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敏

河南濮阳油田总医院妇产科,河南濮阳 457001

子宫肌瘤属于妇产科科室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是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过去常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目前,在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的影响下,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情况越来越普遍。相关医学研究者认为,采用手术剔除肿瘤的治疗方法,会对妇女的生育能力有所影响,且手术后的复发率较高。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选取2011年1月—2013年间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病人中的86例进行分组治疗,从而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率、妊娠结局等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子宫肌瘤病人中未有盆腔病变、由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输卵管堵塞等因素而引起不孕等情况。经病理检查,均确认为子宫平滑肌瘤。经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 43 例病人的年龄为 24~45 岁,平均为(35.69±2.68)岁;病人的肌瘤体积平均为(98.1±12.6)cm3,平均孕周为(9.9±3.1)周,其中35例为单发肌瘤,8例为多发肌瘤。对照组43例病人为23~43 岁,平均为(36.02±2.41)岁;病人的肌瘤体积平均为(97.2±5.7)cm3,平均孕周为(10.1±2.5)周,其中 36 例为单发肌瘤,7 例为多发肌瘤。

1.2 方法

手术前,指导病人进行相关检查,例如血常规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并采取B超检查明确病人子宫肌瘤的详细位置、肌瘤大小等。手术前2 d,采用双挫泰软膏以及浓度为1%的皮维碘涂抹病人的阴道部位。手术前12 h,叮嘱病人严禁进食,并采取灌肠处理。①对照组:根据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方法进行操作。手术后,给予病人肌内注射催产素20 U,持续2~4 d,手术后7 d才可进行拆线。②观察组:手术开始前给予病人硬膜外麻醉处理,帮助病人调整臀高脚低的手术体位。手术期间给予病人注射垂体后叶素6 U至子宫体部,以加强宫缩强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切除肿瘤处的组织送至病理检查室进行检验。手术后,给予病人肌内注射催产素20 U,持续2~4 d,手术后5 d才可进行拆线[1]。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8个月,除了术后半年需间隔3个月随访1次,之后均间隔半年随访1次。随访期间,对病人的月经情况重点观察,同时指导病人采取妇科检查、盆腔超声检查。手术后有生育计划的病人,需给予生育指导。子宫肌瘤瘤体过大者以及多发肿瘤者,手术后1年的性生活中应采取避孕措施。子宫肌瘤瘤体较小者以及肌瘤未入宫腔者,术后半年性生活应采取避孕措施[2]。随访过程中,应对病人的妊娠情况进行记录。

手术结束后3个月,应指导病人采取B超检查,若检查2次或2次以上,均发现子宫肌瘤则记录为残留,若3个月内的B超检查中均无子宫肌瘤显示,则记录为无残留。术后半年,B超检查若发现有子宫肌瘤,则记录为复发。

1.4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妊娠情况

经对比,两组病人的妊娠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妊娠情况对比[n(%)]

2.2 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率、不良反应对比

从肌瘤残留率、术后不良反应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率、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各有优势。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操作方法较为简易,适用于存在多发肿瘤、瘤体过大、肿瘤多大等情况的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其恢复时间快,术后复发的几率较低,较和用于单发肿瘤、瘤体较小的子宫肌瘤治疗中[3]。两种治疗方法均属于有效且可靠的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可结合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表明[4],多发肿瘤属于引起子宫肌瘤术后再次复发一个主要因素,这是由于在多发肌瘤的提出手术中,体积较小的肌瘤容易被遗留在子宫中,因此引起复发。所以,在采取手术治疗前,对术前的相关检查进行加强。手术期间也需保障手术的精细度,预防细小肌瘤的遗留。

手术能否成功,主要由病人的具体情况所决定。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后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几率为0~1.8%。目前,对于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适应症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有相关医学研究者认为[5],病人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年龄<45岁;②肌瘤为浆膜下肌瘤或子宫肌壁间肌瘤;③肌瘤数量应在5个以内;④瘤体直径<10 cm;⑤伴有不孕、习惯性流产等情况;另外,也有其他相关医学研究者认为,若病人子宫肌瘤瘤体>14 cm,瘤体径线超出3 cm,子宫肌瘤数量在4个以上,不宜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该研究中,观察组43例病人中,子宫肌瘤瘤体直径最小为3 cm,最大不超出10 cm,成功完成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因此,子宫肌瘤病人是否适宜采取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最主要取决于肌瘤的情况(大小、所在位置、肌瘤类型等)以及相关并发症。此外,手术能否顺利完成,还与手术操作者的操作能力相关。

该研究中,两组病人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病人在妊娠结局方面无明显差异,并且术后未发现子宫破裂的情况。这一结果是由于现阶段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下,两个手术操作的技术日益成熟,病人子宫受手术影响的日益减少,使病人的妊娠能力基本不受影响。结合研究结果发现,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属于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法,且两种治疗方法在术后妊娠结局均比较理想。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瘤残留率、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更胜一筹,值得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闫莉,苏红,荣风年.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8):704-706.

[2]顾建东,史文忠,喻康.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0):100.

[3]王新芝.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4):429-432.

[4]林力华,柳岚,刘碧芬.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7-88.

[5]李灶英.传统开腹与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