁,平均为(49.87±8.6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为25 例,女性为20 例;患者年龄31~64 岁,平均为(50.33±7.9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涉及到的疾病类型有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是采取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开展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进行观察,开展日常的健康锻炼和皮肤清洁,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下面是详细的护理内容:

1.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普通患者,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两者都非常关键。首先,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强化专业水平,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优良的道德修养。在对患者开展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关爱,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其次,护理人员要对传统的服务理念积极进行转变,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要做好隐私保护工作,强化自身的沟通技巧,让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得到提升。

1.2.2 透析前心理咨询。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透析的目的、方法以及重要性详细进行讲解,让他们对透析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要简单介绍设备安全和监视功能,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消除他们的紧张、恐慌等情绪。

1.2.3 心理疏导。因为采取血液透析的患者病情非常复杂,而且需要长时间进行治疗,很多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开展正确的心理疏导,让他们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1.2.4 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于需要进行长期血透的患者来说,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在开展治疗时患者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经历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对于疾病的认识也不同。因此,护理人员要详细讲解关系到疾病方面的知识,使他们的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并根据患者的爱好转移注意力,从而使预后效果得到提高。

1.3 观察指标

(1)满意度调查。通过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类。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满意度越高。(2)采用SF-36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采用SDS、SAS 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其中,SDS 表示抑郁自评量表,SAS 表示焦虑自评量表,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发现,观察组满意度达到了44(97.78%),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29(64.44%),差异对比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所示。

表1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2.2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在开展生活质量评分的时候,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情感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等等。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所示。

表2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变化(,分)

表2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变化(,分)

组别情感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躯体疾病生理机能观察组(n=45)54.35±8.4479.66±7.4274.26±8.5456.16±8.3368.26±6.5463.11±6.44对照组(n=45)33.8±6.7153.33±8.2547.33±5.8839.33±5.6432.63±5.8437.75±8.44 P<0.05

2.3 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现,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所示。

表3 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分)

表3 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分)

SAS 评分SDS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45) 36.88±6.33 33.97±5.84 37.48±5.77 35.39±5.22观察组(n=45) 38.27±4.68 30.15±4.87 38.31±6.33 31.16±5.54 P<0.05<0.05组别

3 讨论

血透属于一种血液净化方式,通过排出患者体内血液毒素,对他们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进行清除,实现人体内钠钾和酸碱度的平衡,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首先,要充分发挥出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价值,掌握心理护理涉及到的内容。其次就是建立心理支持平台,让血液透析患者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调整。通过建立心理支持平台,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整理分析,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积极鼓励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状态应对血液透析。

在开展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过滤和净化患者体内血液,让其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这种方式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会造成巨大压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能够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对后续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临床角度进行分析,开展血液透析患者一般有比较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都带来较大的压力,还会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状况。通过血液透析可以使肾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但是治疗费用比较昂贵,这种需要长期治疗而且治疗过程痛苦的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持续性的压力反应,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有相关调查显示,部分重症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严重阻碍了疾病的恢复,因此,对长期血透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要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4(97.78%)、29(64.44%),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的良好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让他们建立治疗信心。并且,通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改善,也有非常显着的效果。比如,患者的生活质量中的情感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躯体疾病、生理机能各项指标,观察组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AS 评分、SDS 评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组也要好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取得了非常显着的临床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长期血透患者来说,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并将心理护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心理护理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预后效果。并且,通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手段,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缓解来说意义重大,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医院的有序健康发展,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