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婷婷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渐临近,“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向纵深推进,大众对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热情逐渐升温,冰雪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由2700亿元增长56.9%,达到4235亿元。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已达6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超1.1万亿元,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接近1/5。

冰雪运动正从小众化逐步向大众化发展,带动众多滑雪场和特色冰雪小镇建成。据估算,到2022年,国内滑雪场数量将达到1000座。“一个最直观感受是,室内滑雪正成为新的流量聚集地,开设在城市繁华商圈里的室内滑雪馆,迎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打卡;滑雪装备市场也逐步打开,有不少消费者选择自带雪具滑雪,不再租用雪场装备。”一位资深滑雪爱好者对记者表示。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认为,随着滑雪人口基数增大,具备中高级滑雪水平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未来,人们对冰雪消费的需求将呈现更加个性化、多元化趋势。我国滑雪服务、滑雪培训等消费需求不断快速攀升,势必将带动冰雪装备器材呈井喷式发展。

而政策利好也在频频释放。如,《河北省冰雪旅游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提出,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为契机,将冰雪旅游培育成大众旅游的新热点和旅游强省建设的新高地。吉林省成立吉林体育学院冰雪产业学院,推动学校冰雪+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冰雪产业、冰雪企业管理等需求侧紧密对接,切实增强人才对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适应性,繁荣吉林冰雪文化。

不过,市场机遇虽好,亟待补齐的短板也不容忽视。比如,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导致冰雪产业发展一年之中“冷热不均”;冰雪产业的初级形态比较明显,人均场地设施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冰雪产业进一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包括雪场管理运营人才缺乏、客群转化率特别低、装备质量参差不齐等。”北京雪帮雪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伍斌对记者表示,要克服冰雪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就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经营理念,加快从以前单一的滑雪、看雪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转型,推动我国冰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在亿万国人逐渐高涨的运动热情中逐步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