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东眉

(广西省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 广西梧州 543002)

无论是寂静的夜晚还是喧闹的白昼,无论是温暖的春天还是严寒的冬天,哪里有生命的呼救,哪里就有120的身影。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120急救中心,这支由40多名专职急救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反应速度快、应急能力强、知识全面和训练有素的急救专业队伍,不仅多次出色完成了市政府的指令性任务,还担负着梧州市、桂东南及粤西相邻地区急、危、重患者的现场救护和转送的繁重任务,在抢救患者生命、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群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绿衣”天使们的颗颗爱心,时刻维系着120,成为绿色生命24h的守护神;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昼夜点缀着急救绿色通道,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情操和精湛的急救监护技术,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生命救护之歌。

1 真情付出,积极挽救无名氏

急诊日常工作中,常常接诊到路人或旁人送来或呼叫120出诊接回的身无分文的无名氏,这就要求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一切从患者的生命利益出发,快速接诊、立即开放气道……他们往往无法顾及患者的职业、身份、地位。在他们看来,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享受医疗的权利也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考虑其身份或担心无力支付抢救费用而拖延抢救。这种大爱大德的真情付出曾经挽回了无数垂危的生命。

2 仁爱之心,悉心呵护“三无”人员

多年来,急诊科收治的无姓名、无家属、无单位的“三无”人员达100多名,这些患者往往满身污秽、头发蓬乱甚至因身体部分皮肤出现糜烂而恶臭不已,况且由于这些患者身份特殊,一直无法收取治疗费用,但他们根本顾不上这些,只要这些患者一进入科室,就可感受到他们所提供的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擦去身上的污秽、换上干净的衣服、理发、买饭、喂饭、送水、端屎、端尿……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他们就这样长期默默地演绎着一首首感人的爱心之歌,然而这一切却并不为人们所称颂,甚至连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谢谢”都没有!

3 生命相托,24h通讯畅通

生命的急救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随机性,急救工作强调的是速度,特别是在重大交通事故、地震、火灾、爆炸、塌方、各类中毒等突发事件导致大批伤员突然来诊,或遭遇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心脑血管意外时,往往需要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展开抢救,并根据需要实施昼夜连续监护。为了保证急救工作的迅速、及时、准确、高效,全科医务人员24h保持通讯设备畅通而毫无怨言,随时等候着生命的召唤,台胞车祸事件、六堡塌方事件、轮船触礁爆炸事件、八宝塘大型车祸等等,全科人员随叫随到,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及时、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患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4 争分夺秒,把握生命的黄金时间

就诊的重危患者大多发病快、时间紧迫、病种复杂,需在短时间内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给予及时的抢救与处理,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生死关头,无数次死神就这样忘而却步:电击除颤、电动吸痰、电动洗胃、心电监护、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如同奏出生命的交响乐,谱写了一首首生命的新篇章。曾成功救活1例电击伤致自主心跳呼吸停止40min合并复苏后ARDS的患者及1例心脏贯通伤的患者,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缔造了生命的奇迹,被中央一台、四台等多家电视台及报纸报道。

这是一个奉献的科室,这是一群奉献的群体,急诊生命绿色通道正因如此而被点缀得格外璀璨:1999年被卫生部授予“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2001年度荣获市级“10.3”特大交通事故抢救先进集体;2002年被市卫生局指定为全市中毒救援指导中心;1999~2003年连续被评为“区级青年文明号”和“区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005年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06年获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同年获医院医德医风知识竞赛二等奖;2007年获“全区护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同年获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大赛优秀组织奖;2006~2007年度获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先锋示范岗”;2008年获梧州市“安康杯”优胜班组奖。科主任曾获梧州市成功诊断、抢救危重疑难病例二等奖和三等奖,被评为梧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梧州市“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梧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梧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梧州市“劳动模范”、梧州市“八桂先锋行”先进个人、梧州市“十佳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多名护理人员先后获得优秀护士、优秀团干部、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上述业绩仅代表过去,“仁义百年,大爱为先”,在医院和谐进取的环境中,朝气蓬勃的急诊人将永远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