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生

有的女孩子,很纤细瘦弱,还有点贫血,头发稀疏黄软,外形很温柔,但是一把脉,脉很弦。感觉她是孱弱的外表下有一颗易怒不安的心,经常会郁闷、找茬、发邪火。中医认为,肝血不足的人,会易怒或是抑郁,情绪很不平稳。对于这类人群,中医有什幺办法呢?

治疗原则:保养肝血

肝气郁结是气郁体质直观上的薄弱环节,但是要想肝气不郁结,除了疏肝理气之外,还要使肝血充足。

为什幺呢?肝主藏血,正因为藏很多血,阴血根基牢,所以才能够支持肝气疏泄。如果肝血不足就容易造成过度疏泄或者疏泄不足。若过度疏泄,同样会使肝血不足,人就没有力量。疏泄不足初期是气郁,肝气郁滞在体内时间久了,会加重瘀血、痰湿。所以,一定要有阴血在浸透濡养着肝脏,肝血充足才能够疏泄收放自如,使消化良好、二便畅通、月经规则、情绪平稳。

因此,气郁体质养生原则,首要的就是保养肝血,不使肝血亏虚。

饮食养生:补血养阴

如果经常发火,说明疏泄太过,可以吃点阿胶、熟地黄、桑葚、白芍、何首乌、当归补血养阴,中医叫“柔肝”。肝血充足,气郁体质就会改善。

在饮食方面,气郁体质的人比较适合食用橙子、橘子、陈皮、洋葱、丝瓜、包心菜、香菜、萝卜、槟榔、玫瑰花、茉莉花等食物,而龙眼、红枣、葡萄干、蛋黄等可以补肝血。

精神养生:学会发泄

过度思虑,会使脾胃不运、消化不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常叹气、大便不畅等症状。痰湿、瘀血、气虚、气郁体质的人,最应注意避免。

气郁体质者最忌七情抑郁、持续不解,要避免经常郁闷不开心。人活在世上,不要太敏感,如果太敏感就会七情波动,七情波动又闷在心里不能外发,最伤内脏。先是气郁,进而瘀血、痰湿。气郁、痰湿、瘀血混合的体质,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

要想让自己的体质尽量向平和体质靠拢,首先要把自己的心神情志调整好。中医养生,养神是第一位的。如果“神”调不好,内脏就不得安宁。

其实,每种体质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养生就是不伤其长处,抑制其短处,所谓“扭转乾坤”就是令你的体质“迷途知返”,不要再偏颇下去,但并不是说个个都扭转成平和体质。事实上,是否长寿,除了体质,个人的生活习惯、情绪控制都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气郁体质的自我按摩

气郁体质的人,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把两只手搓热,然后搓胁肋。人们生气的时候,常感觉两胁(肋部)总是胀胀的、闷闷的,或者肝区疼痛,肋部是肝脏行使功能的通道,经常按摩两肋有行气的作用。搓着搓着,就会觉得里边像灌了热水一样,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