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燕子

[摘 要] 由于医院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控制薄弱、内部控制混乱、外部条件复杂、财务发展环境脆弱等原因,会导致医院出现融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风险和应收账款风险。医院应提高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建立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健全内部控制,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优化外部环境,积极有效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在承担医疗服务职能的同时,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公益性和市场化的有机平衡。

[关键词] 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B

一、医院财务风险识别与分析

(一)融资风险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核心,医院也在迅速地扩建规模、改善硬件、充实医务人员,以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一些中小医院由于面临大型医院的市场侵占和挤压,更是不得不借助融资建设来改善运营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和服务提供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医院融资建设、负债运营就显得尤为普遍。据卫计委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公立医院负债总额近5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31.24%,县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甚至达到36.7%。过高的财务杠杆恶化医院的资产结构,放大医院的财务风险,医院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一旦某个经营环节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威胁医院的生存,同时也会给利益相关方如银行、工程方、政府、民众等带来利益损失。此外由于融资方式、融资渠道、融资结构等的不合理,也会抬升医院融资成本,增加财务风险隐患。

(二)投资风险

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入,各医院也在加快布局、抢滩市场,借助投资来提高医院服务能力,扩大医疗服务半径,满足区域市场医疗需求。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医院投资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也逐渐曝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决策性风险。投资过程缺乏科学详实的论证调研,也没有经过民主广泛的决策程序,存在盲目性、非理性冲动,容易造成过度投资、投资失败。部分医院没有准确把握好公益性和市场化的问题,对成本、医疗资源、市场容量等不加分析,匆忙投资;或是对投资标的、合作方不了解,为后期埋下安全隐患。二类是招标性风险。医院尤其是预算管理医院,在工程项目建设、医疗设备采购中没有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超标采购、萝卜采购,失去制约引发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行为。三并购重组类风险。随着新医改对医疗服务行业资本管制的放开,在医疗服务领域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的浪潮。但在资本投资的过程中,不少作为投资方的医院,忽视需求分析和科学调研,后期资源整合困难、效益不增反降,投资沦为“包袱”。

(三)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是衡量医院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医院财务活动中的现金流风险,可以从收支两个方面加以观察和探讨。在营收方面,存在医院内部职工利用职权为亲属或朋友等免费提供医疗服务的问题,“偷走”医院收入。而且,当前社会上病人拖欠费用、逃费等现象也屡屡曝光,拖欠、逃费等无疑会影响作为医院主要收入来源的诊疗收入,减少现金流入。在支出方面,对支出审批控制不严使医院内部超支严重,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超标采购等问题屡有曝光,还有部分人员利用职权侵占、挪用、贪污医院财产,威胁现金流安全。资产管理不严也使医务工作者在使用医疗耗材和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加珍惜和爱护,浪费问题严重。此外,债务结构的不合理、其它意外支出(如医疗事故纠纷赔偿等)也会影响医院的现金流安全。

(四)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应收账款所带来的坏账损失、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的增加。就医院应收账款而言,有学者(谭淑玲,2014)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事实上,应收账款正成为医院管理者比较头疼和棘手的管理难题,给医院的财务健康和正常运营带来了莫大的风险隐患。病人拖欠医疗费用、员工预借资金、医保机构不及时结算医疗费用、异地治疗为其他医院垫资等都可能成为医院应收账款的来源,如湖南媒体2015年报道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等5家湖南医院,被拖欠6个月总金额达3亿元的资金。如果对此不加控制和治理,放任自流,医院很有可能因为应收账款规模过巨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威胁生存。

二、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医院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控制薄弱

当前,不少医院领导还存在“重医疗,轻管理”的思维误区,对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不重视、不关心。这种失之偏颇的错误认识,使医院领导将精力与资源更多地投放到医疗业务上,而忽视了对医院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医院发展出现“一头大、一头小”的畸形局面,内部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限制了业务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二)内部控制混乱,财务管理体系羸弱

医院内部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财经制度,支出审批控制不严,存在超标准接待、超标采购、虚假发票报账、白条入账等违规行为,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资产管理不严,医疗耗材使用管理控制不严,随意放置、丢弃、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设备保养维修不善。财务信息不透明,内部监督弱化。

(三)外部条件复杂,财务发展环境脆弱

外部环境的不给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并且缺乏细化、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医院财务管理失去顶层规范。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卫生规划时,没有合理统筹分配资源,导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使区域之间过度竞争,降低了资源使用效率。此外,医保体系的不完善也给医院的资金结算管理等带来了风险。

三、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策略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积极防范应对财务风险

医院要正视当前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安全隐患。医院领导要提高对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纳入议事日程,融入到医院战略决策中去。建立起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全面、细致搜集医院财务信息,根据医院财务运营管理需求,以现金流量表的形式,及时准确反映医院的财务运行和安全状况,并对未来预期收益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加强短期财务行为预警。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梳理、筛选和建立出能够科学衡量和评判医院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体系,如资产负载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注重非财务指标的评价运用。健全财务风险应对策略,医院应当依据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加强风险信号检测。制定风险应急预案,构建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积极防范应对财务风险。

(二)健全内部控制,建立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财务组织,健全会计机构。医院应当建立起同自身财务管理需求相适应的会计机构,明确组织分工,规范职责内容,建立起完善的组织责任网络。对大型三甲医院,应当设立总会计师岗位,负责医院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绩效分析等工作,并参与重大财经活动决策和监督执行。合理编制预算,统筹资金安排。医院应当逐步建立起短期、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目标管理体系,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合理编制预算,加强对资金的计划管理。健全财经制度,加强收支管理。依据《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设计和构建医院财经制度体系,为医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提供科学指引和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支出审批,规范采购管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公务卡推广使用,加强资金结算管理。加强风险评估,健全资产管理。加强投资项目调研论证和风险评估,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党委监督职能,重大投资决策事项一律经过党政联席会。科学制定资产购置计划,严格资产使用,加强资产设备维护保养,妥善处置闲置资产、废旧设备和医疗废弃物,加强融资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此外,医院还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建设,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增强财务管理和控制水平。

(三)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优化外部环境

立法部门应当加快法制建设进程,为深入推动医疗卫生改革提供法律规范和指引。卫生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体系下,完善配套法规和政策,细化措施,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卫生资源的统筹规划,综合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已有资源分布情况等合理规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平衡发展,避免因资源配置不合理引发的恶性竞争或医疗缺失。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财政责任,完善预算拨款,健全医疗补偿机制,加强对医院的财政扶持和补贴力度。并且,政府应当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搭建银企平台,放宽资本准入,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医院融资问题解困。此外,政府和职能部门还应当完善医保支付体系,建立医保备付金,妥善解决异地结算资金垫付问题,探索全国医保联网结算。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将医疗消费信息并入个人信用信息,建立信用黑名单,惩治恶意拖欠医疗费的行为。

四、结束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严峻激烈的竞争形势,医院要审时度势,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和意义,提高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构建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积极有效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在承担医疗服务职能的同时,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公益性和市场化的有机平衡。

[参 考 文 献]

[1]岳昆.医院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8)

[2]耿华.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5(22)

[3]张嵘.浅谈如何加强医院财务风险控制[J].中国总会计师,2015(8)

[责任编辑:王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