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珍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期间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孕妇共96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将17年8月~18年7月期间入院48例产妇设为对照组,18年8月~19年7月期间入院48例产妇设为研究组。产妇均行剖宫产,围术期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予以研究组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数据后可知,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长、胎儿娩出时长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率降低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可通过术中及术中护理措施的精细化改进,减少产妇各类并发症诱发因素,缓解疼痛,积极促进其产后康复。

【关键词】 剖宫产;精细化护理;术后疼痛;产后康复

现代医学的进步,为女性分娩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诸多保障,特别是剖宫产术式的应用,对于难产或合并产科综合征的产妇的安全分娩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这一术式在产科应用率的提升及相关研究数量的增加,剖宫产所具有的一定弊端便开始逐步显现,并对部分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对此相关研究指出,或可通过对剖宫产围术期内护理模式的调整,尽可能降低剖宫产不良预后风险,促进孕妇分娩后的有效恢复[1-2]。因此,为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价值,特设置本次研究,现将报告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期间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孕妇共96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将17年8月~18年7月期间入院48例产妇设为对照组,18年8月~19年7月期间入院48例产妇设为研究组。

对照组产妇,年龄最大者36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29.05±3.41)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2±1.46)周;研究组产妇,年龄最大者35岁,年龄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27.68±3.29)岁,孕周38~42周,平均(40.02±1.51)周。两组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其年龄、孕周等基础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产妇入院后均自愿接受剖宫产,且均为初产妇;产妇及家属在悉知研究细则后确认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剖宫产术禁忌症者。

1.2 方法

产妇均行剖宫产,围术期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即在剖宫产分娩期间予以产妇健康教育、手术引导及剖宫产产后基础护理等内容。

予以研究组精细化护理:(1)术前护理:剖宫产手术的实施主要针对部分难以顺产产妇所开设,故多数产妇在剖宫产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紧张情绪,影响术前置管、引导等护理措施。故应在术前在有限时间内,要求家属与产妇共同接受术前健康教育,帮助其平复情绪,确保各项术前护理措施均可有效完成,并予以有效术前引导,提升产妇手术依从度。(2)术中护理:引导产妇进入手术室后,需先告知产妇手术流程,其后辅助麻醉医师调整产妇体位实施麻醉,待麻醉生效后辅助产科医师助产,并在手术期间安抚患者,稳定情绪,避免生理应急反应的出现。剖宫产实施过程中需对手术室温度进行有效调控,确保手术室室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并对产妇分娩期间体温进行定时测量、记录,一旦发现产妇出现低体温征兆时,则应及时采取静脉输液液体加温措施或保暖措施覆盖产妇裸露躯体,使其体温逐步恢复正常,降低术中或术后寒战发生率。(3)术后护理:分娩后需及时让产妇看到新生儿,待缝合手术切口后,将产妇转送至病房。产后2h内需对产妇下腹进行按摩,促进宫缩,并对产妇2h内出血量进行严密监测,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一旦发现产妇剖宫产后出血量异情况时,需立即采取措施止血并告知主治医师予以处理。产后需采取镇痛泵、药物口服等形式予以产妇术后镇痛,避免疼痛导致身体移动,损伤手术切口,待产妇疼痛症状缓解后则需尽早引导其下床活动,并指导其母乳喂养,促进自身生理机能的有效恢复[3-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长、胎儿娩出时长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根据各组产妇剖宫产手术记录信息进行统计,其后取各类数据均值进行对比。

术后各时段疼痛取NRS疼痛评分法进行测评,取0~10共11个数字代替疼痛等级,其中0表示无疼痛,1~3为轻度,4~6为中度,7~9为重度,10为严重疼痛,由医护人员向产妇对测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后,在各监测时段由产妇根据自身疼痛感受选取数字代表自身疼痛程度,取各组均数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中手术时长、胎儿娩出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均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定性资料,用(n,%)表示,x2检验。研究结果中各项数据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结果P<0.05且差异显着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手术指标对比

经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数据后可知,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长、胎儿娩出时长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对比

研究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2。

2.3 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手术并发症率降低明显,P<0.05。见表3。

3 讨论

剖宫产作为产科主要术式类型,可借助外科手段实现胎儿的正常娩出,但术后对于产妇恢复则存在一定不良影响,故应在手术期间予以产妇相应护理模式,在有效提升产妇剖宫产安全性同时,为其产后的有效恢复创造基础,避免各类不良预后情况的发生。

研究结果表明:经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数据后可知,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长、胎儿娩出时长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率降低明显,P<0.05。分析原因: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优势如下:(1)术前护理中联合家属对患者术前情绪进行稳定,可确保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有效开展,便于剖宫产前插管、手术详细事项告知等措施的开展,为剖宫产治疗的有序开展提供心理及护理依从度基础;(2)术中护理时积极辅助各医师手术,并予以患者相应心里抚慰,稳定情绪,降低生理应激反应风险,并借助术中对手术室室温的监测、调整及产妇体温的定时监测,做好对寒战反应的有效评估,其后通过多样化保温措施的积极开展,促使产妇体温可在术中维持稳定,从而实现对手术寒战反应的有效避免;(3)术后护理从镇痛、哺乳及早期康复护理等方面着手实施护理,使产妇可在术后得到综合细致化护理,实现对各类术后并发症风险的有效预防避免,提升产妇剖宫产后恢复质量[6-8]。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可通过术中及术中护理措施的精细化改进,减少产妇各类并发症诱发因素,缓解疼痛,积极促进其产后康复。

参考文献

[1] 郭希梅,焦玉娟,高华英.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4):93-95.

[2] 赵小军.精细化护理用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4):1829-1831.

[3] 冀金桂.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对寒战影响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9):1647-1649.

[4] 尹春雁.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9,29(z1):362-363.

[5] 麻真,陈亚利.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3):160.

[6] 黄桂莲,陈正香.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307-5308.

[7] 黄冬梅.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4):151-152.

[8] 钱倪.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308-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