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海斌 潘文丽

1.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门诊部,江苏南京 210018;2.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防疫队,江苏南京 210018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在生活质量、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上都变化显着,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患上了高血压病。现对该院门诊和入院的126例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探讨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因素,从而为及早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06年12月—2010年6月期间,门诊和入院126例患者,男 104 例,女 22 例,年龄 18~35 岁,平均年龄(25±3.1)岁。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学会的诊治标准:①≥2次非同日、非药物状态下安静时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②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当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 mmHg时,诊断为高血压I级;当收缩压 160~179 mmHg或舒张压100~109 mm Hg时,诊断为高血压II级;当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诊断为高血压III级。

1.3 检测方法

均采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血压,在患者禁食12 h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清尿酸(UA)、空腹血糖(Glu)。同时对患者的病史资料和客观资料进行收集,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原发性高血压史、生活方式(有没有吸烟饮酒史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和精神因素的询问,同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2(m2),正常值为18.5~22.9,超重为≥23,肥胖为≥25。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有典型头晕、头痛、头昏、精神不振症状92例(73.0%),胸闷、心悸症状43例(34.1%),无临床症状23例(18.2%)。104例(82.5%)高血压I级,22例(17.5%)高血压II级。65例(51.6%)单纯舒张压高、收缩压正常,38例(30.1%)单纯收缩压高、舒张压正常,23例(18.3%)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

2.2 各项生化指标

71例(56.3%)TG>2.2 mmol/L,37例(29.3%)TC>6.0 mmol/L,26例(20.6%)LDL-C>3.12mmol/L。41例(32.5%)各项血脂指标全部正常,13例(10.3%)Glu>5.8mmol/L,42例(33.3%)UA>430μmol/L。

2.3 体重指数

正常 49例(38.9%),男 36例(28.6%),女 13例(10.3%)。61例(48.4%)超重,男 53 例(42.1%),女 8 例(6.3%)。 16 例(12.7%)肥 胖(BMI≥25),男 12 例(9.5%),女 4 例(3.2%)。

2.4 家族高血压遗传史

有家族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史68例(54.0%),其中男52例(41.3%),女 16 例(12.7%)。

2.5 精神因素

工作繁重精神压力大者71例 (56.3%),长时间焦虑者37例(29.3%),

2.6 不良行为习惯

有吸烟史51例(40.4%),过量(经常)饮酒史41例(32.5%),高盐饮食习惯32例(25.3%),有每日久坐少运动者52例(41.3%)。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但近年来青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通过对126例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综合其它相关因素,从而掌握其发病的潜在因素,更好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结合临床数据,笔者认为遗传、肥胖、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精神因素是导致青年人患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

3.1 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

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具有如下特征:纯舒张压升高的患者比例较高,脉压差小(51.6%),这可能与青年人血管弹性好,能够缓解动脉壁压力有关;有相当数量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者(18.2%),反应出高血压病在青年群体中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容易出现漏诊;生化指标异常,血脂异常患者高达(67.5%),TG、TC异常升高患者分别为 56.3%和 29.3%,TG异常患者远多于TC异常,这能够反应出饮食方面的不合理是很多青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的问题。

3.2 遗传因素

该临床数据显示,高达54%的青年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心血管病史,且男性的比例远高于女性,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是何种基因遗传导致的高血压病产生,但可以肯定遗传因素是一个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家族原发性高血压史的年青人一定要特别注意,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血压检测,从而保证有效的干预和及时的治疗。

3.3 肥胖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量的营养摄入和不科学生活方式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体重超标,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肥胖患者因为脂肪过多,对循环血量的需要就多,致使人体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心输出量与心率提高,血压增高,所以非常容易诱发高血压发病。临床资料显示近60%的患者体重超重甚至肥胖,可见肥胖是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饮食、通过适当的运动来降低体重,对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是十分重要的。

3.4 精神因素

临床资料表明,精神因素造成的高血压发病比率也很高,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和压力日益增加,使相当一部分的年青人产生了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一般认为,长期的精神紧张容易造成体内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造成血压增高。该研究中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患者比例为56.3%和29.3%,可见精神因素在青年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显着,因此有序的工作和适度的休息,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来排解精神压力,能够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

3.5 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关文献和调查都显示,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人群其高血压发病率差别很大,众多专家和学者通过对其研究,认为行为习惯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巨大。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预防和减轻高血压病的发生,例如长期吸烟会造成人体氧自由基增加,一氧化氮灭活增强,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大动脉弹性减退,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该临床资料显示,在患者中有不良行为习惯的比例较高,其中吸烟(40.4%)、饮酒(32.5%)、高盐饮食(25.3%)、少运动量(41.3%),这些都表明不良的行为习惯容易导致高血压病的产生,是高血压发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改变青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众多内因、外因结合和互相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高血压发病呈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因此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一定要积极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工作,同时临床医生一定要熟知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特点,从而能够尽早、正规、积极地给予患者治疗。

[1]杨潇潇,李燕,王继光.住院青少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6):524-528.

[2]张海菊.180例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25):69-70.

[3]张丽,刘国树.青少年高血压的特点及处理原则[J].中国社区医师,2010(10):6.

[4]王凤枝,王建国.有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的青少年血管内皮功能改变[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2):168-169.

[5]臧璞,秦永文.青少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36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