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杰峰 王有智 黔南民族师院学院体育系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健康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酉杰峰 王有智 黔南民族师院学院体育系

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高等教育首当其冲,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高等教育必须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对象的需要,迫使高等院校课程的变更加剧,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也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背景,提出了改革思路与对策。

普通高校 体育健康 改革 思路与对策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的成功运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统学校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学校是人才的摇篮。高校更是造就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诸多原因,高校体育观念因循守旧,严重滞后,毋庸置疑,高校体育面临许多的难题与困惑,大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小、中、大学“一贯制”的体育课形式和反复出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改革力度不够,至今未能把握高校体育多功能的定位。所以,高校体育的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需要调整。本文通过国外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分析、对比、针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存在的弊端,立足现实,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和对策。以期从宏观上分析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发展趋势及规律,为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更好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发达国家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的开发及多元化,为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各国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性与僵化的缺失提出了课程多样化的理念。它注重课程体系的弹性化,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与学的机会。[1]如美国,全国教育法上没有规定体育为必修课,也无统一教学大纲和要求,而由各州教育法自行规定,多数学校对公共体育课学习内容无严格规定,而由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满意感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对体育课结构形式很不讲究,不拘形式。再如日本大学体育课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灵活多样化,有全国统一的大纲与要求,但不具体,弹性教材多,采用放纵式教学为主,鼓励教师从各地实际出发,增减内容或创编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2]还如德国,大纲教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突出重点项目,不强求内容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大幅度安排选择教材。

学校体育从工业经济时代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不仅对大学生掌握知识的量提出要求,更对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的质量的特性提出了高的要求。21世纪,人们掌握的知识不应是单一学科,而应是具有综合性、融合性的特点,当代科学技术知识革命的突出特点就是高等分化和高等综合的辩证。

三、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路

传统的学校体育面临许多难题和困惑,尤其是近些年来,关于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观点众多,但没有质的变化,至今未能把握高校体育多种功能的定位。不破不立,怎样建设新世纪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新体系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的中心环节。通过我国对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形成发展以及改革过程的分析,可得到构建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造史,正如着名的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所指出的:“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新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现代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的创造将显出更加伟大的意义和作用。“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她置身于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其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其它多领域的变革,无一不与高校息息相关。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以“三基”为主的运动技术教学论,还是主张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只有通过实践论证,才知道可行还是不可行。包括2002年9月份推行的《体育健康课程》,也有几年的试行期。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其时代发展的特征性,没有永恒不变的课程结构,万能的课程体系是不存在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用理论来武装头脑,去指导行动,再以实际行动去验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寻求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

(三)发展性原则

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将提高全社会对体育的认识,普及体育知识,使体育更加大众化、健康化,形成自己独特的、完善的体系,因此,从战略眼光看,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体现其现实性、适应性,而且还要体现未来性、发展性。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进一步拓宽高校体育的内涵,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改革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

(四)全面性原则

体育不仅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手段。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增强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学习如何与人和社会相处,使学生能健康、全面地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而,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全面性原则,强调课堂内容之间的平衡,改变过去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的状况。同时,我国南北差异大,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我们在全国范围加强集体协调,缩小区域和民族差距时,也必须考虑那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和各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此外,课程构建还应考虑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等等。

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

任何改革,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导的前提下,才会事半功倍。体育健康课程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有关体育的多因素、多层次、多难度的动态复合教育过程。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教师应确立三个观点,其一服务的观念,其二主导一一主体的观念,其三面向全体的观念。[2]这样,在课程建设中,应考虑的主要是针对学生,如果我们一味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的标准去严把“考试关”的话,势必会挫伤那些因先天因素不足影响运动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甚至练一辈子也达不到“及格”标准。

(二)建立和完善新的教材体系

体育学是国家一级学科,体育课教学是这门学科内涵的主体课程内容之一。体育课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但长期以来,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使得这门要必修一百多个学时以上的课程让许多人摸不着门。传统的思想使得与体育实践活动相匹配的体育理论教材体系不完善。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认识的水平,还将制约着学生对终身健康体育的认识和参与。“教是为了不教,”只有从学生思想上下功夫,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不仅需要教师使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有系统完整、科学合理、健康而富有娱乐性质的教材。为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转变体育观念,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国普通高校应建立新的教材体系。

(三)课内外有机结合,增加其社会针对性,使其大众化,普及化,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体育

简单地说体育健康课程包括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21世纪各类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在体育课程中,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不仅指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课外活动与体育课的结合,而且,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体育知识在毕业离校以后的运用情况,所以在课程建设时,课程内容的确定应考虑其课外性,意思就是说,课堂上的知识应易普及、大众化,学生走出学校,所学的体育知识,能自觉经常性的运用。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相对较少的,一周2个课时,如果单凭这些时间想去掌握并熟练运用某一或多个运动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可以在某些单项比赛,课余锻炼,或培训班上进行指导,从而巩固,促进课堂教学。

(四)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设置应具有弹性化

“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千校一面”是传统的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发展状况。高校体育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减少必修课,增加教学内容,加大选择余地,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如中国地质大学根据地质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以攀岩为体育教学的特色内容,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选修课的内容上,既要广泛,有较大的可选择性,又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避免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重复的前提下,确保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

(五)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设置趋势应具有国际化

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是教育与科研全球性的一种反映,在未来的新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及高等教育是一种强有力的趋势。另外,开放式学习方法,以及信息和传播新技术为各国、各学校之间的交流日趋方便。体育健康课程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其课程设置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在保留本民族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高校体育健康课程设置的特点,根据我国的国情,找符合世界潮流,且适合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等。

五、结语

课程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一项长期性的核心系统工程。每段历史时期的课程都需要与当时环境相适应。时代的变更,社会的发展促使课程改革愈趋向科学合理化。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同样具有时代特征。当然,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它既受制于教育乃至社会环境,又受到学校实际课程内部环境的局限。总的说来,高校要面向未来,高校体育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课外余暇体育活动运行机制,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1988(4)

[2]减乐源,教师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3]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黄汉升等.我国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体育科学,1998

[7]于世浩.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阶段性特点[M].体育文史.1999 (3)

[8]荆永根.解晓悦.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0 (125)56-27

[9]吴忠义,高彩云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3)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