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石宇凡 张皓然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不断壮大的4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持续提升,文化走出去新格局逐渐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6.0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然而,在这个鼓舞人心的数字背后,中国文化产业人才缺口依然巨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进度慢、模式老、教育素材落后等问题十分明显。本文拟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关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向,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模式。

新时代文化产业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

(一)国内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笔者就国内文化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岗位典型任务、岗位能力与知识需求、现有人才与岗位匹配性等内容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总体表明,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现有的人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调研分析的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从岗位任务分工的角度来看,我们把文化产业人才分为两大类:一是创意人才,即通常意义上的行业技术型人才,该类人才主要从事文化产品内容的创意及设计。这种人才类型的关键特征是其文化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就是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能力。由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紧密结合,这类人才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使原始的文本和创意必须通过他们的技术手段才得以转化为文化产品;二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能够对产业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把握,从而制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拔创意人才,对策划、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统筹和运作,并能站在行业的角度审视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这种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熟悉金融领域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水平。这种人才类型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将专业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联系的能力。

2. 文化产业人才的市场现状

目前国内文化产业人才的市场现状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不合理:一是从业人员类型结构不合理。行政类、专业艺术类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比重过低;二是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类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较低;三是人才在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合理。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及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层”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偏小,且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调查还显示,以下五类人才特别紧缺:一是既熟悉市场又懂文化的经营者,既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又懂得市场营销的大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和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外向型经济管理人才;三是熟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具备经济、法律、金融、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熟悉资本市场运作,具有较强资本运作能力和资本市场风险防范能力的投资管理人才;四是熟悉现代新型媒体和高科技传媒手段的文化专门技术人才;五是思维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创意策划人才等。

3. 文化产业专门性人才的未来市场需求

调查表明,市场和行业对文化产业专门性人才的需求呈急剧扩大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行业规模来看,文化产业的行业结构细分为10个大类、50个中类、120个小类,加之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文化+”等概念的出现将传统行业与文化产业的界限越拉越近,大量出现的产业融合现象使得文化产业跨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第二从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来看,文化产业有其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近年又出现了跨行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但文化产业中的现有人才水平有限,缺乏创新,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培养专门的经营管理类人才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需要。

4. 高校文化产业类专业的建设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共有118所。从地域分布来看,开办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的院校遍布全国七大地理区域,布局广泛,综合调查其共性特征如下:

第一,从专业成立时间上看,大多较新,大部分成立于2000年以后;

第二,从专业院系归属上看,有归属于经济类、管理类院系的,也有归属于人文类、艺术类的,还有归属于语言类的,五花八门,并不统一;

第三,从专业培养策略而言,各院校结合地区和自身特点,大致分为两种趋向,一种是具体地依赖于特定的优势行业发展,为特定的单个或几个行业培养经营管理类专才;另一种趋势是虽有一定倾向,但并不拘泥于特定行业,而是试图从各个行业中寻找共性,培养适应性更强的经营管理类通才;

第四,从招生情况而言,虽总体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但公众对该专业认知不高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第五,从就业情况而言,大趋势上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与人力资源市场上企业对该类人才求贤若渴的需求现状相互矛盾,反映出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缺乏特色、教学方法陈旧、专业师资缺乏等缺陷。

(二)新时代文化产业人才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当前时代背景、行业需求和市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归纳为创意形成能力、创新转化能力、营销传播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四个层面:

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呈四阶金字塔型。创意形成能力是文化产业人才的专业基础能力,是文化创意产品构思、设计、生产、推广所必须具备的最 核心基础能力;在创意形成能力的基础之上,文化产业人才的第二层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是创新转化能力。是指文化产业人才需具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创意、点子等转化为文化产品(服务)载体,使之具备商品化、规模化、产业化潜质的能力;第三层能力是文化产业人才的职业上升能 力,即营销传播能力。它需要人员具备高效科学系统的营销能力、熟练使用营销和传播工具,来完成文化产品(服务)的市场流通任务,它也是文化产业人才从基础性人才向管理层乃至决策层上升转化的关键能力;第四层能力是文化产业人才的职业拓展能力,即创业管理能力。它是指人员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和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完成创业公司的初创、成长、壮大这一过程的企业管理能力。

这四种能力呈阶梯状上升趋势,体现了文化产业人才的能力提升规律,符合人才的职业发展轨迹。初级人才在具备了第一层能力后,在从业过程中可逐步累积和学习第二层能力,并完成从底层员工到项目负责人、小组组长等初级管理岗位的晋级;在形成第三层能力后,可以实现到部门负责人、管理团队成员等中级管理岗位的晋升;最终获得第四层能力的人才,可实现职业经理人、创业企业家等高级管理岗位的职业目标。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及不足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发轫于西方国家,这些国家的高校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梳理,可以探勘我国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上与发达国家的共性和差异。

(一)国外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1. 美国:以产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链

美国非常注重以产业为导向的人才链建构,即强调学生的能力,主要以文化产业岗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行为能力。一方面重点培养“创意核心群”人才,这些人是艺术设计、图书出版、媒介经营、娱乐产品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创意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创意专业群”人才,这些人是策划、管理学等方面的人才。在这个人才链中,应用型和高端创意人才各司其职,两个核心群之间相辅相成,“创意核心群”提供创意,“创意专业群”则提供技术管理、金融操作、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在美国企业内部也有针对公司人才培养的各种规划和相应的培训,甚至还产生了第三方人才培养服务机构,打造完整人才链的培养机制为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2. 英国:“政府+高校”共赢的人才培养方式

英国政府十分看重文化产业人才的教育。英国政府通过各项法规政策为本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便利;而英国高校则借政府扶持之力,为英国的文化产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的人才。英国文化部门与多所高校合作,设立创意产业高等教育论坛,定期邀请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政府官员、文化产业类企业人物,就英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交流。政府还鼓励有成就的艺术家深入到学校中,担任学校的指导教师。英国高校还及时掌 握社会的需要,他们根据产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将整个人才培养纳入到文化产业链中。此外,英国高校还借助政府的力量,为从事文化产业的青年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鼓励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将学习研究与创业相结合。

3.日本:重视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尤其重视“内容原创力”,重视本民族文化。伴随着“文化立国”的口号,日本高校在培养文化产业类人才时更注重传统文化的注入。他们将本国的生活方式、传统艺术、风俗习惯等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传统”中再造文化新空间,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及不足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口逐渐变大。早在2009年7月22日,我国就推出了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规划”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的极其匮乏,特别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极少,接下来要设立专业的文化产业学校或在高等院校设立专门的学院来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到目前为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100多所国内高校开办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目前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都注重“实践性”,看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强调与社会的“零距离”.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对文化产业类人才培养有突破性的进展,但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理念,我们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中宣部、文化部等部委联合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开展了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由于文化产业的范围大、覆盖面广,很多高校都无法对文化产业做出清晰的定义,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第二,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结构不符。近十年来,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类专业或新创办了文化产业高校,这导致了专业设置的重复性很高,学生走出校门后竞争力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不停扩张,一些高校没有重视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专业设置无法得到及时地调整,致使开设的专业与产业链脱节。

第三,教学设置不够规范。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的复杂性,高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类课程时会出现众多交叉学科,因此产生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等问题。此外,课程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更新、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没有及时的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导致了课程设置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目前各个高校在教学课程上进行了“百花齐放”式的探索和试验,但在教学规范化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本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许多高校多是基于现有的师资力量和优势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和随意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忽视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和市场需求,也缺乏对其他院校课程设置体系的比较和考察,科学性较为欠缺。如浙江传媒学院“全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课题组编制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报告认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比较具体的问题表现为:教学计划的逻辑性、合理性和延续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尚缺乏一套内容规 范、权威性强的统编教材;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尚较为稀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四,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素养”欠缺。很多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都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或是认为文化素养仅仅是大学的公共基础类课程,从而造成了对“文化”的误读。人文自然科学、历史传统知识被排除在了人才培养外,而这些“文化”恰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丧失了这些文化我们就不可能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文化产品。目前国内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其应用性专业的性质和交叉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既懂文化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文化产业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在文化生产、文化管理、文化市场营销等工作一线从事策划、生产、核算、控制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因此,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能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 而应寻求一种创新与突破。然而,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高校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依旧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在授课中照本宣科,将原本富有启发性的知识变得枯燥无味,知识传递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形成。

第五,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受学科本位的影响,目前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强调文化产业理论学习,以文化产业学科体系为线索,重点传授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文化产业管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可能基础较为牢固,增强了自我适应的能力。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轻动手操作”,缺乏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形式少、比重小、内容窄、实验设施陈旧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实际技能的形成,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时代文化产业人才

培养模式的变革

对现阶段文化产业人才能力素质结构及国内外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 总结,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时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符合国内创新创业时代背景、高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律。

(一)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内涵及意义

文化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形成“创意人才”脱颖而出、“创意产品”层出不穷、“产品转化”机制完善的良好氛围和资源条件。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在这样一种客观需求的背景下创新设计出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

1. 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向市场推放

以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为基础,将高校内的各相关专业按产业链布局,专业各自承担产业链中的创意创新、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的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将校内师生创作出的创意作品在校内教学实训环节孵化为文化创意产品,再把创意产品转化为文化创意商品,将师生文化创意作品全面推向市场,并以市场经济的力量反推师生的文化创造激情,由此实现三个阶段的良性循环。无数次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经过市场检验的文化创意产品才能创造相应的价值,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置于市场的大环境中是一条必由之路。

这种新模式在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行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意作品阶段,核心点子形成并经过创作、包装形成完整的创意作品。第二阶段是创意产品阶段,通过创新的思考和探索,将师生创意作品转化为产品载体,这是整个过程最需创新能力的环节;第三阶段是创意商品阶段,通过合理的市场转化机制,把创意产品转化为文化市场上可以流通的商品,并交由市场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教学与市场接轨的过程,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最薄弱的环节。

2. 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意义

实现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转变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创意无市场、有作品无销路”的局面,为高校文化产业专业链中各专业师生开展文化创意研发注入强大动力;二是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可以充分展示高校的产学研成果;三是为文化市场经营管理等文化产业经管专业的师生搭建良好的校内实训平台;四是通过合理化的市场行为为学校和师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凸显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五是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能进一步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实践应用

1.文化产业专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

根据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专门性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图及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规律,将文化产业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梳理为三大能力,即文化鉴赏与创意能力、创新生成能力和营销运营管理能力。

文化鉴赏与创意能力是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文化资源、文化产品设计开发的审美能力。作为一种基础能力,它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人际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创意是文化产业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文化创意产品构思、设计、生产、推广所必须具备的最核心能力。创新生成能力是培养学生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将校内的创意作品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商品化、规模化,最终形成产业化的能力。营销运营管理能力是是经管类专业学生所必备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嗅觉,能根据市场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进行开发,使之成为文化商品,并能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和综合管理的能力。

2.文化产业专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我们把学生三大专业核心能力的习得分为三个阶段,即“创意——创新——创业”。创意是源头,是为培养学生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使学生具备进 一步挖掘、传承和整合文化资源的能力;创新是创 意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是培养学生具备从创意作品转化为创意产品的能力,这也是“善商”的一种体现;创业是一个指向和终极目标,学生毕业后可能只有极少部分能实现自主创业,但作为培养的一个指标,学生因为自身具备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在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可能也会达到这一目标。此外,广义的“创业”并不仅指创设企业,它也是一种劳动方式,一种持续的发展过程。在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在每一个岗位上的成长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时代背景下,创新作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应始终贯穿于人一生的发展中。

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的是,新时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高度市场化和资源密集化 的人才培养路径,它的落地实施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专业学科建设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将社会多方的育人资源整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多方合力,才能培养出高度市场化的实用型人才。因此需要构建有效的合作育人机制来支撑该模式的落地。

新时代文化产业人才

培养模式的推广

首先,通过国内多所大学对新时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可以看到,这种模式式以产业链带动专业链,以专业链服务产业链,既符合高校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又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基于该模式基础上构建起的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手段、课程开发和设置、实训条件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互成体系又各成体系,适合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局部或全面进行推广运用。

其次,该体系的推广有利于提升我国高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文化创意及其作品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可以使创意、生产、发行各环节一体化,把产品推向市场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有利于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丰富的文化商品,丰富国内文化市场的商品供给量。是高校办学效益的综合体现。

最后,该体系的推广有利于高校形成智力转化的内生机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创意如果不能及时转化为 实践,其价值将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创新和创意的时效性更强,往往创意在时空转换的过程下,转瞬之间就失去其价值。高校学生处于创新能力强、创意想法多的时期,形成的创意如果没有办法及时转化和受到版权保护,很容易遭到社会抄袭,对于高校和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只有在高校内形成智力转化的内生机制,以市场化路径加以利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否则这些最稀缺的资源得不到开发,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和高校人才的创新基础都会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