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艳

跨境电商3.0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文/刘艳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消费大国,消费者“买向全球”已不是什幺新鲜事,中国庞大的市场也让经济增长乏力的国家垂涎。如今,打通中国与世界相联的商贸之路已不仅依靠国家外交唱独角戏。在贸易进出口连续下滑的压力下,跨境电商却成功逆袭。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规模达4.49万亿元,跨境进口交易规模达9072亿元,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连接世界的一部分。一时间,跨境电商似乎成为各大互联网商贸平台的转型方向。于是,跨境电商成为新的风口,借着大众创业的东风,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商贸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是,行业井喷式增长掩盖了野蛮生长所带来的隐患,随着竞争加剧、政策调整以及大资本介入,跨境电商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

每一次行业洗牌都是一次适者生存的竞争淘汰过程,3月24日颁布的跨境电商税改新政不仅标志着免税时代的落幕,更是拉开了对跨境电商进行监管规范的序幕。阶段性政策红利逐渐消退,靠“钻空子”的电商散户陷入成本危机和生存窘境。但是必须明确一点——对跨境电商“立规矩”是不可逆的必然趋势。所以,对于那些准备涉足跨境电商的中小商户来说,更靠谱的办法是入驻一个大型第三方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来发展自己的业务。这标志着跨境电商从以散户代购为代表的1.0时代,正式迈入以规模化采购服务平台为代表的2.0时代。即便如此,很多第三方平台自身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同样很大,能否开辟新的跨境电商业务领域才是最值得行业思考的问题。要想把蛋糕做大,首先要开阔思路,具有长线眼光。跨境电商从狭义上讲是各国商品的买卖交易,但从广义上讲,一个“商”字背后还蕴含着商务、商业、商贸、商机等诸多含义,特别是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今天,电商平台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成为核心关注点,B2B模式的跨境电商生逢其时。涵盖制造业及商贸全产业链的全球大宗商品跨境电商平台将引领跨境电商3.0时代,3.0时代的跨境电商不是搭建更大的交易平台,而是更加注重平台的专业服务功能,能够为入驻客户提供市场咨询、交易对接、全产业链专业指导等多重个性化服务,最终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跨境电商发展呈现出一个不断升级的趋势,从行业门槛的限制到规则的制订,已经使小微企业或个人卖家举步维艰了,要幺转型,要幺就被淘汰。自被称为“跨境电商元年”的2014年开始,经过两年的宽松发展期生长出诸多跨境电商形态,如:海外代购平台“淘宝全球购”、直发及直运平台“洋码头”、自营B2C“亚马逊海外购”、自营直采“网易考拉海购”、自营+招商+承包生产线+类保税店的“苏宁海外购”、海外直采模式“京东全球购”、导购/返利平台模式“55海淘”、海外商品闪购特卖“聚美优品海外购”、跨境O2O“优盒网”等。

随着各项政策的收紧和市场的竞争,跨境电商低门槛红利期已经结束,尤以2016年的跨境关税新政对行业的影响最大。跨境进口电商按货物标准征收相应关税、增值税与消费税,同时上调行邮税,目的在于降低线上线下进口消费品的价差,维护传统进口贸易、商品流通渠道的合法利益,减少因政策不到位引起的对当下实体零售业的冲击。同时,也是为了规范过去几年一直“野蛮生长”的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尤其是个人“海淘”代购行为。

除了政策影响外,中小跨境电商难以存活也有其自身原因:在1.0和2.0时代,去国外扫货、从国外代理商手里拿货仍是大部分跨境电商的主流做法。电商的优点原本在于把消费端和供给端中间很多层级实行优化,此逻辑放在进口或全球商品流通上也是一样的,未来跨境电商的趋势一定是全球直供,即跨境电商直接切入品牌方,从品牌方建立供应系统,再进行直供销售,把进口贸易中间代理、分销这些环节去掉。所以不管是平台还是自营电商,顺着供应链往上走,跟全球的品牌方或者零售卖场直接联系,才会有机会。而现在很多跨境电商所做的“海外扫货”、“代购”、从海外代理商处进货,然后卖到国内赚取差价的模式在未来必然不可持续。其次,一般中小型跨境电商很难做到跟品牌方直接合作,因为全球品牌商大多在中国或者全球已经有了一个很成型的分销网络,要绕过这个分销网络直接跟最上游的供应商沟通,跨境电商的体量必须够大。品牌方是很现实的,谁能够帮助他们在中国产生销售额,谁能够帮助他们把品牌推广到本地,谁能够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消费者数据,他们就愿意和谁合作。

跨境电商进入新老交替的行业转型时期,会形成不同阶段模式之间差异化竞争和共同生存的并立局面,现已形成三大跨境电商模式:京东模式、聚贸模式、阿里模式。

京东模式——京东作为国内快速崛起的电商巨头,2015年正式涉足跨境业务后一直高歌猛进,形成了自营直采+部分直邮的经营方式,其特点在于上线商品种类多,达到15万种,品牌数量超过1200个。具体又分为自营和平台两种子模式,自营主要是指京东自主采购,由保税区内服务企业提供支持服务;平台则是指通过海外品牌商家直接签约入驻。京东模式的整体优势在于抗风险能力较强,业务流量大,擅长国际物流仓储管理,供应链优势明显。不过,还是以涵盖普通生活零售商品为主。

阿里模式——阿里巴巴不仅将依靠其原有C2C跨境电商的庞大客户群继续扩大规模,更是在通过旗下B2C“速卖通”彻底向品牌化和企业化升级,全面实施产品商标化,有部分类目将不允许无商标产品存在,没品牌的、个人性质的卖家将很快被淘汰出局。在这个升级过程中,阿里巴巴同时通过全球并购来奠定在国际电商市场的地位,如:10亿美元收购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阿里模式的布局已经不仅仅只限国内,收购Lazada,目标就是占领东南亚的电商市场,而东南亚市场拥有超过五亿的消费者。阿里巴巴希望利用自身中国零售平台的商户优势,帮助国内零售商家登陆Lazada平台,向东南亚消费者售卖产品。

聚贸模式——跨境电商3.0时代最大的突破在于为实体经济服务和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支撑。目前最具典型的代表是“聚贸模式”,聚贸集团起步于杭州,一向低调,但是近年来业务却不低调,近一年内与63个国家签订了大宗产品的跨境交易服务协议,通过全产业链式B2B跨境电商模式,借助建设国际或国内特色区域贸易馆的“线上+线下”形式,打造国际合作平台、信息交互平台和资源配套平台,建立共享机制,打通信息、渠道及服务环节的相关壁垒,实现了中国优秀产业与全球优质供应商的深度对接。聚贸通过集中一批优质的中国制造产品,严格质量把关,并引入保险机制,进行全球集中推广。聚贸模式不仅包含交易平台,同时还设有金融、技术、物流、大数据、咨询、认证等6大支持中心,通过产业聚集效应,推动传统企业快速转型升级。这种综合性的跨境电商平台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商品买卖的单一功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境电商行业升级。结合当前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实际需求,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大宗商品全球贸易为核心的“聚贸模式”兼具了互联网创新精神和务实的工匠精神,必将引领跨境电商从2.0时代升级到3.0时代。

总之,跨境电商早已撕掉海外代购的草根经济和屌丝经济标签,规模化集团作战的模式正在形成。跨境电商3.0时代最大的机遇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最大的挑战也是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挖掘互联网经济背后的工匠精神。跨境电商固然是个风口,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的,没有绝对的运营实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正确预判是绝难成功的。我们会发现,切实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市场的检验,才能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真正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