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春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IT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但目前中职学校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的方式也较为落后,从而使得就业率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应当通过调查来了解市场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此来将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工作室”作为计算机专业新型培养模式,更加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本文针对“工作室”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并结合学生实际,创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分析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确保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进行,通过“工作室”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工作室;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9-0170-02

在观察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社会企业对于中职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并不认可,并指出存在较多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等问题,导致对口专业就业率较低。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让更多人怀疑中职学校是否有能力培养出高职业素养的专业型人才。就从目前的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来看,每年均以一百万的趋势上涨,根据人才需求市场调查,计算机与电子科技人才需求居于高位,仅中小企业需求就超过一千万,国企机关单位需求也就更多。因此,中职院校就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实现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而目前中职院校在培养专业型人才方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就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是目前中职院校最为关切的问题。

1 目前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情境式教学

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很多院校已经开始实施实际案例教学或项目化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适应社会能力,但由于创设的情境过于单一以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较大,导致让学生很难适应情境化教学模式,以及难以融入情境当中。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对教学情境的创设环节并不重视,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专业技能才是最主要的,因此将情境创设忽视[1]。

1.2 缺少任务性指导

目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常用任务性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设备的投放以及学校的经济条件等因素,使得让任务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时,有一定的阻碍,导致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教学效果[2]。

1.3 缺少实践场地

部分中职院校由于自身校区的建设,以及经济能力等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以及理论知识下,没有实践的机会以及场地,导致不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够透彻以及深入了解不够。

1.4 生源问题

中职院校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中职学生的家长来说,就不需要学生过早去赚钱养家,中职院校也就成为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过渡环节。在中职院校中,很多选择与计算机有关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喜爱电脑游戏,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由于中职学生的自治性较差,对教学也是三分钟热度,以语言类教学最为明显[3]。

2 “工作室”培养模式简述

“工作室”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以及项目经理人,企业项目为主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教学项目进行观察,探讨,参与以及自我总结等,来真切地感受到制作企业项目,让学生在制作项目中学习,将自我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素养全面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由于工作室的项目为企业的真实项目,使得对于项目中师生表现的评价也会从个人到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的多重性评价[4]。

3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3.1 创设情境化教学模式,并组建教学工作室

3.1.1 建设工作室场地

首先选用一间约为45至60平方米的教室,用作计算机专业工作室教学项目的场地,以及准备好所需要的教学设备,例如:电脑、打印机、投影机,以及网络等用于学生学习需要。其次划分各部分之间的办公区域,对教学设备严格管理,并采用统一标准的管理制度。

3.1.2 建立制度

工作室想要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作室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首先构建组织框架设立相关负责人,例如:董事长一名,董事会成员若干,社长以及副社长各一名,以及维修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计算机编程部门和网络通信部门等,除创设的董事会以外,可安排学生任职其他岗位。并将各部门的主要职能进行明确,董事长负责工作室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承接其他各类项目,以及寻找建设资金以及设备来维持工作室发展。董事会成员主要负责为工作室成员聘请计算机专家,来为工作室成员进行培训以及技术指导。正副社长主要管理工作室的实际事务以及工作室的资产管理,并及时与学校团委密切联系,掌握学校动态等,副社长同时还要辅助社长做好工作室成员的考核工作,以及招新等日常工作。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具体管理部门之间的活动工作,并提供相关资料,针对每次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并不断完善。维修部门人员要做好维修记录等[5]。

3.1.3 目的

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技术过硬,综合素养高的全面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