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莹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四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前言

随着现代腹腔镜技术发展,妇产科手术中经常使用全身麻醉方法,而患者在术后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了术后康复。我院通过长期研究发现,通过气压治疗仪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详细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妇产科的60例患者,其入选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实验组患者30例,平均年龄(46.9±5.3)岁,包括子宫全切术9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4例、卵巢囊肿剔除术7例。对比组患者30例,平均年龄(47.2±5.6)岁,包括子宫全切术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卵巢囊肿剔除术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着,可以比较(P>0.05)。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接受人工按摩干预,在术后卧床期,护理人员每隔2h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并对下肢进行按摩,通过适当轻拍等手段,加快下肢血流流通;指导患者根据身体状况完成下肢主动运动,如抬腿等。

实验组患者接受气压治疗仪干预,在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回到病房进行第一次预防性治疗,次日开始做系统干预,2次/天,强度以患者耐受为主,30min/次。具体操作方法为:在确定设备性能满意之后,取患者平卧位,叮嘱患者尽量放松肢体,呈自然状态;将下肢置入套管中,并戴上空气压力套扣好。打开气压治疗仪的开关后,选择不同模式,调节治疗压力;一般情况下气压治疗仪的操作压力为80mmHg,在30min治疗结束后停机,并观察患者下肢的颜色以及血液循环情况,叮嘱患者在治疗后适当拍打下肢加快血液流通。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认为差异显着。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资料见表1。

3 讨论

?

现阶段,下肢静脉血栓已经成为妇产科患者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现代微创技术在妇产科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术中患者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再加之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传统临床上为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主要采用人工按摩的方法,通过按摩刺激下肢血液循环。但是人工按摩效果受医护人员临床操作能力影响,且患者的耐受性不同,部分患者会因为不耐受而出现不依从情况,影响了干预效果,所以在传统人工按摩方法下患者依然面临较高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将气压治疗仪应用到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干预中,根据表1资料可知,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气压治疗仪干预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仅为6.67%,低于对比组的26.67%,数据差异显着(P<0.05),证明该方法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根据我院经验可知,气压治疗仪的临床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气压治疗仪能够提供的按摩强度可以随意调整,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耐受性来调整按摩强度,避免传统人工干预期间医护人员按摩强度过高所造成的肢体疼痛问题,保证了患者依从性[1]。

(2)气压治疗仪能够对患者肢体与组织施加循环且相同的压力,能够对肢体远端与近端进行有效挤压,这种方法可以加快淋巴与血液流动,不仅加快肢体组织回流,也能消除患者术后所产生的肢体不适。在预防血栓形成、避免肢体水肿中发挥作用,并能间接改善各种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

(3)气压治疗仪能够对患者肢体形成均匀的按摩效果,进而加快血液中炎症因子、致痛因子吸收,将肢体的含氧量控制在满意水平,在消除肌肉纤维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气压治疗仪在妇产科手术后患者临床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设备有助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因此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值得做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