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中医认为,气为阴,是人体的动力;血为阳,是这个动力的源泉,健康的身体理应阴阳和谐。当气血不足,血无气统帅和推动时,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就变成身体里的邪火,即中医里常说的“百病生于气”。可见,气血不够充足、和谐,人体就达不到健康的状态。

气血不足五脏损

危害心脏:气血不足,常会导致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如经常出现,说明心脏供血不足,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危害大脑:气血不足会伤及大脑,导致头晕或记忆力下降,这也是大脑出现血液不足的最初表现。

危害肝脏:长期缺血会导致脂肪肝和高血脂,要想肝脏不出问题,首先要保证供血充足。

危害肾脏:肾脏是身体的排毒器官,肾脏血液不足,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排出所有的毒素,可能会出现尿酸偏高等症状。

危害胰腺:机体气血不足则不能产出充足的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糖留在体内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危害肠胃:肠胃的正常运转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若气血不足,肠胃会缺血,从而削弱肠胃功能,导致肠胃功能变差,引发慢性胃炎等。

乳腺疾病:气血不足常会引起气滞血淤、肝气郁结,从而导致乳腺疾病,最常见的就是乳腺增生。

月经紊乱:气血不足,女性体内循环就不会顺畅,更易导致气滞血淤,影响月经,常见症状为月经推迟、月经量偏少,甚至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的情况。

妇女老幼尤需注意

儿童气血不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一旦错过此阶段也很难补足,家长朋友们需多加留意。儿童气血不足多表现为脸色发暗、发青或发白,头发稀少、发黄,眼睛不明亮、目光散乱,手脚不温,食欲变差,运动后也不想吃饭,精神不振,不爱说笑等。

女性以肝血为本,所以气血不足时常常出现双目干涩、肢体肌肉麻木、月经量少、舌体瘦薄或舌面有裂纹、脉细而无力等症。妇女气血不足还会影响月经、白带、怀孕和生产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早衰、更年期提前等。

老年人的体质处于下滑阶段,代谢能力的下降、气血运行缓慢等也容易导致气血不足。此时人体的正气不能运行周身,气血的濡养功能不够,会首先体现在四肢末梢部位,其次还会造成肩颈腰背等出现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偏瘫。

中医认为机体正气的衰败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虚、损、劳。气血不足是处于“虚”的阶段,气血津液的亏虚可以看作是流动资产的减少。此时如果不积极调整,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损”,导致五脏受损,这就相当于伤及了固定资产。如果在“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咳嗽,就叫做“劳”,那就很难再恢复健康了。

药食并用补气血

气虚多用四君子汤,方剂组成为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血虚用四物汤,方剂组成为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气血双亏的可以用以上两个方剂组合而成的八珍汤。严重气血不足的还可以在八珍汤基础上再加黄芪和肉桂,就组成了十全大补汤。

气虚者食疗应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品,例如牛肉、羊肉、枸杞、鸡肉、猪肉、山药、人参、黄芪、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忌烟酒。血虚则适宜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补益食物;忌食或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荸荠、大蒜等。

另外,以下甘味食物也十分养血,日常饮食中可以适量食用。

1.红枣。红枣是补血、补气的最佳食材,无论是生吃还是熬汤、煮粥都是很好的选择。还可将黑木耳、白木耳泡发,取红枣10克、冰糖适量。锅中慢火煮,加冰糖拌匀制成双耳红枣汤,有养血美容的作用。

2.猪肝。中医认为,不同时间吃猪肝,效果不同。女性在月经之前吃猪肝具有补血作用;月经期间吃猪肝,能够帮助有效下血,令身体中的经血完全排出。西红柿猪肝瘦肉汤:番茄300克,猪肝、猪肉(瘦)各80克,土豆50克,根据自身喜好调味,可明目养血。

3.当归。自古以来,当归都被称为“补血圣药”。将15克当归与一只猪脚炖汤,既可补血又补胶原蛋白,但如果给小孩子吃,建议当归不要放太多。

4.红豆。红豆也是很好的补血食材,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煮红豆粥,味道甘甜且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或是取红豆50克、红枣5粒、核桃10克、桂圆15克制成红豆豆浆,早晚喝1杯,有补气充血、强健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调理月经的作用。

5.阿胶。阿胶归肝、肺、肾经,可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治血虚证等。常见做法有阿胶炖乌鸡:将乌鸡切块、去血水,下锅同阿胶一块炖1~2小时即可,也可辅以适量红枣、黄芪、枸杞。或是将阿胶捣碎同小米或大米一起煮粥,可养血止血,固冲安胎,养阴润肺。

另外,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有助于补养气血,平时可练习八段锦、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