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昕月

聚焦镜

中韩自贸区开启全球化世代区域经济新篇章

文/昕月

6月1日,对中国与韩国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刻。中韩两国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在两国建交23周年之际开启了两国关系的崭新篇章。

6月1日上午,应邀访问韩国签署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韩国首尔青瓦台拜会韩国总统朴槿惠,并转交习近平主席贺信。高虎城向朴槿惠总统转达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及良好祝愿,并宣读了贺信内容。

高虎城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朴槿惠总统的关心推动下,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仅用时两年多即完成谈判,尤其是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韩时与总统阁下达成重要共识,对协定签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签署和实施,不仅将提升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至新的高度,而且将进一步丰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朴槿惠对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表示感谢,请高虎城部长向习近平主席转达问候和祝愿,并转交她的贺信。

当天下午15时,在首尔君悦酒店举行了“中韩FTA签署仪式暨记者会”,高虎城部长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在中韩FTA协定文案上正式签字。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中韩自贸区——亚洲秩序的新生力量

当前,自由贸易协定(FTA)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2000年11月2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家总理朱镕基提出探讨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可能性的建议,并得到东盟国家积极响应。这是我国首次对外提出自贸区建设构想。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这是中国首次将自由贸易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两国建立FTA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在促进两国自由贸易发展的同时,协调推动两国贸易便利和安全认证成为重要课题。中韩两国应当在全面推进开放化水平的战略大理念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实现两国自由贸易背景下的最优综合效应。

从中国和韩国的FTA进展情况来看,两国都非常重视并进行了积极准备。在2004年9月中韩经济部长会谈时就“民间共同研究”达成了协议,2006年6月在中韩经济部长会议上达成了协议:2007年启动FTA官产学共同研究,到2008年6月通过5次会议协商和2010年2月两国首席代表间协议,在2010年6月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结束并签署谅解备忘录。2010年9月通过政府间事先协议、经济部长会谈、听证会、事先务实协议后,于2012年5月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中韩FTA协定谈判,2013年9月3日在山东潍坊举行了第七轮谈判,中韩双方已经就第一阶段的基本方针(Modality)达成共识,共涉及商品、服务投资、规范以及经济合作等领域。两国为实现高水平的商品贸易自由化,将取消 90%的商品关税。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韩期间,与朴槿惠总统共同提出进一步努力在年底前完成谈判的目标。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与朴槿惠总统在意大利举行会晤时,再次确认了这一目标。到2014年11月,中韩最终完成自贸区实质性谈判,与中澳自贸区成为中国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首批代表。至今年6 月1日,中韩FTA完成了理论、政策、外交、关税、贸易等各方面的制度准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虎城部长一锤定音,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由此开启了全球化世代东亚区域经济的新篇章。

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中韩双方而言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协定,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根据协定,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生效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6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署名文章《借力中韩自贸协定 共襄区域发展繁荣》。高虎城在文中指出:“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正如习近平主席和朴槿惠总统在互致贺信中所一致指出的,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将给两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实现新的飞跃,为提升两国合作关系构建制度性框架,而且也将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亚太区域经济融合迈出了重要一步。”

习近平主席和朴槿惠总统的贺信已经明确告诉了我们中韩自贸协定至少具有三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中韩自贸协定是推动两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近年来,中韩两国经贸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双方启动可行性研究时,中韩贸易额仅有900亿美元,2014年已跃升至近3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2.3%。目前,中国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最大旅行目的地国。韩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之一。中韩双边贸易额超过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超过了韩美、韩欧贸易额的总和。中韩两国政府都认为,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两国将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双边经贸将高度互补融合,从而为两国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中韩自贸协定将拉动中国实际GDP增长0.34个百分点,拉动韩国实际GDP增长 0.97个百分点。

二是中韩自贸协定是惠及两国企业和民众的大好事。具体来说:一方面,两国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机遇。比如,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最终将有91%的产品对韩国取消关税,覆盖自韩国进口额的85%。同时,韩国最终将有92%的产品对中国取消关税,覆盖自中国进口额的91%。中国的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机械设备等行业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对韩国出口成本,提高在韩国市场份额。韩国的机械设备、化工、液晶显示等行业企业,也将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广阔商机。在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双方企业的核心关注都基本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一些家电产品、日用化工品、韩国特色食品、服装、鞋帽等赴韩旅游购物或韩国代购的热门产品将更加便宜。例如,电冰箱、电饭锅、电炒锅、电烤箱、电磁炉、微波炉以及一些按摩仪、美容仪等将在10年内取消目前15%的关税。牙膏等口腔清洁用品将在10年内取消目前10%的关税,洗发沐浴产品和护肤品也将在5年内部分降税20-35%左右。海苔的关税将在10-20年内从目前的15%降为零,泡菜目前25%的关税将在20年内取消,鳕鱼、冻蟹等近90%的水产品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关税。许多服装、鞋帽产品的关税将在10-20年内从目前的约15%降为零。对韩国消费者来说,也将以更加优惠的价格买到来自中国的农水产品、服装和鞋类、家电等产品。例如,鹅、火鸡等部分禽类产品目前20-30%的关税将在20年内取消;目前关税为10-20%的鱼、冷水虾及虾仁等部分水产品将在5-20年内实现零关税;芹菜、豆类等部分蔬菜和菠萝、梨等部分水果的关税,也将在15-20年内从目前的30%左右降为零。服装和鞋类部分产品将在10-20年实现零关税。电冰箱和取暖设备的关税将在 10-20年内从 8%降为零。

三是中韩自贸协定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中韩两国是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两国经济总量占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总量的25%,货物贸易额占成员贸易总额的29%。两国建设高水平的自贸区,对于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鲜明的风向标意义。此外,中韩自贸协定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环境等“二十一世纪新议题”,并首次引入了地方经济合作内容。两国还将在协定生效后两年内,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的第二阶段谈判。双方在利益大体平衡的前提下,达成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和规制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将为亚太区域规则融合产生广泛的示范效果。国内外的很多评论都认为,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个重量级自贸区,中韩自贸区标志着亚太地区自贸区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今后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乃至亚太自贸区发挥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也将对两国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大陆经济融合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由于美国从未放弃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设立实质上是由美国主导的经贸集团,日本始终在“美国盟国”和“融入亚洲”的矛盾中徘徊,因此保持与韩国的良好关系符合中国在东亚地区重要的地缘政治利益。中韩两国的经济发展都较倚重外贸拉动,因此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中韩两国均由此深受美元政策的影响,因此双方实现货币直接交易至关重要。不但可以减轻外汇占款压力,同时可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中韩自贸区建设为传统的亚太地区经济秩序注入新的结构性变量,有利于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经济秩序。一直以来,亚洲政治经济秩序是建立在以美日为主导的、传统的产业分工基础之上,中韩两国的经济关系在东亚区域则从属于这一分工体系。今天,随着中韩FTA的正式成立和两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未来两国经济关系的日渐深化,中韩必将率先成为突破传统地区政治秩序的结构性力量。中韩FTA的正式签署已经表明两国对发展彼此经贸关系的需要超越了对维持传统地区经济关系的需要,中韩两国在地区经济关系的地位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具备一定的实力取代传统的地区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地位使得中韩正在成为改造地区传统政治经济秩序的新生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必将随着中韩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化得到巩固和加强。

FTA——中韩两国经贸合作的助推器

中韩自1992年建交后,在贸易往来、投资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不断深化,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中国海关统计,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时的贸易额仅为50.3亿美元( 韩国关税厅统计为63.8亿美元)。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韩贸易往来迅猛发展,贸易额大幅增长。2002年—2004年,中韩贸易总额增长率分别为22.8%、43.3%和42.4%,2007年我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和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国。2013年韩国首次超越日本成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2742亿美元,是1992年中韩建交之初的55倍。中韩两国均是世界上有分量、重要且负责任的经济体,2011年中韩GDP总量全球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十五,同时,中韩还是世界主要贸易大国。2012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暨中韩友好交流年,此间两国贸易有了大幅度增长。韩国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韩国合纤原料 ( 83%) 、石化中间原料( 73%) 、显示器制造装备 ( 62%) 、电池 ( 58%) 及平板显示器 ( 55%) 等出口产品高度依赖中国大陆,虽然这些产品经中国大陆组装后再出口至先进国家之比重高,但可能多少受中国大陆紧缩影响。

今年6月2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人民日报》发文时强调:中韩经济有着高度的互补性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双边经贸融合度与日俱增。双方联合开展的中韩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得出一致结论,中韩建立自贸区对两国经济增长将作出巨大贡献。基于这一共识,双方2012年正式启动自贸谈判,仅用3年时间就达成一个高水平的自贸协定,这是两国经济高度互补的重要体现,是双边经贸高度融合的客观要求,也是两国关系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出席6月1日两国政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招待会时亦表示:韩中自贸协定是考虑到两国国情实现利益均衡的协定,以长期和战略的角度为两国经贸合作方向构建制度性框架,意义重大。通过韩中自贸协定,两国将成为约12万亿美元规模的区域经济体,将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企业界人士发挥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最大限度地扩大韩国自贸协定的成果做出努力。

中韩自贸区的设立旨在为两国货物贸易提供制度保障,拓展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规范、稳定、可预期的框架,这对于中韩两国扩大对外贸易合作,推进亚太区域一体化战略具有深刻影响。其具体表现在:

1.进口成本下降,扩展经贸增长新空间。中韩自贸区启动,两国将对以产品品目为准90%以上的商品逐步取消关税,国内企业采购韩国产品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企业中间材料选择范畴扩大,中韩贸易规模将大幅提升。有研究指出,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对韩国经济的贡献则有望达到2%—3%。届时中韩有望形成GDP高达11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据中韩两国领导人商谈共识,受自贸区协定的影响,2015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将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实现双边经济增长的新跨越。

2.投资渠道通畅,注入区域合作新动力。中韩FTA协议主要涉及投资准入领域、投资方式与投资比例限制、投资便利化和投资者保护4项内容,有利于中韩两国之间形成稳定、互利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中国对韩国企业投资吸引力。韩资企业是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外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自贸区谈判中对投资协定的完善有利于促进韩资进一步流入、增强双方企业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中韩自贸区协定的达成将提升韩国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积极性,加强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推动韩国对华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扩大对韩投资创造条件,会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

3.经贸领域拓宽,增添转型升级新助力。一是中韩FTA协议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划定并扩大了合作范围,有利于我国加快引进韩国先进制造业技术、现代服务业以及环保领域的先进技术。二是贸易门槛的降低使我国民众能享受高质低价的韩国商品,特别是高端医药保健品、医疗设备、服装、家电电子等商品和高端医疗服务,从而会加剧国内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 倒逼国内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提升服务质量。三是出口渠道的拓宽使中外企业竞争将更为直接,在有利于我国优势农副产品和机械设备出口的同时,为适应韩国消费市场竞争,出口企业必须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可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4.文化沟通加深,加固交流合作新纽带。一是贸易协定提升中韩娱乐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为两国在娱乐文化的长期交流与发展提供保障,强化文化娱乐产品的版权保护力度。二是将深化两国在旅游观光领域的合作。中韩两国旅游市场规模必将进一步提升,韩国企业在今后也能参与中国人出国旅游方面的业务。三是在加强两国经贸往来的同时,必将提升对熟悉中韩两国文化的人才的需求,从而加强两国相互间文化教育的沟通,进一步促进双方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未来中韩自贸区将面临深刻挑战

目前仅就国际贸易而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家,韩国是第九大货物贸易国家,而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作为全球前四大货物贸易国之间并没有自贸协定。所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第九大贸易国签署的自由自贸协定,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贸易额和综合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推进中韩双边贸易便利化是大势所趋,但也应注意到中韩自贸区协议框架下,双边贸易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或困难。

1.双边数量和结构上的贸易不平衡日趋严重。中国对韩贸易逆差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797.9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以垂直分工为基本特征的两国贸易结构造成的。在过去的20年中,两国双边贸易主要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1992年韩国从中国主要进口初级产品、纺织品等,而到2011年,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机械产品、钢铁及其制品、矿物燃料、精密仪器、有机化学产品、纺织品、船舶、海产品、建材、汽车等产品,韩国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精密仪器、塑料制品、有机化学制品、矿物燃料、钢铁及其制品、汽车、铜及其制品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中国进口韩国高科技产品和为现代汽车中国制造商采购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数量增长迅猛。

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双边贸易领域的趋同性日益凸显,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多边共同市场的增多和人民币升值,双边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加之,与韩对华出口贸易产品相比,中国对韩贸易产品的价格弹性相对要高,在国际市场发生波动时,更易受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

2.两国政经关系较为复杂,双边贸易常受时局影响。过去中韩两国尚未建立自贸区,这一制度安排与法律基础的空缺使中韩贸易合作易受到两国政治、外交和民间摩擦行为等的影响。在缺乏政治认同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合作战略目标模糊不清等问题,使得双边贸易合作易处于被动局面。在中韩FTA正式达成之后,未来中韩两国的政经关系亦将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利用自贸区意识达成合作共赢,减少政治阻力和贸易摩擦将是两国必然面对的重点和难点。

3.受敏感领域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双边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中韩都是内需不足、储蓄过旺,所以都对于外部的出口有抵制或者说存在一种压力,韩国最突出、最敏感的是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2007年,中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是13.45%,最高关税率是65%,大部分农产品的关税率范围是5%—25%;而韩国农产品进口的平均关税率是53.69%,最高关税率可达 847.4%,大部分产品的关税率处在5%—10%和20%—30%两个区间内。

韩国综合运用关税配额、特别保障措施关税、关税税额审查等措施对农产品实施保护,尤其是实施农产品进口配额招标的韩国流通公社,在招标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做法,如保证金制度、合同条款问题、检验检疫规定等。在双边贸易便利化推进过程中,可能会对双方农业产生不对称影响。客观地讲,中国将会更多地向韩国输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而韩国将会更多地向中国输出加工型农产品。韩国基于可能更多地从中国进口农产品、地理上的邻近、农业结构和消费者喜好的相似性以及相异的农产品竞争力,认为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会削减本国农业生产。中国则认为,两国农业是竞争和互补的关系,鉴于不断减少的农业人均资源、内需压力、韩国其他自贸伙伴的竞争、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进口成本以及多样化的海外市场等因素,中韩自贸区框架下的农业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不会对两国的农业产生特别显着的影响。

对中国而言,当前正面临着制造业等方面开放的压力,如石油化工,中国整体生产量大于韩国,然而,竞争力却弱于韩国,这主要是由于管理能力的缺乏、高生产成本、低集聚率、技术进步慢、研发投入少等原因造成的。而韩国在生产技术、价格竞争、成本、管理控制、产品结构等方面具备相对优势。考虑到中国出口至韩国的石化量少,加上韩国国内市场的缓慢扩大,中国出口至韩国的潜力是有限的;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市场供应短缺,关税降低将进一步扩大韩国对中国的石化产品输出,尽管这种输出扩大会因中国企业扩大生产容量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然而由于石油化工行业利益复杂,而且涉及到经济安全问题,因此双方贸易便利化进程的推进存在不少瓶颈。

4.中韩两国贸易出口均对日美市场依赖度较高。据亚洲开发银行2011 年亚太地区国别指标统计显示,2010年韩国对外出口的前三位国家分别是中国 (1254.7亿美元 ) 、美国 (460.0亿美元 )和日本(260.4亿美元),占据韩国进口总额前三位国家为中 (756. 9亿美元)、日本 (685亿美元 )和美国(427.3亿美元);而中国对外出口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 (2836.8亿美元 )、中国香港(2182亿美元)、日本(1202.6亿美元) 和韩国(688.1亿美元),进口中所占比例前三位的国家为日本(1763亿美元)、韩国(1380.2亿美元 )和美国 (1019.6亿美元)。韩国贸易进出口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的同时,能够转嫁对华贸易压力于美日;而中国贸易出口高度依赖于美日市场,经计算,2010年中国对美日市场出口份额占据中国出口总额的26%。事实上,两国贸易出口空间结构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受地理位置、对方市场规模、商品结构、经济特质等因素的影响。双边外部市场的强大贸易引力一方面在扩大贸易规模、优化出口结构、缩减经济风险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同时,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会滞缓双边贸易发展进程。反过来讲,中韩自贸区建设将会有效地促进双边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中韩自贸区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个重量级自贸区,标志着亚太地区自贸区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今后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乃至亚太自贸区发挥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也将对我国多边贸易谈判贡献正能量。

面向未来,商务部高虎城部长表示:“中韩关系登上了更高起点,我们的眼界应该更加广阔,我们的目标也应该更加宏远。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既是一个圆满的句号,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可以再创新、再发展,还有更大潜力和空间。我们要以实施好中韩自贸协定为契机,推动亚洲各国提高开放水平,构建开放融合发展格局,让亚洲宽广的大陆、辽阔的海洋成为中韩合作的大舞台,把两国美好梦想融入更宏伟的亚洲梦,为实现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繁荣作出更多贡献。”

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