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语》中关于志、学、行有着多种解释,三者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有机统一的。本文试从三者的含义、关系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论语》;志;学;行;关系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28-02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撰录而成,是一部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经典之作。《论语》中多次谈到志、学、行,这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即立志当先,学与行结合,三者有机统一。

一、志、学、行的含义

(一)志

志者,心之所之也。儒家非常重视理想志向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君子必须立志、明治。《论语》中仅“志”字就出现了十七次,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告诉大众即使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要确立坚定的志向。又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曾子告诉大众要胸怀广阔,意志坚定,因为使命重大,路途遥远。不仅《论语》强调立志,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诸葛亮集·诫外甥书》)王勃也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苏轼则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

《论语》中关于志有不同的解释,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孔子曾屡次与弟子谈论志向,询问弟子志向,激励弟子树立志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就记录了一次孔子与弟子谈论“志”的情形。子路是以勇立志,冉有是以富立志,公西华是以礼立志,曾皙是以美立志。四人志向不同,但孔子的评价是:“亦各言其志也。”

(二)学

“学”也是弟子和孔子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语》就是孔子和弟子的“学记”。“学”字在《论语》中共出现六十四次①,但孔子并没有明确定义学的内涵。

《论语》第一篇就是《学而》,第一个字就是“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明孔子是好学、乐学的。在孔子看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所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讲学是孔子很担忧的事情。

通观《论语》,不难发现孔子是十分重视学习的。孔子所谓的“学”,绝对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学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即文献、德行、忠诚、守信。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艺即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说明孔子所谓的“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容,而学习的方法也不一而足。一是“学”须时时温习、练习—— “学而时习之”;二是“学”须常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是“学”须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的目的则是行道——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志于道”(《论语·述而》)。

(三)行

行即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也可称之为修。就此而言,行也是多层次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这是君子的气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②这是君子的品格。“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无违仁德之行。

二、志、学、行三者之关系

(一)立志当先

志者,心之所之也。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先立志而后行。

1.志于学——树立学习的志向。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③《论语》第一篇就是《学而》,第一个字就是学。孔子自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述一生从十五岁志与学开始,不同阶段所达到的思想境界:三十岁学有所得,立身处世,打好基础;四十岁学有所成,通达事理;五十岁更进一步,明白有些事非人力所能达,知道天命之学;六十岁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七十岁则进入了一种自由的精神境界。孔子十五岁时“志于学”,且笃于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正是由于孔子树立“学”的志向,才能笃于学,并且不断进步。孔子“志于学”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学习是一个人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成功的必然要素。只有确立了学的志向,才能学之不厌。

2.志于行——立志实行儒家伦理道德,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也必须符合儒家伦理道德。孔子强调:“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君不君,臣不臣”的事例数见不鲜。孔子在那个诸侯纷争的年代,企图推行儒家的礼乐伦理道德,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仍然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即使面对危险,他仍不改初衷。“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面对桓魋和匡人的围困,孔子仍然坚守儒家的礼乐文化。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孔子不仅自己推行周礼,也要求自己的弟子遵从周礼。对于弟子不合乎礼的行为,他先是劝说,劝之不行则公开声讨。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季氏祭泰山是一种僭礼的行为,当时冉有为季氏家臣,孔子让冉有阻止。“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冉有成为季氏的爪牙,孔子让弟子们公开声讨。

(二)学与行的关系

“学之为言效也,”这意味着学包括知和行两方面的内容。④朱熹认为只学习《诗》 《书》 《礼》《乐》还不能叫“学”,“学”必须要“理会为学之道”,理会为学之道就意味着行。知行统一,学行结合。

1.行重于学

《论语》中是很重视学的,但更重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孝悌 、谨言、诚信、仁爱这些为人之德行能做好,还有余力,才可以学文献典籍。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重德轻色,忠孝诚信,皆是德行。能为之,即是学,此学之道,亦为学之本。

2.学行结合

《论语》中学重于行并不意味着行而不学,二者必须要结合起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在孔子眼中,志不在物,谨言慎行,就可以称为好学了。敏于事,就是做事敏捷,行之迅疾也,如此才可谓好学。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即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自身修养,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在人前装模作样。显然孔子提倡学行结合的治学态度。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以《诗》来起步,以礼仪来立身,以音乐来完善自己。在孔子看来自,《诗》《礼》《乐》都是学习的内容,而且在孔子时代,《诗》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作为一部道德教科书。就此而言,学与行是结合在一起的。

在《论语》中志、学、行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缺一不可。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行仁是儒家的追求目标,行仁必备的要素即是:学识广博,志向坚定,急迫钻研,切实思考。这就告诉大家要把志、学行统一起来:立志当先,学行结合。唯有三者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仁”的价值。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8页。

②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8页,第54页。

④周元侠:《朱熹的〈论语集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钱宁.新论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5]姚式川.论语体认[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周元侠.朱熹的《论语集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姜同绚.孔子论“学”之研究[J].群文天地,2013,(4).

[8]孙俊红.论孔子的志向观[J].河北学刊,2013,(5).

作者简介:

崔慧敏,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研究生,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