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成都

2018年10月22日—23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广新局支持。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美、英、俄、日、韩、捷克斯洛伐克、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洪都拉斯、越南、柬埔寨等十余个国家的近400位中外考古学者围绕本次大会主题“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展开交流和讨论。

为表彰中国考古学家的相关研究项目和创新性成果,中国考古学会评选出中国考古学终身成就奖、田野考古奖、研究成果奖(金鼎奖)、青年学者奖(金爵奖)等奖项。

终身成就奖 石兴邦

田野考古奖

一等奖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云南通海兴义遗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通海县文物管理所);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凤翔县文化旅游局);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渠县历史博物馆)。

二等奖

主题演讲

浙江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北仑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

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疆奇台半截沟镇石城子遗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太仓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三等奖

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山东大学);

福建明溪南山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

湖北武汉市黄陂盘龙城遗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江苏扬州市蜀岗古城北城门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重庆钓鱼城范家堰遗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合川区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

研究成果奖(金鼎奖)

李锋等:《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石叶技术所反映的技术扩散与人群迁移》、《欧亚大陆最东端的莫斯特遗存:内蒙古金斯太遗址研究》;

刘莉、陈星灿(着):《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编):《豫东考古报告:“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野外勘察与发掘》;

宋江宁(着):《区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商代关中的考古学研究》;

张卫星(着):《礼仪与秩序:秦始皇帝陵研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编):《巩义黄冶窑》;

杜正贤(着):《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以考古为中心》;

杜金鹏(着):《文化遗产科学研究》;

杨建华等(着):《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

夏正楷:《中国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

青年学者奖(金爵奖)

周振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张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侯卫东(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曹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赵俊杰(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孟原召(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吕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陈坤龙(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李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马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都南京举行

2018年11月12日—15日,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开幕。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大众考古》编辑部承办,来自国内考古院所、高等院校及韩国、日本的近120位考古学者围绕本次大会主题“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向我们集中展示了都城考古发掘的新成果,并对都城城市规划设计、都城考古与精神文化以及百济与六朝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简要探讨。

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范从来教授,南京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冬青先生,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等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朱岩石研究员强调标志中国考古学诞生的考古发掘就是从都城考古开始——即殷墟发掘。这一发掘不但持续90年之久,而且迄今新的发现层出不穷。至今,都城考古工作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国都城发展史研究、古代都城规划与布局研究等领域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会人员合照

大家聚焦良渚遗址、南京西街遗址、丰镐考古八十年、石峁考古、石家河聚落考古、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宫城、山东邾国故城遗址……辽上京遗址、金上京城、南京官窑村窑场遗址、元末明初南京新城、安徽明中都遗址、北京故宫建筑等考古发掘新进展与研究前沿问题。

历史上百济与六朝的关系十分密切。韩国高丽文化财研究院姜兑泓研究员介绍了百济故地发现的六朝文物,韩国全南大学文化人类学科教授林永珍指出商人在百济与六朝的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韩国公州大学博物馆李贤淑学艺士对韩国公州校村洞新发现的砖室墓进行了详尽介绍,为韩国与中国相同时期遗物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研究员以“都城考古研究中的动态理念解读”为题,阐述了早期都邑研究需重视的问题,即重点突破——加强对重要遗存的系统揭露、宏观把握——开展超越城邑的大视野考察、动态解读——重视对都邑演变过程的探究、慎重整合——避免解释中的简单比附倾向。他将中国古代都城形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二里头至后汉时期,绝大部分时段没有外郭城;后期为曹魏至明清时期,呈现城郭齐备的状态。

最后,朱岩石研究员在总结中讲到,都城考古周期长、难度大、出成果慢,但是他欣喜地看到参加此次会议的年轻人如此之多,热情如此高涨,这让我们看到都城考古后继有人。(据中国考古网整理)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中国考古学:走出自己的路》

张忠培 着

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

本书共收录张忠培先生31篇文章,以中国考古史上李济、裴文中、梁思永、夏鼐、尹达、苏秉琦、宿白等18位代表人物及其所处的时代为对象,回顾和反思了中国考古学走过的近百年历程。讨论了中国考古学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走什幺样的路的问题。

《中国考古学:说出自己的话》

张忠培 着

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

本书是张忠培先生给类别繁多的考古学成果所作的序、跋、后记、书评等60余篇,涉及考古学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诸多方面。部分文字对张忠培先生的一些学术经历做了一些记录。这些文章不仅体现了张忠培先生的学术思想,同时也是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考古学:尽到自己的心》

张忠培 着

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

本书主要收录张忠培先生任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期间,为推动各类学术活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所作的讲话和论述,一共60余篇,反映了新时期中国考古学会在他的领导下,在服务、助力、引领当代中国考古学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上海考古第一人:黄宣佩传》

郭骥、吕建昌、戎静侃 着

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这是一部关于着名考古学家、上海地区田野考古的奠基人、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后来担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的黄宣佩先生的人生影像传记。全书图文并茂,尤其全方位地展现了先生在考古、文博事业方面作出的贡献。另附有黄宣佩年谱及着述,便于全面了解先生生平及学术概貌。

《铜绿山考古印象》

陈树祥、连红 主编

文物出版社,2018年9月

本书通过概述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45年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展示近8年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旨在为人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铜绿山悠久历史风采和两周时期古代采冶者身份、地位、民族、国属等提供资料,也为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青铜小镇”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资料依据。

《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

本书收录了近年发表的以叶家山、文峰塔、郭家庙、苏家垄等遗存为代表的曾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主要收获,以及围绕这些发现组织的专家笔谈、学术研讨会综述等,同时收录历次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这些成果概述了各次发现的主要资料,报道了基于曾国考古资料之上的曾国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

穷物理

尼安德特人与早期人类的基因交流

美国天普大学的Fernando Villanea和Joshua Schraiber运用一个大型现代人基因组数据集,对东亚与欧洲血统个体中源自尼安德特人DNA的图谱进行了不对称性分析。分析显示,东亚人携带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比例比欧洲人高12%—20%,这表明可能发生过多次遭遇,而之前观点假定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只发生过一次基因交流。(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基因研究推翻“古美洲人假说”

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Victor Moreno-Mayar和他的同事对出土自南北美洲各地的15个古人类遗骸基因样本进行了测序。这些古人类生活在1万多年前美洲大陆从北到南的各个典型地区。结果显示,尽管这些人生活的地区、所属的族群、外形特征和文化不尽相同,但是其基因却惊人的相似。此项研究结果证明长期以来在考古学界颇有影响的“古美洲人假说”(The Paleoamerican hypothesiss)是不能成立的。这个假说最早出现于19世纪,其核心内容是在美洲原住民的祖先之前存在着一个叫作“古美洲人”(Paleoamericans)的人群。这些人与美洲原住民的祖先在工具和文化上截然不同,他们的外形特征与当今的美洲原住民也不一样。(闫勇编译,中国社会科学网)

气候变化引发哈拉帕文明消亡

一项多国学者的联合研究推测,约4000年前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引发印度河流域早期城市文明消亡的主要原因。哈拉帕文明以印度河的泛滥平原为中心。印度河流域第一批城市出现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7个世纪后,人口开始离开主要城市中心,最终导致这个早期城市社会的解体和消失。研究者通过对阿拉伯海海底沉积物中保存的古老DNA片段分析,认为公元前1900年左右,冬季季风明显加强,夏季季风相应减弱致使降雨量减少,印度河下游气候可能变得更加干燥,这是迫使人们离开该地区的推力,同时喜马拉雅前陆地区冬季降雨量的增加,是让他们离开印度河冲积平原的拉力。 (王晓真编译,中国社会科学网)

知文明

最早具象画至少有4万年历史

印尼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在东加里曼丹省的石灰岩洞穴内保存有数千幅岩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为红橙色的动物(主要为野牛)画像和手印画;中期为深紫红色的手印画和复杂图案,旁边还有一些人物描绘;晚期为黑色颜料画的人物、船只和几何图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马克西姆·奥博特及其同事对Lubang Jeriji Saléh洞穴中的一幅红橙色大型绘画进行了研究。画中描绘了一只动物。通过铀系测年法测定,这幅画作最少可追溯到4万年前,使其成为迄今已知的最古老具象画。同一洞穴发现的另外两幅红橙色手印画至少有3.72万年的历史,还有一幅画的历史最长可达5.18万年。研究团队认为加里曼丹岛岩画艺术的创作时间约为距今5.2万—4万年间,与欧洲发现的由现代人创作的最早艺术作品约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张梦然,《科技日报》2018年11月14日)

中国家养动物的起源

距今10000年左右,在河北南部出现了家养的狗;距今9000年左右,在河南南部出现了家猪;距今5600—5000年,在甘青地区出现了家养绵羊;距今4500年左右,在黄河上、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家养黄牛;距今4000—3600年,在甘肃东部出现了家马;距今3300年左右,在河南东北部出现了家鸡。中国的狗、猪、绵羊、黄牛、马、鸡等六种家养动物的起源和出现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古代居民在与一些野生动物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逐步控制它们,将其驯化成家畜,如狗和猪;另一种是古代居民通过文化交流,直接从其他地区引进已经成为家畜的动物,如马、黄牛、绵羊和鸡。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初驯化动物很可能是一种近似于饲养宠物的娱乐行为,在与驯化动物的相处过程中,特定动物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古人的主观需求促使古人形成了带有功利性目的的饲养行为,古人驯化动物的举措与被驯化动物的主动配合驯化是互动的,是一场经过长时段的、包括多次反复在内的、渐进式的协同进化的发展过程。(袁靖、董宁宁,《考古》2018年第9期)

考古学视角下的爱斯基摩文化

最早的爱斯基摩文化出现于公元前后的楚克奇半岛沿岸和白令海岛屿上,考古学中称其为奥克维克文化。与今天的爱斯基摩人一样,奥克维克先民以海猎为生存手段,以哈喷投枪为武器捕猎海豹、海象、鲸鱼来获取食物、衣物等生存资料。其海象牙器物往往雕刻着精美的几何形或是人物、动物图案。奥克维克的后代是生活在公元400—800年间的旧白令海文化先民。公元800—1200年间,旧白令海文化为生活在白令海两岸的普努克文化和楚克奇海两岸的波讷克文化所承继。这一时期的文化空间空前拓展,住址数量大增,聚落规模扩大,对鲸鱼的捕获量超过以往,出现了用于仪式活动的大房子,公共宗教仪式成为常态,且战争较为频繁。这一时期,人们对海象牙雕刻的热情降低。之后是吐勒文化,从1200年左右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白人的到来,这是当代爱斯基摩人的直接祖先。吐勒文化一出现,就从阿拉斯加西北向东迁徙,陆续占据了加拿大的北极地区与格陵兰岛,代替了当地的多赛特文化。考古学家至今仍然不清楚这一大规模迁移的动机和原因。科林斯根据奥克维克与旧白令海文化海象牙器物上兽面纹与商代饕餮纹的相似性,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提出了史前爱斯基摩与商朝的文化联系。之后,他又发现了依皮尤塔克墓葬中海象牙覆面与商周时代贝壳和大理石组合覆面十分相似,更加确信史前爱斯基摩文化的中国渊源。至今,俄罗斯与美国的一些考古学者仍然沿用这一推论,不过这一推论还有待考古发现等加以佐证。(曲枫,《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6日)

读天下

全国高校考古文博专业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11月8日至9日,首届全国高校考古、文博专业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主办,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承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50余家开设考古、文博专业高校的学科负责人和教师代表130余人参加会议。在开幕式上,顾玉才表示,文物事业发展离不开高校培养的专业队伍,希望各位学者集思广益,提出改进教学的真知灼见,为文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会议期间,北大等八所高校介绍了学科建设特色和发展思路;与会代表交流了考古、文博等专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审议了《考古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商讨了筹备成立“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文博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事宜。王巍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得到了全国各高校的积极响应,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相信将会有力推动全国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钟古文,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