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超

王女士生完孩子不久,通过体检发现右侧乳腺有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实性结节,病理结果证实为乳腺癌。这个结果让王女士一度精神崩溃,她想到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一侧乳房,便久久不能入眠。在朋友的介绍下,王女士了解到了乳腺癌消融治疗。接受局部麻醉后,仅半小时,王女士就完成了介入手术,术后住院观察一天便出院了。在之后的随访中,医生发现王女士的肿瘤活性已经完全消失,消融区域也不断缩小,一年后几乎完全消失。恢复后的王女士感到非常幸运,庆幸自己选择了这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方式。

第四种肿瘤治疗手段

一般来说,手术切除是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但考虑到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重要器官功能储备、肿瘤位置、特征等因素,一部分肿瘤患者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这时,医生可能会考虑介入治疗。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介入治疗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治疗方式在早中期肿瘤治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已经被各类国际指南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目前,介入治疗是继外科手术、内科治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手段。

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医生在患者皮肤或血管上建立微小创口或利用自然孔道,采用导丝、导管、穿刺器具等专用介入器械进入肿瘤供血血管或肿瘤内部,通过栓塞、化疗、物理温度调节、近距离放疗、注射化学药品等方式,对靶区肿瘤进行治疗。

与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多为微创手术,具有局部麻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操作、治疗精度强、手术效率高、副作用小、患者花费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特别适合儿童患者和老年患者。当前,临床常用的介入方式主要有两类: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

介入治疗的绝妙之处

介入治疗之所以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是因为它有绝妙之处。

1.介入治疗“通”字诀。

恶性肿瘤常常会侵犯人体的各种管道,如消化道、支气管、胆管等,就像垃圾堵塞厨房管道一样,一旦造成梗阻,就会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黄疸等症状。介入治疗就像疏通厨房管道一般,通过植入导管、支架等介入器械,采用支撑、扩张等方式重新疏通管道,对因肿瘤侵犯造成的管腔狭窄或梗阻进行治疗。

2.介入治疗“扩”字诀。

恶性肿瘤引起的管腔狭窄会让人产生种种不适,只有将狭窄部分再次扩张,才不至于造成淤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医生将球囊、支架植入管腔,对胆道梗阻,气管、食管狭窄,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狭窄等进行扩张,以消除狭窄带来的影响。

3.介入治疗“堵”字诀。

恶性肿瘤对于氧气及营养物质十分渴求,并能通过滋养动脉不断获得血液供应,从而快速生长。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肿瘤对动脉的影响。介入治疗可以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建立通道,在设备引导下将各种各样的栓塞剂植入肿瘤的滋养血管,阻断肿瘤供血,使肿瘤缺氧、缺血。

4.介入治疗“疏”字诀。

大禹治水讲究“利疏导而不利堵塞”。肿瘤会造成人体内不同血管区域压力增加,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介入治疗能在肝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搭建一条管道,引导回流入肝的血流,以降低门静脉的压力,从而降低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破裂出血。

5.介入治疗“灌”字诀。

肿瘤治疗中常规使用的化疗,是通过静脉输入抗肿瘤的化学药物,由血液循环进入肿瘤内部进行治疗。化疗的副作用非常明显。介入治疗则选择了一条更加直接的途径——将导管植入肿瘤的供血动脉并进行固定,通过动脉泵将化疗药物持续灌注到肿瘤内部,进行高浓度、长时间的化疗,提升抗癌效果。

6.介入治疗“热”字诀。

生鸡蛋被煮熟后,蛋白质变性,活性即消失。热消融也是这样的原理。通过超声、计算机放射线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引导,经皮将消融器具(光纤、电极或天线)精准植入肿瘤内部,在肿瘤区域产生6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可对肿瘤进行原位灭活,使肿瘤凝固性坏死和蛋白质变性。

7.介入治疗“冷”字诀。

冷热交替对于消灭肿瘤活性效果更好。介入治疗可以将氩气输入肿瘤内部,将肿瘤区域快速降低到零下170摄氏度,再将氦气输入,复温到140摄氏度,反复几次后,就可以使肿瘤坏死变性。

8.介入治疗“聚”字诀。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体外聚焦形成高温的介入方式,其原理类似于凸透镜聚焦光线形成高温,升温效率非常高。介入治疗通过体外高强度聚焦的超声照射,将能量持续输入肿瘤区域,产生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使病灶产生不可逆的坏死变性。这种方式甚至不需要经皮穿刺,是一种无创的介入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没有辐射,对患者伤害很小。

9.介入治疗“照”字诀。

放射学粒子治疗又被称为短距离放疗,即将放射源装在米粒大小的金属壳内,通过术前规划,精准计算出粒子排列组合的分布和数量,应用粒子枪序贯植入放射学粒子至肿瘤内部,通过持续的放疗作用使肿瘤缩小和坏死。这种在肿瘤内部进行近距离放疗的方法,比体外放疗作用更加直接。需要注意的是,放射物质有辐射和固定的半衰期,患者接受治疗后,一段时间内都要穿戴铅衣,并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