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新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河南 灵宝 47250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间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第一组为脑梗死组92例,第二组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8例,共计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40~82岁,平均64.84岁。第三组为对照组,为同期住院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

1.2 仪器和判断标准

1.2.1 仪器 采用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

1.2.2 判断标准 颈动脉IMT≥1.0 mm为内膜增厚,IMT≥1.5 mm视为斑块形成。根据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将斑块分为:(1)均匀性斑块:斑块内部回声一致,表面光滑;(2)钙化性斑块:斑块呈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3)混合性斑块:斑块以中、低回声为主,可有无回声区;(4)溃疡性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织缺损,形成“火山口”样缺损;(5)出血性斑块:斑块内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其中均匀性斑块和钙化性斑块为稳定性斑块,混合性、溃疡性及出血性斑块为不稳定性斑块[1]。

2 结果

2.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结果

共检测到119例斑块,患病组各类斑块104例,检出率86.67%(104/120),不稳定性斑块60例,检出率50%(60/120);对照组中各类斑块15例,检出率25%(15/60),不稳定性斑块2例,检出率3.3%(2/60),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2.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

粥样硬化斑块以分叉处83例,颈内动脉起始段30例。

3 讨论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内膜,引起IMT增厚,使内膜变得粗糙,逐渐形成斑块。超声能够检测出斑块及其特征,并进行影像学分类[2],斑块的组织成分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斑块,发生梗死的几率也不同,均匀性斑块是斑块的早期,表层为纤维帽,脂质被埋于深层,这种斑块相对稳定;钙化性斑块为硬斑,比较稳定,不易破裂,也不易脱落,相对发生脑梗死的机会较少。均匀性斑块和钙化性斑块统称为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混合性、溃疡性及出血性斑块)含脂质成分高,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脱落可造成脑梗死。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组不稳定性斑块占61.25%(49/80)。目前认为TIA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认为TIA是脑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若未经适当治疗,约有l/3的TIA患者可发生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段,是由于该处血流缓慢,易产生湍流,故脂质易于沉积,形成斑块;并且由于该处管腔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形成的高切应力和湍流的机械损伤,加重内膜损害,而促进斑块形成;同时;我们发现,脑梗塞的发生固然与狭窄的程度相关,但是与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更为密切。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通过颈动脉彩超筛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并且进行影像学分型,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早期干预,有效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1]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血管超声检查指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0:911~920.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献出版社,2004: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