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贵萍 通讯作者 袁勇 陈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分院)

临床检验项目可以精准地体现机体内的代谢情况,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但是有时候患者拿到化验单,常常被一些似像非像的检验指标弄得晕头转向。下面,就带您了解两项容易混淆的检验指标:铁代谢四项和血清铁蛋白。这是一组检查贫血病因的实验室检查。

首先了解一下铁在体内的代谢情况。铁在体内以含铁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65%的铁分布于血红蛋白中,20%—30%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和肠黏膜中,称为储存铁,约5%的铁则构成肌红蛋白以及含铁酶类。人体内的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瘦肉、蛋黄、鱼类,植物的豆类、蔬菜、水果等均含有较丰富的铁质;二是来源于红细胞被破坏后释放出的铁,后者中的80%又重新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其余20%被贮存起来。

铁的代谢主要包括吸收、转运、分布、利用和储存、排泄等,通过相关代谢能够保持体内的平衡状态,避免出现一些疾病,从而影响健康。铁主要在十二指肠以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进入人体,铁会和转铁蛋白结合,转运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当中,铁到达骨髓造血组织后即进入幼红细胞,在线粒体中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在体内未被利用的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在机体需要铁时,这两种铁均可被利用。最后,铁主要通过粪便、肾脏和汗腺排泄,其中90%从肠道排出。

通过检测铁四项和血清铁蛋白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机体铁代谢的情况,从而判断贫血的原因。

检验科的铁代谢四项测定内容包括什幺

检验科的铁代谢四项测定包括:血清铁(Fe)、转铁蛋白(TRF)、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

铁代谢四项是评价体内铁代谢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对缺铁性贫血进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评价疗效监测的重要依据,是铁剂使用的临床指导。但大多数人真的知道各项指标的意义吗?

1.血清铁(Fe) Fe 是铁离子的运输形式。Fe 增高提示:(1)铁摄入过多,如铁剂治疗过量时;(2)释放增多,如溶血性贫血等;(3)铁利用障碍,如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Fe 减低提示:(1)铁缺乏,偏食、挑食及特殊饮食等导致的摄入铁不足,或胃肠疾病导致铁吸收不够;(2)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等;(3)铁摄入不足,如长期缺铁饮食,或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生育期、妊娠及哺乳期的女性。

2.转铁蛋白(TRF) TRF 又称运铁蛋白,是一种能结合铁离子的运载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主要负责运载由消化道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以铁离子-转铁蛋白复合物的形式运载铁离子进入骨髓,供应成熟红细胞的生成,同时防止铁从肾丢失。TRF 检查主要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以及是否存在某些疾病。TRF 在急性时相反应(ARP)中往往降低,因此在炎症、恶性病变时常随着白蛋白、前白蛋白同时下降,在慢性肝疾病及营养不良时亦下降,因此可以作为营养状态的一项指标。TRF 连接上铁离子之后可以防止铁中毒或铁离子通过肾流失。TRF 水平的升高常见于铁缺乏症、怀孕、雌性激素的控制以及类脂肪的肾病。TRF 水平的降低常见于遗传性的缺陷、睾丸激素的控制、感染、急性炎症、某些类型的肾炎、肿瘤、血色素缺失、急性的疟疾以及营养不良等。

3.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 TIBC 指血清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离子浓度。由于血清中95%以上的非血红素结合铁都与血清转铁蛋白结合,因此,总铁结合力与转铁蛋白的水平高度相关。TIBC 降低常见于:(1)储存铁蛋白减少,如肝病、血色病等;(2)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3)转铁蛋白合成不足,如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4)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溶血性贫血等。TIBC 增高常见于:(1)转铁蛋白合成增加,由于铁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所致,如缺铁性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2)储存铁蛋白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释放增加,如肝细胞坏死等;(3)口服避孕药。

4.血清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 UIBC 指血清中与铁结合能力尚未被铁饱和的部分,反映的是血清转铁蛋白潜在结合铁的能力。未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血清铁。UIBC 常被用于评估机体内铁代谢状况和贫血的病因。

UIBC 值在正常范围内,表示机体铁代谢功能正常。如果UIBC 值增高,表示机体铁摄取不足或者贮存铁丢失,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如果UIBC 值降低,可能是由于铁吸收过多,造成了铁过载,从而导致血色素含量过高,对心血管系统等器官造成损害。

此外,UIBC 还常被用于评估铁剂量的合适性。如果给予的铁剂量过多,UIBC 值会降低,而如果剂量过少,UIBC 值则会增高。因此,UIBC 值可作为铁剂量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关于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简称铁蛋白,是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内的铁元素平衡,反映人体的铁贮备情况及机体营养状态,判断人体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以及肝脏功能的状况。

铁蛋白降低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一般于早期即可出现血清铁蛋白降低,是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另见于慢性失血、营养缺乏等,可作为孕妇、儿童铁营养状况调查的流行病学指标。而成人的大量失血、长期慢性腹泻、过度节食等的营养不良均可导致铁蛋白降低。铁蛋白增高多见于体内贮存铁增加,如血友病、MDS 患者等频繁输血;另外,铁蛋白合成增加,如感染、恶性肿瘤等。

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都是人体中的蛋白质,两者在名字上只有一字之差,常常令人分不清。铁蛋白是机体储存铁的形式,好似铁的仓库,即铁通常储存在铁蛋白中,铁的储存形式有铁蛋白和含铁血红素两种;转铁蛋白就像是一辆运输车,是将机体的铁转运到造血组织,供造血使用。

铁蛋白主要判断体内是缺铁还是铁负荷过量,在诊断缺铁性贫血时比转铁蛋白指标敏感。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原因中最常见的,亦称营养性贫血。人体对铁的摄入量不足,便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随之红细胞数量就会减少。人体缺铁可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属于缺铁早期,此期贮存铁减少,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又称无贫血缺铁期,此期除血清铁蛋白下降外,血清铁也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除上述指标异常外,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色素性贫血。因此,患者如出现皮肤、口唇、眼睑内黏膜等变白,或由于缺氧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以及嗜睡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贫血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