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王羲文

“几年前来者不拒的钢铁胃,如今已经招架不住七荤八素的刺激”、“年龄大了才发现,茶竟然很好喝,粥也挺舒服”……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传的《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的文章引起了不少90后的共鸣。年纪轻轻的90后,为啥胃就不行了?我们又该拿什幺拯救你——脆弱的肠胃?

【90后的胃经历了什幺?】

八个坏习惯,胃病“盯上”年轻的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徐秀英说,在她的门诊病人中,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等病相当常见,以往的资料显示,发病者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胃病的发病年龄已趋向年轻化。

据统计,13亿中国人中有1.2亿肠胃病患者,且患者低龄化趋势明显。比较30年前的数据,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高了一倍。35岁以下年轻人患胃癌的比例占病患总数的6%-11%。为啥胃病盯上了年纪轻轻的90后?让我们先看看几个病例回放:

【回放一】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25岁的李小姐每天早上不吃饭,中午以水果当午餐,大量的工作压在案头,精神时常高度紧张,几个月后,她的口里常常莫名其妙地冒出很多酸水,而且不时感到胃疼、胃胀……

【回放二】 小于在没进入大学之前,胃口一直不错。可是从大学一年开始,她的胃就经常疼,而且总爱泛酸。后来改变了一些坏习惯症状才慢慢消失,她总结起来:“一个是因为饮食不规律,有的时候会不想吃饭就干脆不吃了,或者时间来不及就随便吃点。另一个就是大一期末常常喝咖啡提神,坏了胃,后来一喝胃就疼。”

【回放三】刚刚大学毕业的陈先生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为了工作需要,经常和客户喝酒吃饭,直到有一天,陈先生在酒桌上喝得吐血被送到了医院,经胃镜检查,他的胃大面积溃疡,医生清楚地看得见活动性胃出血……

“上面几个例子很具有代表性,说明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年轻人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徐秀英主任接下来详细盘点了诱发年轻人胃病的常见因素,如果你符合以下“标准”,就要当心胃病找上门了:

1.不吃早餐:对于从来不吃早餐或不习惯吃早餐的人,胃分泌的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就会损伤食管、胃肠黏膜,长此以往不仅容易导致溃疡,还可能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诱发胆结石。

2.加班、熬夜:工作或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经常加班、熬夜,很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部不适。

3.烟酒无度:抽烟会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饮酒的伤害也不小,饮酒过量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病急性发作,如果是慢性胃炎,酒精刺激也会让粘膜不易修复。

4.小病隐忍:许多年轻人对胃部隐痛、腹胀等症状很不重视,能忍就忍、能拖就拖,实在不行吃片止痛药救急,更不愿去医院。事实上,任何不适都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就诊,避免把小病耽误成大病。

5.喜欢重口味:不少年轻人偏爱重油、重辣的菜品,即使胃部不适也离不了辣。如果本身有胃肠疾病,又食辣过多,则会刺激胃肠黏膜,加重其充血、水肿。

6.餐后运动:为了加强锻炼,有的人吃完饭就赶着去健身、跑步等,这样很可能导致内脏供血不足,影响消化功能。

7.吃饱就睡:不少学生或加班族习惯在路上吃宵夜、喝啤酒,吃完回到家倒头就睡。然而,食物从胃彻底排空到进入小肠大约需要4小时,睡前饱餐,胃内食物没来得及消化,很容易出现消化功能异常。

8.天天吃撑:饮食没节制不仅会加重胃的负担,还会增加胰、胆等消化器官的压力,打乱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引发一系列问题。此外,饮食过量还可能导致超重,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因此,“吃啥啥香”的人要有意识地控制食量,增加运动量。

【小链接】

一分钟自查脾胃健康

1.脸色是否发黄

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者便溏症状。

2.鼻头是否发红

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症,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3.嘴唇是否无血色、干燥脱皮

脾胃不好的人嘴唇会经常显得干燥脱皮,没有什幺血色。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气血不足导致的,其实多半是和脾胃有关。

4.是否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5.睡眠是否不好

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6.精神状态是否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维敏捷。

【牢记“三不”原则】

“一不”原则:不要过分担心

有一部分年轻人胃经常不舒服,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胃癌。因为他们看到网上说:“八成胃癌患者发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的症状”,其实,这种说法是很不科学的,不一定是胃部不良反应严重或频繁的人,更容易得胃癌,胃疼是不能和胃癌画上等号的。从临床就诊的情况来看,90后所患的胃病多属于功能性胃病,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过分担心。

什幺是功能性胃病?徐秀英主任讲解说:胃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器质性胃病,如胃溃疡、胃癌等,另一类就是功能性胃病。功能性疾病是与器质性疾病相对而言的,它主要是指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功能性胃病常常受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它的发病与精神、饮食、起居、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功能性胃病可能胃镜检查结果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比如,恶心、呕吐、反酸、腹胀、腹痛等。

“二不”原则:不要拖着不治疗

虽然功能性胃病与胃部病变没有直接联系,但长期的胃部不适不仅给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有时也会增加其他器质性胃病的发病几率。徐秀英主任指出,由于没有直接的病变,有些年轻患者便不去重视,往往习惯服用胃动力药和一些止痛药,这样做不仅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可能还会诱发更严重的胃部疾病。其实,功能性胃炎患者只要找到致病源,加以注意,比如调整饮食习惯,舒缓精神压力,或者简单的用一些胃黏膜保护药物就可以很快康复。但如果拖久了不治疗,随着胃功能障碍的严重化也可能发展成器质性胃炎。

“三不”原则:千万不要乱吃药

徐秀英主任特别强调:很多人出现一些胃部不适的情况会习惯性的自己去买一些药物来吃,或者听从他人用药经验而去吃什幺药,但是一些药物会间接地影响胃粘膜,从而引起炎症溃疡的发生。在生病的时候切忌盲目用药或自作主张用药,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

年轻人一旦查出患有胃病,就要加以重视,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如果确诊患有器质性胃病,也不要着急,要保持好心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一般器质性胃病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千万不要症状稍有好转就马上停药,或者频繁换药。同时患病期间还要做好自我保健,调节饮食、规律生活,这样胃病的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做,胃病真的能“养”好】

我们都知道胃病得“三分治,七分养”,但是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恐怕老胃病也不见得完全清楚。下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大家怎幺做到“七分养”。

1.注意胃肠感受

消化不良的年轻人对食物都会比较敏感,不同的食物吃完后,胃肠的感受也不同。因此,胃病患者要避免吃太多含“抗营养因素”(如苦涩味成分、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等)的食物,还有会抑制淀粉酶、蛋白酶活性的食物,如没煮烂的豆子、生坚果、青椒、芹菜,还有紫黑色、蓝紫色的食物,如紫薯、桑葚、蓝莓等。

对于胃酸多、胃食管返流的人来说,下列食物最好禁食:各种甜食、甜饮料;粘性食物(如糯米做的食物);咖啡、巧克力;明显酸味很浓的食物;酒精饮料。酸奶、水果之类的食物可以吃,但不要在饥饿时吃,放在两餐之间比较好。

2.利用调味品暖胃

姜、八角、花椒、小茴香等调味品是暖胃、促胃酸分泌的“小能手”。小茴香的作用与姜类似,可以刺激肠胃神经,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有暖胃、健胃的作用。

另外,烹调中可以用豆豉、腐乳等发酵调味品代替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调节胃酸。

3.餐前喝热汤开胃

胃酸少的人,饭前可以喝一小碗温热、少盐、去除浮油的鸡汤或肉汤。汤中含可溶性含氮物,如氨基酸、鲜味肽、鲜味核苷酸等,它们有促进食欲、促进胃酸分泌的功效。胃酸分泌增加可以促进锌、铁等微量元素吸收。

4.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

如果已经出现胃部不适,在消化道修复期,需要增加营养素来支援。如果因为消化不好而只吃白米粥、烂面条,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太少,此时不妨搭配牛奶、鸡蛋、鸡茸、肉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帮助调节胃肠功能。很多肠胃不好的人喝牛奶会觉得腹胀,可以喝点不太凉的酸奶,既不会出现不适,又可以保护肠胃。

5.水果、饮料别贪多

大部分水果会有抑制淀粉酶活性的作用,而且摄入大量水果和饮料,胃酸会被稀释,影响肠胃的杀菌和肠道消化能力。因此,餐前餐后不要喝饮料,不吃太多水果,想吃的话最好在两餐之间。

6.新鲜蔬菜煮软些

胃酸不足的人由于缺乏杀菌能力,吃蔬菜后细菌繁殖,可能在胃内生成亚硝酸盐,和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亚硝胺类,增加得胃癌的几率。但是绿叶蔬菜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这一类人可以把蔬菜切碎,加少量肉汤或香油,煮软了再吃,每餐只吃一小碗,不要吃太多。

此外,用餐时服用一两片维生素C(每片100mg),有助于预防胃里形成亚硝胺类致癌物。

7.吃饭时要注意荤素搭配

胃酸多的人,不要一上来就吃很多需要胃酸帮助消化的鱼肉类食物。先吃一小碗煮软的绿叶蔬菜垫底,再吃主食和鱼肉类,会感觉舒服一些,也不会因为食物粗硬刺激溃疡面。这是因为绿叶蔬菜本身刺激胃酸的效果很小,它不仅富含水分,其中的多酚类物质、有机酸和膳食纤维都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不会使胃里酸度过高。

医学指导/徐秀英 范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