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华

人们常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就是:“生命在于运动”,但大家并不一定了解它的真缔。19世纪初,德国着名医生戈朗特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懒人可以长寿,凡是长寿的人,其一生总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证明:3天不活动的人,肌力将下降5%;长期不活动者,各组织器官将发生退行性变化和功能衰退。老年人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新陈代谢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对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防治疾病、加速病后身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以及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都有良好的作用。

运动对生理器官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器官的老化,人体骨骼结构会出现进行性退化和营养不良,由于骨质丢失势必出现骨萎缩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常见于脊柱,故老年人的脊背多呈弯弓形。骨质疏松还可引起老年性腰痛和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肌肉也会随着老化而出现质和量的改变。随着运动器官老化加深,肌纤维变细,肌肉逐渐萎缩,故易出现疲劳。这便是运动器官老化现象的主要特征之一。

经常锻炼的老年人。骨骼血液供应得到改善,骨骼物质代谢增强,从而可防止无机成分的丢失。保持住它与有机成分的正常比例,使骨的弹性、韧性不衰,对预防老年人骨折,延缓骨骼的老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一组年龄为64岁的农业劳动者,其骨质密度增大,骨质量占80%;另一组人平均年龄为52.3岁,因经常坐着工作,很少活动,其骨质密度显着变低,骨质量仅占61.1%。这充分显示了运动的抗老防衰作用。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影响

老年人心肌萎缩,结缔组织增生,而心肌收缩力量减弱,代偿能力下降,易发生心功能不全。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因弹力纤维消失而弹力下降,血管内膜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层有钙质沉着,外壁坚硬,从而导致血管硬化。总之,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较差,剧烈活动时,心率和血压急剧升高,恢复期明显延长,心脏容易出现疲劳。由于老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剧烈活动时易出现意外。但是,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减少心血管脂肪沉着。因此,可以使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显着下降。同时,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肌工作能力,增加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担的适应能力,并提高机能水平。

有资料显示,从事长跑的中老年受试组,其心脏功能与同龄对照组具有明显区别。其特点是:安静时心搏缓慢、有力,小运动量负担时心率提高不明显,心率净增值较低;大运动量负担时,最高心率出现较晚,运动后心率恢复较快。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是:长跑组44人中仅有4人出现供血不足,占9.99%,而对照组44人中竟有11人出现供血不足,占25%。可见,体育锻炼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延缓动脉血管硬化,推迟人体的衰老进程。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生理影响

老年人支气管壁弹性降低,黏膜萎缩,加之免疫功能降低,故抗病能力减弱,易患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进而影响心血管功能,造成组织的缺氧性损害。

体育锻炼能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和呼吸肌力量,推迟肋软骨的钙化,加强胸廓的活动幅度,可预防老年人肺气肿。肺脏的通气功能得到保证,呼吸系统即可更加健全。此外,坚持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肺活量比一般老年人大,因而有利于保持身体的活动能力,在完成定量负荷后,经常锻炼的老年人其恢复期较短。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生理影响

老年人胃黏膜变薄,胃肠道的腺体和绒毛逐渐萎缩,肌组织也萎缩,弹性降低,同时,肝脏和胰腺的重量减轻,功能减退。据报道,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35%的人表现低酸度或缺酸,加之缺乏胃蛋白酶,胃黏膜呈现退行性变化等,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经常运动的人,由于肌肉活动的需要,势必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促使胃肠道蠕动加强,血液循环改善,消化液分泌增加,营养物质转化与吸收加速。另一方面,由于运动时呼吸加深,膈肌大幅度上、下移动和腹肌的运动,对消化器官,特别是胃肠功能可产生良好的影响。由于锻炼能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因此,运动对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有明显的阻抑作用。

老年人的神经细胞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萎缩和死亡,70~90岁的老年人。大脑重量比20岁时减少1.1%~6.6%;神经纤维出现退行性变化,大脑神经细胞、皮质表面积、脑血流量已比年轻时减少。老年人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大脑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可得到提高,反应潜伏期缩短。经常锻炼还可使老年人保持精力充沛,精明果断,动作迅速,准确有力。锻炼所引起的轻度疲劳还能消除精神紧张和焦虑,有利于睡眠。

(编辑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