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刘英辉

基于利益相关者权益保障的财务管理目标新论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刘英辉

摘 要: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提出为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该目标的缺点却成为制约其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障碍。关注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之间的关系,寻找发展趋势变化的转折点,尝试应用不同标准衡量各相关主体的利益,使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应用的关键。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利益最大化 社会责任 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确立更是构建财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础,是企业开展一切财务活动的导向和指南。随着财务管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也经历了历史变迁,从以往片面追求企业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等观点发展到后来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直到现在被广泛推崇的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财富)最大化目标。

1 利益相关者利益(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产生和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实践,最终在80年代得到了历史地位的确立。该观点的推崇者弗瑞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正是为了综合考虑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而开展的,并使得相关利益主体价值总和达到最大。在该目标下,公司不过是众多相互依存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中的一部分,是一系列明示或隐含契约的节点,公司股东也不过是企业要服务的对象之一。该观点全面颠覆了以往被人们公认的财务管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观点。

利益相关者利益(财富)最大化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转变,并深刻影响了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因为对一个公司价值的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其股东财富的大小,更强调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对公司全部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公司价值的衡量也不再仅仅是公司作为法人组织所享有的利益的大小,而更应该关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公司追求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

2 利益相关者利益(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分析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要求公司管理者除了要关注股东外,更应该关注其他的相关利益主体,以期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并使公司价值长期最大化。这里我们所说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直接的(或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间接的(或次要的)利益相关者。其中,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投资者、员工、管理人员和客户等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及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主要的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间接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居民、政府、工会、媒体和竞争对手等次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及非人类物种等次要的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强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和非社会群体利益的关注,该目标有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从而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提出克服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的弊端,这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避免如2015年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等一系列惨剧的发生。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实现必要的经济利益时,需要注重的社会、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生态环境、非人物种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本质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性的集合,是“契约要求权”。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的社会责任之间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将导致成本的上升,这必然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甚至最终可能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令企业消亡,这自然也就不存在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问题了。因此说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社会责任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是存在一致性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四号——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则更加具体,它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保护等。高翠莲(2011)也详细论述了社会责任各方面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不是排除了企业对正当的经济利益的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就像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一样。可以设想,一个有着天然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如果没有必要的经济支撑,企业所谓的善举最多不过是昙花一现,更无从谈起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了。

财务管理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但可以实现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责任价值的统一,也能引导和约束企业主动或被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放弃自私的短期逐利行为,最终实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成本的目标,注重企业形象的树立,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正是由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对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关注,使得在相关者利益存在冲突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的决策举步维艰,各方利益的平衡难度加大,甚至会激化矛盾,对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契约关系产生破坏作用,难以实现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另外,要实现全体利益相关者的总体利益均衡,如何去衡量各利益相关者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衡量标准是否需要统一以及如何统一,这些问题的解决和量化在理论与实务中均较难完成,这也成为该目标应用与实现的先天障碍。

3 利益相关者利益(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应用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并不是指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要均衡地达到利益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各利益相关者的应得利益实现最大化。同时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包含着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价值。结合中国注重社会财富积累,兼顾各方利益的实际情况,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恰好能够使企业兼顾各方利益,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相应的社会责任。

如果企业良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虽然短期来看对企业的影响是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但在长远来看,这必然促使企业调整思路,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随着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认可度提升,将有利于企业社会地位的确立,短期经济利益的损失将带来长期社会责任价值的提升,从而导致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包含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最大化。同时,由于企业长期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其效应必然反哺经济利益,二者又可以是互相促进,共同上升的关系。

认真分析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价值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从量的反映上来看,必然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期经济价值不断下降的同时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的缓慢提升,当这种趋势延伸到某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如果社会责任价值的正向作用不能反哺经济效益的下降,将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相反,如果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的正向作用能够反哺经济效益的下降,此时企业将迎来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双双增长的契机。此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

明确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价值的关系,企业所要做的工作便是要在经济效益下降与社会责任价值的缓慢上升中找到那个制胜的临界点,避免出现突破临界点的趋势变化,在临界点上实现转折。只有这样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才是企业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才能更好地存在并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责任价值的双上升的经营目标。转折点的寻找即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关键,这一点将会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矛盾的均衡点,即财务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点。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衡量标准不统一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应用的又一障碍。之前已经明确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并不是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要均衡地达到利益最大化,而是保证各利益相关者的应得利益实现最大化。这就为各利益主体的应得利益衡量采用不同标准提供了可能,各方应得利益的总和最大化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也就具有了可操作性。至于如何界定各利益相关者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则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假设前提设定,然后引入必要的变量对不同状态下的衡量逐步放开假设条件,尝试建立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模型来完成。

4 结语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正是基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权益保障而提出的,虽然它面临着理论上过于理想化的批评,也承受着实务中操作过于困难的指责,但是在社会实践和理论丰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将是财务管理目标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只有正确认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价值之间的关系,决策一切财务活动时,都应认真分析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在社会公众、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注重长远发展才是正道。明确目标,并尝试寻找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价值关系发生转折的临界点将是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邢志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综述及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0).

[2] 纪飞,贾圆圆,李晓明,董晓林.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3] 高翠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J].会计之友,2011(6).

[4] 陈同峰,李忠轶,朱娟.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2).

作者简介:刘英辉(1977-),女,吉林省伊通县人,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b)-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