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大洪

特色小镇火热背后暗藏隐忧

文/邓大洪

“特色小镇应该是特色产业小镇,但一些地方建成了特色房地产小镇,这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误区,令人担忧。”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方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接受《中国商界》专访时告诉记者。

住建部原副部长刘志峰在一次论坛上表示,要呼吁有关部门为“特色小镇热”降温。

五大误区令人担忧

近一个阶段,有些部门提出要建200个民族特色小镇、2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些机构提出要建1000个旅游小镇;有些机构提出要建500个到600个文化小镇;有一个省提出要建105个特色小镇;有个设计机构甚至提出要设计5000个特色小镇。

针对以上现象,刘志峰指出,这里面,有些是重叠的,有些是交叉的,有些为重复申报,同质化非常严重。但按照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的“147号文件”,到2020年,全国才会争取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这幺大的规划和建设量,我们把它放在哪里?这些小镇是不是真正值得建,建成后会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依我看,以量化的指标和‘大跃进’的速度发展特色小镇,既不切实际,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及后遗症。”

贵州山地特色小镇

《中国商界》记者通过多方收集了解到,我国的特色小镇当前存在着五大误区——

误区一:特色小镇无产业。在很多地方,特色小镇申报时很积极,但小镇的特色产业还是空白项。多地均出现了一个怪异现象,那就是特色小镇规划完了,特色产业却还没找到。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去年中财办、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召开的浙江杭州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坚持产业建镇,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城镇经济转型升级,防止“千镇一面”。要坚持因地制宜,提倡形态的多样性,鼓励各地发展符合实际、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型小城镇,防止一哄而上。

误区二:以旅游规划代替小镇规划。特色小镇“火”了以后,有业内人士笑称,过去搞旅游规划的现在又一窝蜂涌向了特色小镇。不管三七二十一,几轴几带几中心,几大组团先搞起来再说。而虚火之后则后患无穷。

中青美景国际旅游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屠长风就指出,特色小镇不能拍脑袋决策,在建设规划之初就要先“戴帽子”(运营思维前置),“填格子”(招商落地),然后引入PPP模式等手段。如果没有运营前置思维,景区造了,商业街有了,几年之后可能还是一片“鬼城”。

误区三:没有产业企业力量参与。无论是国家部委层面,还是各省市地方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中均要求坚持市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提高政府管理及服务的能力水平,防止政府的大包大揽。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要更好地吸引国企、科研企业、社会资本等参与功能性的特色小城镇建设。无论是“双十双百”,还是“千企千镇”工程,都是在鼓励企业力量、企业主体的参与。

误区四:涉嫌违法拿地、用地。在现有农村土地政策的前提下,特色小镇用地问题的确一直困扰着各地特色小镇的发展。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特色小镇早日上马,为了地方特色小镇的发展,有涉嫌违法拿地、用地的嫌疑,而此举无疑属于饮鸩止渴,为特色小镇日后的发展埋下祸根。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必须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区级要加强管控,市级要加强统筹。原则上采用竞争方式确定项目开发建设主体,国有经营性用地要严格落实土地招拍挂制度,集体产业用地试点探索联营联建等利用方式。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可将产业发展要求等作为用地供应的前置条件,防止无序竞争,引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误区五:特色小镇“房地产化”。特色小镇以产城融合为目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然会有大量众创空间、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政府已要求杜绝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化”。可以想见,前几年产业园区“鬼城”、“空城”的前车之鉴还在,企图打着特色小镇名义纯粹开发“房地产”的想法是一定会落空的。

刘志峰说:特色小镇不是新一轮跑马圈地盖房子。特色小镇一旦“房地产化”了,就会背离初衷,拉高土地成本,最后演变为一窝蜂上马,带来不必要的小镇库存,尤其是一些规划未达标、脱离实际的特色小镇项目,现在下马比上马后形成的浪费更为明智,也更为紧迫。

破解发展瓶颈的抓手

“特色小镇是国家提出的一项破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可以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进城农民工就业问题,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质量等都有好处。”肖金成告诉记者。

一方面,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造成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严重;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城市教育卫生医疗资源也很紧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小城市及新农村同样提供良好的公共资源。但农村完全按照城市标准配置公共资源不现实,怎幺办?特色小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连接,或者叫中间地带,可就近解决租房、交通、就医就学等问题,吸引年轻人、大学生回乡创业,就地成就科技创新事业。现阶段,农村人口不可能到城市做高科技,但在特色小镇可以从事一些服务业,这样,不仅大城市的功能得到了疏解,人口迁移的成本也能降下来,这是在为小城镇“添色”、为大城市“减负”。

刘志峰也指出,当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过度集中,产业、资金、技术、人才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影响了经济的均衡发展,而特色小镇既能疏解大城市的部分功能,也能构成城市周边的综合承载力、加快资源要素的集聚,从而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成为提高有效供给和扩大内需的新动力。“现在经常提新旧动能转换,我认为特色小镇就是新旧动能比较好的转换方式。”

除此之外,特色小镇还能为逆城市化做好准备。从美国、日本等国的发展来看,其城市化率超过70%,就会出现逆城市化的趋势,而承接大城市人口转移的主要是卫星城和小城镇。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变了,强调慢生活,退休的老年人需要健康宜居,小镇生活恰好为他们所青睐;而年轻人忙碌了一周或者是在假期,也需要放松,这两方面需求特色小镇都能够满足。如嘉善大云镇地处上海的周边,可以按照上海“缺什幺”的思路发展旅游休闲小镇,承接上海周末的休闲人口;嘉善杨庙镇建设仓储物流小镇,90%的仓储物流与上海对接,再辐射到浙江、江苏、安徽,现在嘉善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特色小镇,已吸引了上海的中学到本地开分校,且社保两地都可通用。

科学规划引领方向

“要防止‘长官意志’。” 刘志峰说,“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或过度举债,要营造一个市场主导、分工明确、政企有效合作的氛围,使特色小镇建设能够提供有效供给,满足群众的真正需求。我认为,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内容。”

刘志峰进一步指出,特色小镇不仅要宜业,也要宜居,要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进行发展,尤其是一些绿色小镇,要考虑多用绿色建材和用品,使特色小镇做到低碳节能可循环发展,并且尽量按照绿色建筑和产业化、集成化的标准进行。

云南特色小镇

除此之外,还需要金融创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从规划设计到项目建设,再到运营管理,都要有因地制宜的金融解决方案,创新并设立非物质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保护、疏解和承接大城市功能等专项的金融产品,拓宽金融支持渠道,支持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

“考核和退出制度也不可缺少。” 刘志峰说。对于规划设计和选址不合格的小镇,或自然地理不适宜发展的特色小镇,应制定退出名单。通过第一批、第二批申报成功但考核验收不合格的,也应在下一步工作中停止政策支持,建立退出机制,使特色小镇名副其实,像我们的古人一样,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

如何建好特色小镇呢?刘志峰提出了三原则:

首先,要按照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内涵建设。本色之美,在于自然,特色小镇只有植根于自然才有生命力。如华侨城规划在云南大理、丽江、腾冲、普洱等地,借助古镇古村等自然风光,构建特色小镇;在京杭大运河沿岸,挖掘自然遗产,按历史文脉建设特色小镇。现在,全球知名的小镇绝大多数都是依托于自然、历史、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的。

河北石家庄打造温泉养老特色小镇

其次,要抓住特色产业精准建设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一定要区别于普通小镇的建设,它应该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和产业园区的概念。除了历史文化悠久之外,特色小镇一般都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及一定的社区功能。因此,建设特色小镇不在于规模多大,而在于有没有特色。一些旅游景区和小镇的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不转变这种模仿的开发模式有何特色可言?没有特色的小镇是很难吸引人的。也有一些企业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如在河北规划建设足球小镇,它本身就有足球俱乐部,还有一些地方建设通用航空小镇、葡萄酒小镇等等,都有其特质而很难被对手模仿;浙江蓝城在规划设计小镇之初就确立了现代农业、养老、健康等特色产业,并把他们的学科带头人也引到镇内,让特色产业跑不了、搬不走,无法复制。

第三,要留得住人。留得住人的小镇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有工打,有房住;第二,子女能有一个好的教育,老人能有一个医疗、养老的保障;第三,游客能够享受便利的交通和其他服务。除此之外,小镇还要缩小贫富差距,让各阶层和收入不同的家庭都能享受到良好与平等的生活服务,让城市目前还实现不了的人与人的包容关系贴得更紧、更能融合共享发展。现在,一些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中就强调为特色产业提供产业工人,如浙江蓝城的农业小镇、华侨城的旅游小镇都能吸引新的产业工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这是小镇能够长久发展的保证。

特色小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管理层面的重视,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保持与彰显特色小镇特色,尊重小镇现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区,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也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并明确提出,“严禁打着特色小城镇名义违法违规搞圈地开发,严禁整体镇域开发,严禁搞大规模的商品住宅开发”。其从强化功能管控、产业管控等多方面对特色小镇过热、一哄而上、盲目发展“泼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