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

在神经内科门诊,经常有中老年患者拿着“脑白质病变”、“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这样的头部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来询问医生,这是不是脑子里有病变了?是不是老年性痴呆?

“脑白质病变”是啥病

“脑白质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内影像学改变,而脑小血管病是导致“脑白质病变”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脑小血管病所致的脑白质病变,泛指脑内小血管(直径在40~200微米的脑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参与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脂质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等病理改变,使脑局部小血管硬化和阻塞。头部核磁共振上表现为皮质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和(或)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患者在头部核磁检查中发现有“脑白质病变”,但这并不是急性脑梗塞。与大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障碍不同,“脑白质病变”患者常常没有脑梗塞的病史。

早期症状:词不达意反应慢

提到脑血管病,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肢体瘫痪、吞咽障碍等功能受损或残疾,事实上,认知功能受损也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表现。

脑小血管病患者除了表现为突发口齿不清、肢体无力等急性卒中症状外,相当一部分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脑子反应慢、词不达意、记忆力差、计算力差、性格改变、情感淡漠等轻微症状,这种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极易被患者及其家属忽视,致使病情逐渐进展为血管性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尤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且吸烟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脑白质病变”更不能忽视。

不同于老年性痴呆

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变性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人们常说的老年性痴呆)不同,是可以预防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病情也是有减缓希望的。在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预防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关键。

目前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戒烟、戒酒、血压、血糖和低密度胆固醇等,以控制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缓甚至逆转认知功能减退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而且病情一旦进展到血管性痴呆的程度,治疗更加困难。国外一些研究已经证实,通过计算机辅助的认知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而且无不良反应。

如果怀疑自己有早期症状,可去神经内科记忆门诊,通过记忆量表、验血及辅助影像检查等进行早期诊断。

(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