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修婷

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重庆4099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从其发生机制上看,主要为冠状动脉供血急剧下降或突然中断所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极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AMI的主要手段,可挽救频死的心肌,恢复狭窄或闭塞血管的供血,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建议,PCI治疗后需要连续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2个月,预防心脏负面事件(MACE)发生[2]。但在后续治疗期间,患者的情绪及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影响服药依从性及医治成效,因此,在患者出院后,应给予持续性的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模式,可将院内护理延伸到社区及家庭。针对这种情况,该文方便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治疗的106例AMI患者。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AMI;②具备PCI的手术指征,已接受PCI治疗,术后病情稳定;③解能力及沟通能力良好;④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心功能不全Ⅳ级患者;③恶性心律失常患者;④沟通交流障碍患者;⑤近期感染患者;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等。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41~79岁,平均(59.60±8.82)岁;植入支架数量(1.69±0.60)个;合并症:高血压11例,糖尿病1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例,高中或中专28例,大专及以上23例。对照组53例,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42~81岁,平均(60.51±8.76)岁;植入支架数量(1.70±0.63)个;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1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或中专26例,大专及以上24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疾病知识宣教、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出院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发放《PCI术后院外宣传教育手册》,告知患者24 h咨询电话,但不进行随访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具体方法:①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所有成员均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且沟通能力良好;所有小组成员均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专家培训,包括干预方案、评价指标、随访内容及重点、沟通技巧等。②拟定干预方案。在出院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精神心理状况、饮食情况、认知水平、遵医行为,拟定个体化的延续性干预方案,确定干预重点。③建立随访档案。小组成员应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一对一的随访关系,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④干预方式。定期家访,出院后第1个月,1次/周,15~30 min/次;第2~3个月,每半月1次;3个月后,1次/月;定期电话回访,频次与家访一致,交替进行;出院后6个月内,指导患者定期来院复诊,4~8周1次;出院6个月后,若病情稳定,每半年1次。⑤干预内容。用药指导: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心血管事件再次发作情况、遵医行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详细了解应用抗血小板药的方法及重要性,介绍危险因素控制,讲解他汀类调脂药的作用及意义,强调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心理干预:分析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疏导;做好家属工作,嘱咐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共同对抗疾病;指导家属心肺复苏的方法,增强患者的安全感;给予患者饮食、运动指导,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指导,随时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出院后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服药依从性。心理状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分数越高,表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越严重。服药依从性通过药物占有比(MPR)评价,MPR根据药物覆盖日数与总治疗周期比值确定,MPR值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②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评价,共8个维度,36个条目,包括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身 体角色(RP)、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生命力(VT)、总体健康(GH),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③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统计内容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轻微出血、AMI复发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F、RP、BP、VT、SF、MH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比[(±s),分]

?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

2.3 MACE发生率对比

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轻微出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血小板减少、AMI复发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PCI是治疗AMI的常用方案,可实现梗死血管再灌注,促进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虽然PCI治疗近期疗效显着,但治疗后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药物治疗规范性、支架维护情况要求较高,需要给予持续性的护理支持[4]。同时,PCI本身属于强应激源,对患者情绪和行为均有较大影响,且心理应激反应不仅局限于治疗前,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仍存在郁闷、紧张感等消极情绪,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其病情恢复[5]。延续性护理是院内护理的延伸,通过给予患者持续的康复护理及卫生保健指导,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及病死率[6]。在该次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F、RP、BP、VT、SF、MH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延续性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发现,随着患者出院时间的延长,其治疗依从性也会下降。一方面,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足;另一方面,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也会影响其遵医行为。有报道指出[7],PCI术后完全遵医嘱用药持续半年的患者仅占38%,而PCI术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术后1年随访中97%的患者停药时间均超过半年。因此,在患者出院后,需要将健康宣教延伸至出院后,转变患者的治疗态度及行为,增强其治疗信心。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且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后,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管理、情绪认知管理、不良嗜好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量表评分,也证实了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心理(27.01±3.40)分、抑郁心理(22.20±3.33)分低于对照组的(34.04±4.07)分、(26.95±3.02)分,服药依从性(88.78±5.25)分高于对照组的(80.42±4.99)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心律失常、轻微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付梅英[8]的研究结果:接受延续性护理的患者MACE发生率为6.6%低于未接受延续性护理患者的MACE发生率26.7%,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由此可见,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几点:①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郁闷、紧张等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②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③可通过持续性健康教育使患者规范治疗,降低MACE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AMI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心律失常、轻微出血等发生。