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古诗词英译过程和英译译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心智哲学视角下的古诗英译的侧重点明确,强调意向性和心身随附性。心智哲学与语言认知和翻译活动都有强烈的互动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古诗词英译的全过程要注重意美、音美和形美,通过译者对古诗词英译全过程的准确把握,让古诗的美充分呈现,达成对译法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心智哲学;古诗英译;译法;英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12-0125-02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心智哲学关照下的唐诗英译过程研究”,编号:19WLH10。

一、引言

在语言研究领域当中,心智哲学的起始时间较早,在西方国家心智哲学的影响力较强。但反观心智哲学在我国的应用,目前还尚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围绕心智哲学展开深度分析,将其运用到古诗英译方向,望能够借助心智哲学的核心内容为古诗英译指明方向,突出的是围绕语言领域的关联关系,让心智哲学与翻译领域结合。

二、心智哲学视角下古诗英译的侧重点

心智哲学视角下古诗英译要找准侧重点,从心智哲学的本质出发,完成对古诗英译,让古诗的美可以跨文化的传递,在深度的交流中凸显出古诗的意蕴。为了进一步的挖掘古诗英译在心智哲学下的特点,要从意向性和心身随附性角度出发,具体如下。

(一)意向性

在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翻译过程强调意向性的特征,以此来定位一个精准的研究视角,从而达成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要求与目标。意向性强调的是一个特定的意向态度,态度如何会对翻译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古诗英译为例,针对作品本身的翻译过程是要侧重形还是侧重神,又或是形神兼备,这是翻译的难点所在,也是一项意向性表现的主要方向,达成一种跨文化的情感共鸣关系,则需要对该理论视角诠释和传递的主旨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做到在理解表象的基础之上,也可以了解和感知深刻的内容[1]。在古诗英译的过程中,不同译者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不同,自然得出的译文也会有所差异,但始终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译者在向读者介绍古诗的过程中要基于心智哲学要求下的意向性,诠释古诗的内在美。

(二)心身随附性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很多翻译的过程都是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以心身随附性来进行解读。如果从随附性的角度出发,古诗翻译的过程是译者与古诗本身的对话过程,将“译者主体”的视角附加到“作者主体”,完成主体的转换之后进行翻译的过程[2]。但要注意翻译的主体的切换也仅仅是指角色的变化,围绕翻译过程展开,诠释的核心依旧是要以在古诗的情感传递为主,展现古诗的独特美感。

三、心智哲学视角下古诗英译过程的解析

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古诗英译过程进行解读,发现古诗的英译要以意美、音美和形美为主,突出古诗的独特魅力。翻译的过程是呈现古诗美的过程,想要达成跨文化的交流目标,极其考验译者的综合能力和诠释效果。

(一)古诗英译的意美翻译

古诗本身由于创作的背景不同,作者的情感表达不同,有其自身深刻意蕴。虽然我们可以从古诗的文字解析当中剖析其中传递出的情感,形成一种基于情感层面的共鸣,结合历史,加强感知。但在跨文化的传播视角出发,古诗当中蕴含的情境则需要通过翻译来具体诠释,重视意美的呈现,是古诗翻译要把握的关键点[3]。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许渊冲先生对其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翻译“Grieved over the years,flowers make usshed tears;Hating to part,hearing birds breaks our heart.”不仅仅诠释了古诗的创作背景,更是将当时的作者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译者的译文既表现了写实的内容,也让古诗词的意蕴美充分展现出来[4]。

(二)古诗英译的音美翻译

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独特的音美特征,行数、节奏、押韵等等都有明确的范式和基本要求,在唐代诗歌的发展高峰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经典之作。但如果从更深远的意义出发,也可以看到古诗本身就是源于音乐,音美的特性不容忽视。在进行古诗英译的实践中,既要肯定意美的价值,也要将古诗的音美进行诠释,以此来呈现古诗的韵律性,让古诗的跨文化传播更有序的展开。以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一)》为例,许渊冲先生为了凸显出古诗本身的音美这样翻译:“Each seed when sown in spring,Will make autumn yields high.What will fertile fields bring?Of hunger peasants die.”在开展英译的过程中突出音美的特征,更方便受众的理解与认知,也让古诗本身的音美更生动的诠释,足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下的功夫[5]。

(三) 古诗英译的形美翻译

古诗词的形美的呈现,与意美和音美有着直接的关联属性,本身是为了进一步呈现出古诗的意蕴,让古诗本身的鲜明属性得到呈现,让古诗的美可以被更多人理解。既要注重其中的深刻意蕴的表达和诠释,也要让形美的价值突出展现。因此,在开展古诗词英译的过程,也要将更多地侧重点放在形美方面。例如在孟浩然的《春晓》英译中,许渊冲的译文:“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After on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从译文的呈现方式来看,且每一句分为八个音阶,不同的音阶形成了四个抑扬格,形式上的统一关系的搭建,本身让古诗英译的特点更加鲜明,既保留了古诗词的独特形美特征,也让内容表现得更加精炼与整齐[6]。

四、心智哲学视角下古诗英译过程的译法思考

(一)把控整个翻译过程

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传承实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今天,如何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对外传播,经典作品的英译过程是重要一项。我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以翻译实践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标,也出现了诸多的翻译大家,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古诗英译则是其中一种方法。但对于译者而言,要把控整个翻译的过程。一方面,注重语内翻译的过程。语内翻译强调对古诗本身的深度理解,要从古诗的背后看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作者创作古诗的情感特征,从而深度理解古诗的意蕴,达成语内的翻译目标;另一方面,语际翻译。古诗英译的过程不单单是对内容的直白的呈现,更是要结合不同的语境来进行灵活的翻译处理,译者主体作为翻译过程的主体,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对古诗情感的理解情况,组织好语言进行内容的翻译和诠释,以此来对古诗词的形美、音美和意美有充分认知[7]。这种以古诗为核心的高层次的翻译尝试,符合现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需要,也是译者要掌握的基本方法。

(二)增强翻译的适用性

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古诗英译的过程要符合心智哲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迎合我国古诗英译的发展方向,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理论十分契合古诗英译的过程。对该理论强调的核心要点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译者在开展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的自然选择,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整个过程。为此,译者在古诗翻译的过程中要以适应性为核心,发挥意向性的根本目标。译者只有在开展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更倾向于目的语读者,才能够发挥出有效性与核心价值,达到古诗英译的目标,完成对古诗内涵的深刻诠释,将其中的层次性和意蕴美充分展现出来。这里提到的适用性的基本原则,符合翻译要求,是译者在古诗翻译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内容,为我国古诗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明确方向。

(三)加深对古诗的深度理解

译者作为古诗的翻译主体,其自身对古诗的理解直接影响着翻译的效果。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译者主体的价值不容小觑,主体性要通过多途径来具体诠释和表现出来。在开展古诗英译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古诗的形式和韵律特征,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而非单纯的以文字的直译为主,这显然有违译者的初衷。古诗本身的特征鲜明,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译者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不同,自然所呈现出的翻译内容也会出现明显差异。但无论是谁,在古诗英译的过程中都需要高度重视古诗本身所传递出的内涵,以不同形式来诠释古诗所想要表现出的深刻意蕴,在根本上诠释古诗的美,最终让古诗可以在跨文化的传播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的呈现 [8]。

综上所述,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古诗英译的过程极其考验译者所使用的方法,从许渊冲的翻译方法来看,符合对古诗英译的形美、意美和音美的特征。从译法的角度出发,尝试对整个古诗英译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完成对译法的深层次的解读。结合现有研究结果和当前译者对古诗的英译过程,从心智哲学的视角提出具体的古诗英译方法。

参考文献:

[1]贾晨.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角度赏析古诗英译——以李白《望庐山瀑布》许渊冲版本为例[J].青年文学家,2020,(29):61-62.

[2]乔玚.评价理论视角下《玉阶怨》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03):78-82.

[3]王飞华,龙思宇,李美青.古诗互文修辞的英译研究[J].青年文学家,2020,(26):41-43.

[4]滕雄,文军.杨慎《临江仙》英译策略的多维描写研究[J].民族翻译,2020,(04):76-84.

[5]邹璐璐,王健.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古诗英译——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8):105+107.

[6]孙薇薇.《红楼梦》卷首诗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校园英语,2020,(30):239-242.

[7]李红绿,袁思情.传播学视角下古典茶诗英译策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20(03):79-83.

[8]黄钰雯.译者主体性在古诗英译中的体现[J].北方文学,2020,(12):105-106.

作者简介:

胡玢,女,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