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韦华

【摘要】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西部的开发与艺术家逐渐进入西部特别是西藏地区工作与学习,民族美术题材开始逐渐兴起并成为彼时重要的美术创作内容。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民族政策的发展与绘画自身的需求,民族美术题材逐渐成为展现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在民族题材中不仅仅呈现出少数民族地区淳朴的民风与美丽的景色,其中少数民族的建设与发展也成了彼时艺术家的重要表现题材。“路”作为区域与区域之间交流的载体,在少数民族建设时期也是十分重要的建设方向,因此“路”这一主题也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当时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共识。本文通过对李焕民先生的作品进行图像分析,既总结归纳当时少数民族美术题材的创作规律,又对其版画中的母题——“路”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新时期;民族题材;版画;路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92-02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其中作为十分重要的民族之一的藏族,有着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形态,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景观与自然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西藏和平解放并进行相关的民主改革之后,文化部门开始组织相关人员进入西藏,一是为了西藏能够更好地建设与发展;二是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使文化进行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着名版画家李焕民先生自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后便申请进入西藏,李焕民先生曾提道:“公路以外就是农奴制社会。”[1]这样的语言表述,十分清晰也十分肯定地表达出了“路”在李焕民心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在李焕民先生的作品中,他不仅仅着眼于西藏地区美丽的风景,而是将风景与改革后西藏的变化与发展联系在一起,以风景的表现形式呈现出西部特别是藏族人民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发生的重大改变。

李焕民先生的创作风格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个人风格,自新时期以来,画家笔下所呈现的西部特别是藏族题材不再与之前仅仅表现人物或风景相雷同,而是创作内容变得更加丰满,画家一是通过呈现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间接表达出社会主义对于藏族发展的推动力,而是通过呈现藏族人民的形象,特别是呈现出藏族人民坚毅、淳朴、剽悍的性格特征,使藏族之外的人民对其有更为详尽的认识。从艺术家自身出发,艺术家描述藏族题材也是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

虽然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多为风景画,但风景画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始致力于表现我国建设的新成就与新景观。在第二届全国美展召开之际,作为美术界的权威评论或者可称之为风向标的《美术》杂志,在参考各界以及众多美术家、评论家的意见后,曾在杂志中提到艾中信、董希文、关山月的作品并给予了十分重要且正面的评价,这三件作品分别是《通往乌鲁木齐》《春到西藏》以及《新开发的公路》。

艾中信一生追随徐悲鸿,提倡现实主义并主张创作应该立足于生活。董希文曾受到过毛主席的赞誉且其绘画风格也是以立足于现实表现生活为主。关山月一生致力于现实主义创作。除上述三人均坚守创作主义高地之外,这三件作品中也呈现出许多相同的元素,在这些画面元素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彼时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路”。

艾中信先生之所以创作出《通往乌鲁木齐》,是因为他曾在20世纪50年代在位于乌鞘岭的兰新铁路建设队伍中进行工作与学习,这条铁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铁路,也是西部地区十分重要的建设成就。

正是这样十分特殊的工作与学习经历,使艾中信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于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以及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创作了这幅作品。

《通往乌鲁木齐》画面以连绵不绝的祁连山脉为背景,由画面左前景一直延伸到画面右后景,这样的描绘方式既体现出我国山河的壮丽也体现出彼时修建铁路的艰辛。在画面下半部分,艾中信先生以其超高的绘画技巧描绘了建设铁路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连绵的山脉、沸腾的人群以及呼啸的火车构成画面的主体,凸显出“路”在这件作品中的重要性。

艾中信采用横向构图以及环绕的山脉,使得观者在观看此画时被场景所环绕,更加激发观者的澎湃心情,使观者走进画中,走进作者心中,体验那时建设西部的热情。

而董希文先生的《春到西藏》是其在20世纪50年代曾参加中央人民政府牵头进行组织、策划的让我国的人民代表到各地去慰问坚守在我国边疆的人民解放军,董希文正是参加慰问团并体验其在边疆的日常生活之后进行创作的,画面以大量的笔触呈现出西藏美丽的景色,而在画面中间用简洁有力的画面语言呈现出横贯其中的公路,近景处的人们正在翘首以盼公路上呼啸而过的车辆,人物脸上喜悦的表情、公路上车辆的描绘,均表现出公路对于西藏建设的重要性,更是西藏人民翘首以盼的建设成就,也是西藏推翻农奴制之后新生活的开始。

这正是董希文绘画的巧妙之处,避开了当时大部分画家所采用的直接表现西部各种建设现场的描绘方式,而是通过表现藏族同胞的喜悦之情以及其身躯动作呈现出画面主题。

画面中远处连绵的雪山、近景处烂漫无比的田野风光以及房屋、鲜花,并通过呈现天空中的白云将画面组合成S形的画面结构。如果说整个画面组合成了一个大的S形结构,那幺画面中心的公路则是一个小S形结构,这也是董希文的《春到西藏》中的点睛之处,也表达出了这个春天与其他春天的不同之处——公路通车,并且这个“春”包含了另一个层面的意义,即西部建设特别是西藏地区的通车使西藏地区的“春天”真正地到来了,这个春天的到来便可以让淳朴善良的西藏同胞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描绘西部建设,特别是呈现西部景观与发展的作品中。我国着名版画家李焕民先生创作的《初踏黄金路》与之前所提到的作品具有不一样的心境与艺术思考,这幅作品对于西部建设成就的表现可以说是别出心裁,在呈现西部建设的绘画长廊中更是别具一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各界艺术家表现西藏题材的作品中,特别是美术界表现西藏地区的题材中,对于西藏地区人民勤劳的品质以及劳动场景的呈现是彼时艺术家的共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国家发展以及民族建设的考量上,进行了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热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且为了使艺术家与国家现实、基层民众融为一体,使艺术能够准确、真实地呈现我国建设成就,进行了艺术家为工农兵进行服务的艺术方针与政策。正是在这两个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社会主义艺术家们开始用大量的劳动以及丰收喜悦的场景对西部建设、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歌颂与赞美,由此表现出彼时国家建设的成就并进一步激发全国各族儿女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与决心。这种艺术形式或者说艺术主题的出现,除了国家下达的政策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艺术家到达西藏地区所受到的感召以及被建设新西藏的成就所鼓舞,进而发自内心地想记录下动人心魄的场面。

李焕民先生的《初踏黄金路》将场景直接置于田野之中,用人、牦牛、田野等与生产劳作息息相关的元素布满整个画面,画面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在推翻农奴制之后进行了民主改革,在田野丰收之后,藏族民众都停留在田野中,不想回家,在田野中载歌载舞,表达了内心对于丰收的喜悦。这种喜悦也是对于民主改革的赞颂,在改革之后,藏族的农民在收获之后不用再拿出自己的辛勤劳动交于政府,丰收的粮食都归自己所有。这种激动的心情、欢天喜地的场景以及无拘无束的感觉,被李焕民先生用精湛的技法表达了出来。由此也生动地将新时期藏族民众心中的感激之情、全新的生活状态与态度表达了出来。更是从一个普通的场景,深刻揭示了新中国、新社会、新时期下人民生活的状态。

画面中的女性是李焕民根据自己生活工作的牧场中的一位欧姆小姐为原型而创作的。画面中女性活泼、简朴、坚韧、丰满,这充分体现出了一种只有在新时期、在新社会、在推翻农奴制并进行民主改革之后才能呈现的精神状态,更是表现出了新时期典型的“新式劳动妇女”[2]。

李焕民先生将欧姆置身于金灿灿的、充满喜悦的丰收景象中,并用“初踏黄金路”表现出丰收场景不同于以往的意义。所谓初踏即是这样的新生活刚刚开始,这边是意指新时期、新社会、新西藏,而所谓“黄金路”,一是指丰收之后,金灿灿的作物铺就的丰收之路;二是指历史之路,是藏族人民的改革之路,是藏族人民的自由之路,是藏族人民的富强之路。

在艺术技法上,李焕民先生采用金黄的画面色调、熟练且具有新意的画法,使观者在另一个层面同样可以感受到一种新,一种为西藏人民跨入新时代的赞美之情。

在李焕民的另一件作品《高原峡谷》中,李焕民表达出了一种藏族人民以及援藏的知识分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正是敢于奉献、敢于吃苦、乐于牺牲的精神,才使西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藏族同胞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

李焕民、董希文、艾中信以及关山月等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成为这一时期表现西部建设的代表作,使大众乐于观看,乐于思考,其核心原因在于他们是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经历,用这种经历去表现、去描绘西部建设的成就,并且预设观者为普通大众,是为普通大众而画,为普通大众而创作。

“路”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一时期表现西部建设作品的重要母题,是因为“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并且在新时期“路”被赋予了能够促进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发展。另外,从美术的自律性方面来看,美术家通过在画面中融入新时期建设成就,也使风景画具有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能够承担起表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叙事重任。

参考文献:

[1]李焕民.自述[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7.

[2]屈波.“路”作为母题:“十七年”时期西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现代化叙事[J].艺术探索,2018,32(0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